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尊重人 尊重人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尊重人 尊重人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德国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高楼林立,去美茵大厦楼顶观光平台俯瞰整个法兰克福,是许多市民和游人的选择。“9・11”之后,这里安检严格,通常人们一过安检,就直奔那直达电梯飞快升至楼顶,而不会到楼底看一幅巨大的写实壁画,那上面汇聚了法兰克福的贤达名人,其中坐在台阶上的一位小女孩是安妮・弗兰克。

是的,她是《安妮日记》的主人公,一位“我想死后还能继续活下去”的小女孩。安妮・弗兰克1929年生于法兰克福的一个犹太家庭,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开始疯狂迫害犹太人,弗兰克一家逃居荷兰;二战爆发后不久,法西斯占领了荷兰,犹太人同样遭到残酷迫害,安妮一家躲进一间密室,后被告发,进了集中营,刚过十五岁的安妮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安妮在隐匿期间写下的日记,描绘了充满阴郁、苦闷、恐怖、淘气、梦想与成长的“密室青春”;1947年《安妮日记》整理出版,很快震动了世界,它让人们思考战争、思考人与人性。出生于法兰克福的安妮・弗兰克,也成了法兰克福的骄傲。

我读中文版的《安妮日记》,始终萦绕于脑际的就是“人性”二字,那就是写给“人”,写给人类,写给人类世界的日记。如今法兰克福对安妮、对《安妮日记》的尊重,就是对人、对人性的尊重

这个世界还真是“举世有双”的,6月6日,就在八国集团首脑峰会在德国海利根达姆举行的这一天,我国诸多媒体报道了“波兰的安妮・弗兰克99――犹太女孩璐卡・拉西科的日记。六十多年前,璐卡・拉西科与安妮・弗兰克一样,用日记描述了被赶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前、圈居在贫民窟内的经历,那一年她才十四岁(6月6日《扬子晚报》)。璐卡日记同样充满了对非人性的控诉:“圈着我们的绳子变得越来越紧。我成了一只等死的小动物。”充满了对人性、和平和安宁的激情呼唤:“尽管有种种暴行,我仍想活下去,等待明天的到来。”而最终她没有等来“明天”。

人间最高贵的事就是成为人。而没有人性的存在,人就不会成为人,人类世界就不会成为人性世界。人性本真永远是那么的美好,与安妮在日记里袒露一位十四五岁少女在青春期性意识的萌动一样,璐卡也在日记里有些惶恐地偷偷写道:“我想,女人的特性在我体内已经被唤醒。昨天,当我洗澡时,水流过我的身体,我渴望有人用手抚摸我。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但以前我从未有过这种感觉。”这是感人至深的人性之美,然而,那“把人活生生扔进炉子,用枪托捣烂婴儿的头,用麻袋把人憋死”的法西斯,没有等鲜花盛开,就掐下了花苞的头颅,让我们知道什么叫反人类反人性。

1970年12月那个萧瑟冬日,六十六岁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到访波兰,在华沙二战死难者纪念碑面前突然双膝下跪,为同胞犯下的滔天罪行深深忏悔。那是史上最感人的人性之跪。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意志民族。一个直面历史、勇于反思、记取教训的民族,一个尊重人、尊重人类、尊重人性的国家,赢得了人类世界发自内心的尊敬。

[原载2007年6月6日《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