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2007,中国经济平稳前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007,中国经济平稳前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姚景源很骄傲地对记者说,中国经济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充满活力。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是充满活力的;无论是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都能看出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

现在全世界已有2200所大学都开设了中文课程,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增长带动的!

过去,我们习惯于研究世界经济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会对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现如今,则是全世界都在研究中国经济,全世界都在研究中国经济的变化,会给整个世界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2006年,中国经济呈现了良好的运行状况,财政收入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工业企业利润保持了31%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同比分别实际增长10.4%和7.4%。

以上这些让人一目了然的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

作为一名在国家统计局工作了5年的总经济师,姚景源对中国经济发展表示乐观。不少人说2007年是中国经济的拐点,但他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今年中国经济还将平稳运行,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

“从2003-2006年为止,中国经济已经连续4年增长率超过10%。从近代经济史上看,有过这样高的增长速度并且持续这样长时间的只有5个国家和地区,一个是日本,再有就是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他们的增长也只是十多二十年的时间。而中国已经近30年保持这样的持续高速增长。”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

姚总经济师:把握中国宏观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要从三方面来分析,一要把握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二要把握和充分认识现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对的主要矛盾,三要建立在掌握基本面以及面对主要矛盾问题和困难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个经济走势做出科学判断。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可以用4句话16个字来概括,即“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

增长较快。中国经济最突出的特点是增长速度快。从2003-2006年为止,中国经济已经连续4年增长率超过10%。与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国3.8%的经济增长率比,中国经济增长率比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快了一倍多。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去年,中国平均年增长率达到9.6%,去年上半年增长速度达到了11.3%。

从近代经济史上看,有过这样高的增长速度并且持续这样长时间的只有5个国家和地区,一个是日本,再有就是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他们的增长也只是十多二十年的时间。而中国已经近30年保持这样的持续高速增长。

效益较好。判断经济运行好坏最根本的是看3个收入指标。一是财政收入,二是企业利益收入,三是城乡居民(老百姓)收入。

从财政收入看,2000年中国全国财政收入是13000亿,到2005年突破3万亿,2006年又达到39300亿,超收了2573亿,这是多年来所没有的成就,说明整个宏观经济运行效益好。

从企业利益看,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企业利润状况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益同比增长了31%,比2005年高了8.4个百分点。

从城乡居民收入来看。去年全国城镇的人均收入是11759元,增长幅度达7.4%;全国农村农民人均收入3587元,增长幅度是7.4%。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全国城市人均343元的年收入和农民的人均134元的年收入比,增长幅度是非常大的。同时期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此外,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国家外汇储备也说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效益是好的。2006年国家外汇储备达10663亿美元,突破1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这些都是中国经济运行总体效益向好的具体表现。

价格平稳。从1990年到现在17年,中国经济增长连续4年以上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有两次,一次是1992-1995年,一次是2003-2006年;而2003-2006年这4年物价上涨率平均数为2.1,物价的平均上涨水平不到17年来平均水平的一半,这说明中国经济正进入到高增长、低通胀的一个良好时期。从消费品看,现在整个消费品都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在国家统计局和商务部一起监测的800种民生用品中,70%是过剩的,剩下20%多是供于平衡,无一短缺。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价格的上涨,抑制了通货膨胀。从生产资料角度看也是这样。从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看,2006年比2005年回落了1.9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但是企业利润却在大幅度上升,说明去年企业获润主要方式不是依靠涨价,而是依赖自身的素质提高。这三个因素在2007年还会继续发挥作用,有利于遏制通货膨胀。

活力增强。中国经济非常突出的一点特点就是充满活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是充满活力,无论是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都能看出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现在全世界已有2200所大学都开设了中文课程,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增长带动的。中国经济正处在新一轮增长期的上升期。自2000年,特别是从2002年起,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步伐迅速加快,对外贸易总额由世界第7大国上升到第3大国,对外贸易总额连续5年增长率超过20%以上。人们收入的提高,文化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导致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消费从衣食向住行进而向以汽车、建筑业、电子通讯制造业等消费为主转移。消费结构升级,就形成一些新的消费热点,而这些新的消费热点行业又推动中国新的一轮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五大矛盾和三‘过’问题。”

记者: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哪些,你所认为的解决之道是什么?

