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博客兴起与网络原生态价值的构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博客兴起与网络原生态价值的构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博客”可以说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在《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摩(DanGillmor)的眼里,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版”。他认为,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旧媒体到新媒体到自媒体,博客即是一种“自媒体”。

之所以把博客看作“自媒体”的代表,是因为博客所具有较低门槛的草根属性。随着博客大军的兴起网络日志的规范化运作,现在,网络原生态文化建设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博客涉足新闻领域后,更是强化了自媒体的内在特质,美国《连线》杂志在预言网媒2005年重大事件中,博客真正涉足新闻领域名列第二。

一、网媒的现状

在博客出现之前,网络技术就已经深入人心,E-mail等网络交流方式也给人们带来许多方便。2006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23亿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4%。在线调查结果还显示:目前我国大约有1500万人经常使用网络教育,2500万人经常使用网上招聘,而经常使用博客的人数则达到了2800万人。由此可见,网络时代的媒体资源已经受到网络媒体的分流,从而使整个媒体收视群体格局产生新的变化。以网络传媒为首的新传媒正以咄咄逼人的态势出现在传统媒体面前。由于网络媒体所具备的强大交互和链接功能,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发展,成为媒体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各大门户网站也逐渐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尽管各网络媒体,特别是门户网站新闻流量逐渐增加,成为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一种新兴力量。但是,在所有网媒的新闻流量中,目前绝大多数新闻还来源于传统媒体,这个时期的互联网经济以“信息搬运”作为最核心的特征,大量内容不分精芜地涌入互联网,大量网站不惜力气地重复拷贝内容到自己的服务器中,用户上网的最大价值在于获得信息。网络媒体的加载功能在不断强化的同时,对传统媒体的依赖却依然存在,因此,网络传媒距离媒体所需的文化等属性还存在一定距离。

网络传媒属性的先天不足决定了网媒目前还不可能一统媒体江湖。目前,我国网络媒体还处在不能完全采编、制作新闻的初级水平,必须依靠传统媒体的内容和人力资源成长。尽管部分网络媒体认识到独立发展的重要性,也在大范围招兵买马,聘请新闻从业人才。但媒体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新闻,在这个方面,传统媒体一直在发挥着重要的传播作用,网络传媒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依托传统媒体发展。①

此外,网络媒体的编辑、转引功能在新媒体跑马圈地的同时,还没有构建起自己的文化属性,对于网络来说,除了交互功能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即时性及草根属性,但是目前,网络所具备的这些优势还没有体现出来。从这一层面上说,网络媒体还只是传统媒体的立体延伸,随着网络媒体功能的不断完善,网络的文化属性势必会逐渐浮出水面,成为网媒独立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

二、博客的传媒及文化属性

从2002年博客正式在中国兴起以来,学界对它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随着博客的发展,以博客为标志的全新网络传媒正在勃兴,“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也的确需要具备信息收集、阐释、整理能力,同时提供个人想法的信息收集者,无论是否走向商业道路,无论是否代表个人或机构或政府组织,博客们有望成为公众的网络信息代言人。”②

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增长,博客将进一步普及,2007年,中国博客用户接近1亿,到2008年预计达到1.5亿,博客的勃兴,开启了互联网个人时代的到来。然而,博客的脚步并没有到此打住,随着名人尤其是作家群、记者群等专业精英人士的加盟,在博客模糊了“草根”还是“精英”文化的界限的同时,博客的公开性逐渐取代了原来的日志属性,“私人”性也更为弱化。

2001年,“9・1l事件”使博客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发源地。当时,几乎所有的主流网站都因访问量过大而近乎瘫痪,而全球最大的博客服务提供网站blogger.com上则出现了上百个报道“9・11”的个人博客站点,了无数业余照片、录像和现场录音,有目击者的亲笔描述,也有急迫希望得到亲友消息的恳求,远远超过了专业记者。接下来发生的东南亚海啸事件,延续了博客作为新闻发源地的特性。经过重大突发事件的洗礼,如今的博客传媒功能已经日益强大,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传媒力量。

