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肛管直肠损伤早期诊治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肛管直肠损伤早期诊治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损伤早期诊治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肛管直肠损伤的临床资料,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讨论手术方式。结果 本组患者,经肛管直肠操作修补及局部冲洗引流治疗患者有5例,经结肠造瘘患者有10例,术后进行常规骶前放置引流,经治疗15例患者均愈合。结论 肛管直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早期有效的处理,是减轻感染、减少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 肛管直肠损伤;早期诊治;临床疗效

肛管直肠位于消化道末端,临床上,肛管直肠损伤的发生率较低。由于这类疾病的内容多为粪便,因此其细菌成分居多。直肠周围的间隙比较丰富,一旦受伤,很容易引发感染。临床中常会发生误诊及漏诊情况发生,主要是因为该病常伴有合并伤,重者可危机患者生命,要引起足够重视。本院收治15例肛管损伤,现对其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0例,女5例,最大年龄48岁,最小年龄6岁,平均28.9岁,损伤原因从高处坠落跌坐在高出地面坚硬的物体上刺伤5例,有6例患者是因车祸钝性撞击导致,4例为刀刺伤;从损伤部位来看,腹膜反折以上患者有4例,发生失血性休克患者有4例,3例为合并盆骨骨折,2例腹膜反折上、下同时损伤,直肠前后壁、阴道前后壁贯通伤患者有1例,括约肌部分发生断裂的患者有1例。15例患者中经肛管直肠操作修补及局部冲洗引流治疗患者有5例,经结肠造瘘患者有10例,术后进行常规骶前放置引流,经治疗15例患者均愈合。

2 诊断

临床中肛管直肠损伤的诊断比较容易,肛管直肠损伤的主要表现,对于局部有明显外伤史的患者会有肛周疼痛的表现,流血。直肠指诊有血迹或触及破裂口等,均提示同时有膀胱或尿道损伤。如果是腹腔内直肠损伤,除有上述表现外,还会有腹膜炎的表现,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此外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等表现。为防止出现早期漏诊,出现下列情况时,需要进行直肠指诊:①下腹、骶尾会阴及臀部有穿透性损伤。②下腹或盆骨有直接暴力所致骨盆骨折或尿道损伤。③尿道口有血迹,肉眼或镜下血尿。④伤后有下坠、坠胀、疼痛等症状。需要注意直肠指诊应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进行。

3 治疗

由于有粪便污染的情况,因此肛管直肠损伤应尽快做手术;在出现合并伤时,应注意先处理致命损伤。出现休克则应首先抗休克,然后再对肛管直肠等次要的损伤进行处理治疗。

3.1 对肛管直肠损伤进行的手术处理 腹膜反折以上的直肠损伤,要经腹清创、缝合、修补肛管。对于腹腔污染严重的患者就要先用大量温生理盐水来彻底冲洗,在盆腔内放置引流,并行乙状结肠造口。如果患者伤势不重,并且受伤时间是在4 h以内,则可不用肠造口。腹膜反折以下、肛提肌以上的直肠损伤,对于较为严重的损伤患者,患者中多合并其他脏器伤。在出现合并伤时,需要经腹会阴联合采用手术治疗,要及时将直肠破损处清理、洗净,修补,要及时将粪便转流。

无论是直肠损伤还是腹腔内还是腹腔外,都要及时进行早期修补,如果在腹腔外直肠损伤位置较高,引时可经腹游离直肠修补。如果腹腔外直肠损伤位置较低,此时可以在扩肛后经处修补。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损伤较小的优势。骶前间隙在肛管损伤引流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骶前引流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感染的作用。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对于单纯性肛管损伤,其裂口较小、污染不是很严重,可以将其局部清创冲洗消毒后进行一期缝合,然后再进行骶前放置引流。本组15例患者中,采用以上方法来处理治疗的患者有4例,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对于无法进行修补的肛管直肠损伤患者,在处理局部损伤时,为便于粪便改道,因此要结肠造口。为减少感染状况的发生,以保证肛管直肠伤口的顺利愈合,因此要将外置造口切除后吻合。

3.2 临床治疗抗感染 肛管直肠损伤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就是术后感染。由于肛管直肠周围是细菌的聚集处,因此很容易引发损伤的感染。因此,伤后及时使用抗生素就显得很重要,使用抗生素的最佳效果时间是在伤后的6 h内。如果损伤已超过6 h,医护人员要注意在对中规中矩 进行局部损伤处理的同时,要对患者全身应用抗生素。如果患者损伤污染较为严重,则应用罗氏芬及甲硝唑效果更好。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一般是在3~5 d,使用天数要视患者的病情具体情况而定,根据病情可适当延长,同时要注意肠道菌群失调。本组按上述方法用药后,基本上未发生严重感染。

参 考 文 献

[1] 张东铭.盆底与病学.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95.

[2] 汪建平,陈创奇,覃建章,等.肛管直肠创伤的诊治经验.腹部外科, 2002, 15(2): 88—90.

[3] 论文网在线 .

[4] 孟荣贵,郝立强.直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腹部外科,2002,15(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