姚总经济师:从中长期角度看,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对五大突出矛盾。

一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是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二是经济的持续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矛盾;三是人们对公共服务迅速增加的需求,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四是分配差距拉大的矛盾;五是改革开放所遇到的深层次矛盾。

要解决第一个矛盾,就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别的办法。解决第二个矛盾,要靠贯彻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来看,经济的高增长是建立在高消耗的基础上,这种高消耗支撑高增长没有可持续性,资源和环境不允许我们这么干,进口资源难度太大。唯一的办法就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解决第三个矛盾,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搞好公共服务。解决第四个矛盾,就是要构建和谐社会。解决第五个矛盾,就是要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使中国改革开放走到一个新的局面。我们必须扎扎实实的面对这五大矛盾,解决这五大矛盾。

从短期来看,特别是从去年来看,主要有两大矛盾。一个是影响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隐患仍然存在,即三个“过”的问题。第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增长过快,第二是货币与信贷投放过多,第三是对外贸易顺差过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就对银行的信贷提出强烈需求。而银行由于外贸顺差过大,中央银行发放基础货币对冲,导致银行流动性过剩,银行就有了固定资产投资加快的实力和动力。投资规模加速,导致产能扩大,可是消费不能一下跟上来,就得扩大出口。扩大出口,又导致顺差进一步加大。

第二个矛盾是增长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代价仍然很大。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单位能耗高,按照十一五规划要求,2006年单位能耗下降4%,结果只下降了1.2%,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到位。第二是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的比重低,结构层次低。中国第三产业占整个国民经济比重的39.5%,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三,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平均在51%。中国产业结构中像金融、保险、物流等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比例不高,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通过低附加值的、粗放式的产业在国际分工的末端赚点微薄的加工费。

“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也要注意防止两个‘倾向’:一是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二是要防止经济出现较大的回落,从而出现衰退。前者比后者风险更大。”

记者:比照去年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您如何勾勒2007年的国民经济大致走势?

姚总经济师:我认为,总体来说,2007年的中国经济还会保持平稳较快的运行趋势。

从宏观层面看,去年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调整投资结构,坚决扼制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支持自主创新的项目。减免全国农业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点,调整出口结构,同时要抓住时机,扩大进口。

从经济发展的实际看,也是如此。第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这个阶段性特征,包括消费结构短时间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第二,资产经济加快增长的货币要素供给充裕。现在中国外汇储备1万亿美元,外贸顺差1700亿美元,居民存款16万亿人民币,去年企业利润增长31%,影响经济增长的资产要素不成问题。

此外,过去影响经济约束经济增长的平静行业,如煤电油运供给的约束作用也平缓了。世界经济状况普遍看好。这些要素都会保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增长。此外,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能使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出现连续性和稳定性。从去年宏观调控来看,有三个“更加”:第一是更加注重经济手段,第二是更加注重预调,第三是更加注重微调。

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也要注意防止两个“倾向”:一是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二是要防止经济出现较大的回落,从而出现衰退。今年重点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从今年头两个月数据显示经济有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势。

有经济学家说“中国经济就像过山车,今年将是一个拐点,可能出现大幅回落。”我恐怕不这样认为。

从政策上讲,中国政府将保持调控的延续性;从促进经济发展的各个要素上讲,外汇储备、人才等资源充足;另外,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煤电油运的供应紧张得到缓解,这一切都将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得以延续。并且,今年前两个月,工业经济中的39个大行业无一亏损,钢铁行业的利润与2006年同期相比更是增加了3.6倍,这也显现了经济的良好走势。

链接:

一季度国民经济统计数据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0287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3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5552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21104亿元,增长9.9%。

1、农业生产形势平稳,粮食播种面积略有扩大。

2、工业生产增速加快,经济效益继续提高。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3月份增长17.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1.7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增长。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932亿元,同比增长43.8%,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22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新增利润前5大行业为钢铁、电力、化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石油加工炼焦业,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68.4%。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落,中西部地区投资较快增长。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26亿元,同比增长23.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3544亿元,同比增长26.9%,比上年同期加快6.7个百分点。住宅完成投资2462亿元,增长30.4%,加快7.3个百分点。其中,完成经济适用住房投资88亿元,增长41.6%,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2.5%。

4、国内市场销售增速加快,市场物价涨幅上升。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88亿元,同比增长14.9%(3月份增长15.3%)。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7%(3月份同比上涨3.3%,环比下降0.3%),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

5、出口继续快速增长,利用外资增速加快。一季度,进出口总额4577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其中,出口2521亿美元,增长27.8%;进口2057亿美元,增长18.2%。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46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1亿美元。一季度,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1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6%。

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1202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357亿美元。

6、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较大,农民收入增幅为十年来同期最高。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60元,同比增加166元,增长1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增速高于上年同期0.6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同期增幅最高的。

7、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流动性过剩仍较突出。

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54248亿元,比年初增加18755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9586亿元,比年初增加14217亿元。

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国际收支不平衡,流动性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节能减排压力大等。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更加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