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拥抱成长的痛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拥抱成长的痛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质数是一个数学概念,是指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自身,不能被其他任何自然数整除的数字。其中有一类质数,它们位置相邻,中间只被一个偶数隔开,称为“孪生质数”。《质数的孤独》小说里的男女主人公就像一对孪生质数,孤独而失落,虽然接近,却不能真正触到对方;虽能相伴前行,却不能温暖彼此。意大利80后作家保罗・乔尔达诺凭借《质数的孤独》一书问鼎意大利最高文学斯特雷加文学奖,本书在全球售出36个国家的版权,畅销全球,以数学思维来阐述孤独人生的手法也被广为称道。

年幼的爱丽丝在一次滑雪练习中受了伤,从此跛行,留下终生遗憾;马蒂亚弄丢了他的双胞胎妹妹,罪恶感永远如影随形。他们的童年阴影变成了与这个世界的隔膜,注定了他和她的格格不入。当少女的她和少年的他相遇,两人在彼此身上感觉到相似的气息―他们同样难以原谅自己、同样因为过去的创伤而小心翼翼地裹上一层自我保护的薄膜。两个寂寞的个体从此有了交集,孤独注定成为了他们之间最为纯粹的联系。所以他们默默地把对方视为此生唯一,却又总是在关键时刻一再做出违背心意的决定,终究未能紧握彼此的手。

“质数”式的人仿佛隐喻着互联网时代年轻人的群体状况―越来越多地依靠各种通讯工具,面对面的能力却越来越匮乏,患上了集体的人群恐惧症。对此乔尔达诺本人也说:“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逐渐地经过痛苦的过程,变成一种质数的状态,或者一种孤独的状态。这是一种分离的状态,但如果不经历这个状态,人生会很不完整。”乔尔达诺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青少年时期正好是9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的意大利,从美国引入的很多音乐以及其他的文学模式,往往带有很强的冲击感,给那个年代成长的人形成了一种痛苦。进入孤独、质数的状态是真正能够感受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一种方法。现在很多人在网上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感受另外一种孤独。我比较担心现在的这种状态,人很少有时间思考自己真正的行为了。”

纵使孤独是人性使然,纵使随着数字的无穷扩大,质数可能会越来越孤独,但是始终存在着一对或是更多像是2和3这样的质数,他们毗邻且将永远在一起。人的DNA锁链,就是彼此徘徊纠葛着前进的两条。所以无论是幼年的精神创伤,还是未能圆满的爱情,每一种精神的痕迹,最终都将变成我们人生的填色剂。能够为人生的并肩而庆幸,或许就是作者想让我们体悟的真谛。

《胭脂盆地》

作者:简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年:2011年1月

简可谓是女作家中的“异数”,洗尽铅华,独具慧眼,其虽为女性,但其文却有着男性作家所不及之大气。但在阅读这本《胭脂盆地》时却感受到了与以往不同,在那些诙谐的句子里最隐藏着深沉的哀思,表面逗趣的语句也难掩文字本身骨子里的悲恸。作者将关注的焦点从早年抒发个人经验的内省,转向了对浮世人情的观察。

《如何读,为什么读》

作者:【美】哈罗德・布鲁姆

译者:黄灿然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2011年1月

哈罗德・布鲁姆是一个固执的老人,他对莎士比亚的近乎痴狂的热爱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在新书《如何读,为什么读》中,布鲁姆将莎士比亚作为所有作家的典范,引导读者走出混乱。这本小说运用了他一如往日的犀利笔锋,势必能满足读者对于西方正典的精神的探知。

《生命如歌》

作者:【美】特雷西・基德尔

译者:刘莉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1年3月

记忆中的大屠杀应该是像《辛德勒的名单》一样,全片的黑色和那最后的一抹鲜红,或者如《钢琴家》那般阴冷。但是特雷西・基德尔的《生命如歌》却没有在屠杀上过多运用笔墨,而是聚焦到了两次逃离大屠杀的非洲男孩德奥,虽然记忆因为屠杀而被烙上了仇恨的印记,但他用自己的方式安静地诠释着反抗与坚持,最终回归人性中那份不可磨灭的真诚。除了黑色之外,我更在里面读到了属于自由与和平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