对于博客的论述,《纽约时报》认为:“如果博客只有一个人看,就是在写日记;如果有几十个人看,就是和朋友在一起;如果有几百个人看,就是有影响力的一种势力和权力;如果有几千个人看,就是一个商业、一个媒体。”按照《纽约时报》的评价,点击量不同的博客可以根据影响再次细分成不同的属性,虽然大部分博客还只限于小圈子朋友之间的互动,但是点击量以几何级数增长,媒体属性日趋明显的博客群在人们的视线中也正在兴起。

那么,博客与其他传统网络媒体之间又存在着何种关联呢?实际上,博客和网络媒体之间只是协同、互补的和谐。博客愈加充实了我们的信息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博客以传统网络为载体,以零门槛进入的优势,在最大程度上扩大了网络媒体的草根属性,也使得网络媒体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文化属性,为日后网络媒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自身新闻采写功能的不足,网络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的自然延伸,在新旧媒体共存的泛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在和网络媒体积极合作的同时,也以网络媒体转引新闻数量为影响力扩张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随着博客的兴起,特别是博客涉足新闻领域后,这种原定规则已经在发生变化。

其实,新闻从业人员涉足博客圈的现象并非偶然,因为收集资料和传统媒体实际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加之外在不可抗拒的因素,使得传统媒体记者的信息只是实际采访占有信息的一部分,而这些信息的价值也是不可低估的,基于此,博客成为一些专业记者信息的第二窗口。这种传统媒体过滤的信息补充成就了博客的新闻属性,加速了博客价值的迅速提升,在客观上恢复了文化在网络间传播的原生态意义和原形态价值,这是与传统网站的形式主义内容路线彻底决裂。

三、博客走向与网络原生态价值的构建

在我国,博客承载的新闻等传媒属性虽然正在增强,原生态信息的也在丰富传统媒体的视角。两年来随着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开辟了自己的博客并在主页中预留了博客版面,博客军团在网络媒体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博弈中崭露头角的博客也逐渐引起传统媒体的注意,如今,一些地方平面媒体也专门开辟了“博客”专栏,转引博客论点成为报纸增加卖点的新时尚,新旧媒体间原来形成的转引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单向转引正变成两者之间的互动双向转引,在这种互动中,网媒展现出自己原生态价值。

而博客的未来走向如何,正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当社会各阶层群起而“博”的时候,中文博客能不能出现更为细化的整合分工,出现类似美国一样的战争博客、时事博客等,从而完善网络传播的原生态基础构建,这些都成为博客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但是截至目前,已经开通的中文博客群还没有完全承担起网络原生态价值的构建任务,中文博客完成网络原生态价值建设的任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博客的兴起已势在必行,而由博客兴起带来的对于网络的反哺也将使网络在未来更具有竞争力。网络孕育了博客,并赋予其网络的所有优势,而博客则把原生态的信息加载在网络上,丰富了网站的信息内容,为网络原生态价值的建设提供了基础。如果说网媒是新一代媒体的代表还不具有说服力的话,那么,以博客这种“自媒体”为特征的传媒的兴起则弥补了网络原生态文化的不足,博客作为网络尖兵也将引导新一轮的媒体竞争。

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形成,必然有它的社会基础。作为网络传媒原生态价值构建者的博客,也应该具备深厚的社会底蕴,随着博客服务商对于博客的细分,相应的有秩序规范的博客将取代现有的无序状况,各种专业人士的加盟,特别是不同领域专家的开博,将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博客价值的走向,而新闻从业人员的不断加盟,也将为传统新闻业与博客间带来新的互补。

可以肯定的是,以博客为代言的网络新传媒刚刚起步,网络原生态的构建也才开始,随着博客交流技术的成熟和网络技术的向前迈进,博客将纠正目前单一大众传播产生的片面性,推动网络文化的进步,促进传媒业界更加和谐、快速地发展。

注释:

①张成良:《多媒体融合》,《泛媒体时代的媒体生存法则》,《传媒》,2006(7)。

②李琦:《博客:传统新闻界的梦魇抑或救星》,《新闻界》,2005(2)。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鲁东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