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小学数学衔接问题的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小学数学衔接问题的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六年级结束了自然就是七年级,中小学数学衔接问题是广大数学教师关注的一个重点。结合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给中小学数学衔接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衔接问题;数学;中小学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与初中是一个整体。中小学数学衔接问题处理的好,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小学与初中的衔接问题是很多数学教师面对的一个难题。在本文中,我就中小学数学的衔接问题,给出一定的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一、衔接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1.中小学的数学教材存在衔接问题

中小学数学教材往往不能很好的衔接,就比如有的中学选用的是华东师大版的教材,而小学却是西师版的教材。在这种情况下,矛盾就可能凸显。这两家出版社选用的数学内容有不同的背景,西师版的教材在乡土气息上要浓重很多,数学知识有一定的地域性。但是,华师版编制的数学教材内容则是来源于大都市,城市气息比较浓厚,乡土气息却相对较少。如果学生所在的地域是中西部,且在小学选用的是西师版的教材,当他上了初中以后,对于华师版编制的教材内容,他就可能不熟悉,不太能够理解教材中的数学背景,比较陌生。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能更好地学习初中的数学知识。甚至,对于数学的自信心也会受挫,不利于后续的数学学习。

2.中小学数学教学在内容上存在很大的差距

在小学教学中,数与代数占了很大的一个比重,这也是教师关注的一个重点。但是,对于概率和空间几何的相关知识,小学没有过多涉及。无疑,这也是可取的,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否则,学生就理解不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到了初中以后,概率以及空间几何等数学知识占了教材内容很大的篇幅,这着重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也有很高的要求。由于小学对几何以及空间概念的重视不够,所讲内容较少,到了初中以后,教几何的老师就可能感觉到一定的压力,学生也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所适从,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初中的数学教学。

3.上课的时间组织安排是一个衔接问题

小学与初中的上课时间安排以及课业结构有很大的差别,很多学生上了初中后,感觉明显不适应,觉得课业负担大。在小学,由于考核科目主要是语文与数学。所以,小学的课程安排多是语文和数学为主,语文课和数学课的量比较大。但是,到了初中后,课程就增加了很多,语文、数学、英语等各个科目都要足够的重视。数学课的时间在比例上或许会稍微下降,老师要做好辅导工作。学生要将时间给分配好,还要考虑自己的弱势学科,有针对性地加以复习,提高自己的综合成绩。另外,在具体的时间安排上,小学数学一至五年级,每周是4课时,六年级也最多是五课时。但是,上了初中后,课时比小学要多得多。但是,学生为了平衡发展,在数学上投入的时间或许反而更少。

二、应对中小学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

1.教师要灵活应对教材的衔接问题

上了初中后,如果数学教材所用的出版社与小学教材所用的出版社不一样,教材的内容与背景有很大的差距。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理智对待,灵活应变。如果学生对于数学教材的背景感到很陌生,教师应该将这种背景转化成学生熟悉的背景,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教材中的内容,将其中的数学知识转化成自己熟悉的模型。最后,让自己的数学成绩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2.教师引导学生熟悉新教材与新的数学知识点

进入七年级,如果学生对于初中的数学知识点感到很为难,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浏览一遍七年级的数学教材,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为难情绪的产生。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心中产生一种踏实感,更好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教师要告诉学生,虽然学习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但是只要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学好初中的内容,这样的鼓励可以让学生获得自信。教学中,坚持学情分析,找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话,听取他们对于初中数学学习的感受,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自己的教学更加富有成效。

3.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上了初中后,由于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合理地安排时间,科学地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此外,初中的课业较繁重,学生的心理压力大,教师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对于遇到情感问题或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积极地找他们谈话,让他们重新回到集体的生活中来,养成阳光开朗的性格。不能够一味地让学生学习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可以组建一个数学学习兴趣小组或者数学小天地,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挥,增强自己关于数学的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对自己的数学教学计划做一个周密统筹的安排,让学生的数学水平每天都有点滴的进步。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做好数学辅导工作。每月一总结,发现了教学上的纰漏,要及时地加以改正。在具体的班委任命上,要重视“数学课代表”的带头示范作用,让数学课代表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让课代表成为联系自己与学生的一座“桥梁”。

参考文献:

方建文.谈中小学数学衔接的几点体会[J].学苑教育,2011(23).

作者简介:吴建南,男,1981年4月出生,本科,就职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龙浔中心小学,研究方向:中小学数学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