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韦编三绝:比喻读书勤奋。
孔子年老时,回家乡编书和讲学,工作挺忙的,但仍坚持学习。有一次,他得到一部《周易》。这是一部很难读懂的古书。孔子把几十斤重的《周易》抱回家去学习,一遍不懂,再来几遍。因为读的次数多了,使穿连竹简的牛皮带子都磨断多次。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编为一句成语,叫做“韦编三绝”,以此形容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谓其“尽美矣,又尽善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连吃肉也感觉没有味道了。
“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只是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时则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又不安,非常小心。
不舍昼夜: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
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识或技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直率,喜欢弹瑟,不爱读书,孔子开导他,他决定认真读书与弹瑟。他弹瑟的声音充满杀气,孔子给予纠正并鼓励他:“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进入内室,已经有一定成就,但没到最高境界。”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同途)说,德之弃也。”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鸣鼓而攻: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鲁国的三家曾于公元前562年将公室(即鲁国国君直辖的土地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奴隶)瓜分,季氏分得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剥削方式取代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二分之一。季氏由于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来。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季氏积敛钱财,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气:“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打着鼓去声讨冉求。
东家之丘:比喻不认识身边的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东,几千年来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时,并没有如此名气。传说孔子的西邻住着一个老头,他却不知邻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会直呼其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