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短期理财为何“短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短期理财为何“短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曾经发行规模屡创新高的短期理财基金现赎回率高达84%,短期理财基金面临生存危机。

从百亿元的首募规模到徘徊于清盘边缘,短期理财基金只用了短短一年。公开数据显示,短期理财基金自2012年5月份兴起,截至今年一季度,份额为3468.41亿份。然而,随着市场资金面的宽松及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走高,短期理财基金被大规模赎回。截至今年二季度,短期理财基金的份额只剩下553.57亿份,平均赎回比例高达84.04%,许多短期基金濒临清盘边缘。

赎回量惊人

2011年,银监会正式叫停30天以内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庞大的短期理财需求没有产品对接。此时,基金公司瞅准了机会,以汇添富和华安为先锋,率先杀入短期理财市场,这其中,国内发行最早的汇添富30天理财基金、60天理财基金、14天理财基金三只短期理财基金首发规模累计超过500亿元,华安短期理财基金首发规模也近300亿元。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理财基金发行规模2651.57亿份,占到全年新基金首募6800亿份的四成。

一切从今年的二季度开始有所改变。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短期理财基金的份额达到3468.41亿份。然而二季度末,这些基金的份额缩水至553.57亿份,平均赎回比例高达84.04%。其中,短期理财债基A类份额的平均赎回率高达85.32%,赎回率最高的是国泰6个月短期理财债券基金,赎回率高达99.8%,目前国泰6个月短期理财债基A份额仅为311.9万份,而该基金的发行份额为15.949亿份。B类份额的赎回情况也很严重,平均净赎回率达80.72%。赎回率在90%以上的基金A、B份额共有52只,占比53.61%。赎回率在80%—90%之间的A、B份额共有21只,占比21.65%。

曾经发行规模屡创新高的基金创新产品正面临不断赎回的尴尬境地,首批发行理财基金的华安基金公司也早已优势不再,二季报显示,该公司旗下华安月月鑫规模仅18.46亿元、华安季季鑫规模4.97亿元、华安双月鑫规模1.21亿元,华安7日鑫规模3.08亿元,4只基金规模总和不足28亿元,较发行之初规模缩水均超过90%。与此同时,华安等公司旗下约20只短期理财基金位于5000万元规模的清盘线以下,“迷你”基金超过该类基金总数的4成。

高收益不再

随着6月末国内银行在流动性紧张时推出的高收益理财产品陆续到期,收益率动辄超过7%的疯狂景象已成过去时。7月末推出的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明显下降。但业内专业人士认为,资金面的紧张并不是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该产品牺牲流动性后并没有为投资者带来足够的收益补偿。例如:货币基金A类份额过去6个月的回报率是1.74%,短期理财基金A类份额过去6个月的回报率是1.77%,如果把二者管理费率的差值扣除,短期理财基金A类份额过去6个月的回报率则是1.75%。与货币基金相比,短期理财基金产品受流动性限制,投资者不能随时赎回,这是高比例赎回的原因所在。

发行短期理财基金,基金公司可以得到多少收益呢?货币基金的管理费率是0.33%,短期理财基金则低于这一水平,管理费在0.27%左右。以华安旗下4只理财基金为例,按照规模总和28亿元计算,管理费月收入约62万元。如果按市场惯例再分给银行一半左右,那么旗下所有理财基金一个月能够给基金公司带来的收益应该不会超过31万元,这是一个很低的收益,基金公司很有可能面临赔本。

上市公司大量购买

从市场现状看,短期理财基金已经随处可见,那么未来这些基金将何去何从呢?

根据沪深交易所的信息披露统计,最近一段时间里,有超过30家上市公司购买了32亿元的中短期理财产品,这里面的主力是上市时间不长的中小板公司,其中不乏汉王科技、姚记扑克、好想你等上市即亏损或上市存争议公司。

尽管7月中下旬以来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普遍回落,但是上市公司购买中短期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大部分平均能达到4%以上。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尽管不如6月底赚钱,但这个水平的收益率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仍具吸引力。

对于购买理财产品的理由,绝大部分上市公司表示是为了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称银行理财产品或类似产品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本金和收益基本有保障。

但在此前银行流动性紧张、理财产品兑付风险隐现的背景下,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是否能够真正保证安全性,而银行“忽高忽低”的预期收益水平是否会有损上市公司利益?

就在7月末,计划未来最多拿出10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方大碳素表示:“尽管银行理财产品属于低风险投资品种,但金融市场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将根据经济形势以及金融市场的变化适时适量的介入,不排除该项投资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这实际已显示出,在银行理财产品问题上,真正的“主动权”仍在银行手里。

虽然上市公司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看似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但如果是上市时间不长的公司,用上市时超额募集的“闲钱”理财,有资金空转之嫌。

三年前上市的汉王科技,目前股价较最高时跌去80%左右,但由于发行上市时超募资金不少,而后一直没能“花完”,因此直到现在还计划使用不超过1亿元的闲置超募资金择机购买短期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汉王科技甚至表示,“在上述额度内,资金可以在决议有效期内进行滚动使用,且使用闲置超募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累计金额不超过2亿元”。

对此,北京一家担保公司资深人士算了一笔账,如果一家企业上市时没有任何成本就能超额募资1亿元,随后用来购买收益率为4%的银行理财产品,而银行可以将这笔钱以6%的利率贷给企业或个人,借款方还可以再次购买收益率达到7%的理财产品,这1亿元可能很难进入实体经济,而上市公司和银行则都能“以钱生钱”,有资金空转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