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刍议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刍议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信息技术集合声学、光学、动画艺术、美术色彩学等各种技术,合理使用则事倍功半,反之,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对教学内容却一知半解。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是教师的必修课。

关键词:信息技术; 应用;课堂效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054-02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使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使用多媒体有利于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教师间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不过,凡事有利必有弊,课堂教学有它独特的规律与章程,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合理使用才能促进学生四种技能的发展,只有因势利导才能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1动画使教学内容情景交融,学生融入情景模仿角色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个真实或仿真的语言环境动画,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的场景,不仅缩短了教学和生活的距离,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英语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而且迎合了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学生触景生情,进而产生表达的欲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多种感官活动的综合运用过程。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声情并茂、生动活泼。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这样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学生能更加准确生动地感知所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但是,动画的使用如果只停留在让学生看一看;听一听的基础上,无疑成为动画欣赏课,不能充分落实教学目标。动画制作的落脚点是让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动画必须是可控的;声音必须是可以隐藏的;动画角色能让学生扮演或参与的。只有这样,这种情景式学习才能得到落实,才能使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提高交际能力。

课件制作时可用的动画很多,每一个动画的制作或设置必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落实教学目标为前提。比如:场景切换只有自然流畅才不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如果加入切换声音,实在是画蛇添足。试想:每一个句子的出现都设置成一个一个的字母跳着舞出来,学生一定好奇,其实是耗时耗力罢了。

2鲜艳的色彩能刺激学生的感官,然而突出重点,考虑周全才能使学生学有所获

麦尔斯研究认为,人类色觉的成熟期在10岁左右。15~20岁辨色能力达到高峰,30岁之后慢慢减弱。由此可以得知,4~15岁的儿童,也就是小学到初中的学生,偏爱纯度高的鲜艳的色彩,如:纯粹的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15~20的青少年,即高中的学生则喜爱低纯度的色彩,也称为复色,像橙色、粉红色、蓝紫色、黄绿色等调和的色彩。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合理使用相应的色彩搭配,不仅可以使学生身心愉悦,还可以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保证学习效果。

世界上没有不美的色彩,只有不美的搭配。课件制作开始就应该考虑色彩的应用问题。虽然不同的年龄段对颜色的敏感度不同,但是也不能简单地套用一种或几种色彩。比如五彩的画面里背景色和字体颜色反差就大;如果色彩纯度过高,如绿色背景红色字体搭配会扰乱学生的视线,画面文字看不清,学生感到刺眼就会产生心理波动;单调的画面,背景色和字体颜色反差小,色彩明度差过低,如白色背景黄色字体,学生看到的是一个十分模糊的画面,字体和背景混在一起,这时会成为教师授课的障碍。

色彩搭配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优秀的课件不仅能帮助教师顺利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还能帮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中,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课件制作者不仅要学习一些色彩搭配知识,更要考虑教学目的和实际,还要了解心理学和医学常识。比如:距离屏幕的远近不同视觉效果就不同;有没有色盲或色弱的学生也应考虑。

3快节奏大容量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多媒体课件具有节奏快、容量大、效率高等特点,由于受到智力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很多学生跟不上节奏,短时间内不能掌握新知识,导致思维不衔接,知识巩固不到位。因为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需要一个理解反馈的过程,所以课件要思路清晰、条理简洁;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能只为赶进度而完任务。播放速度也要根据实际而定,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同时还要及时总结归纳讲过的知识,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整体印象。

记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识记材料的数量越大,识记后遗忘的越多;有特殊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但是随着特殊意义材料数量的增加遗忘数量就越来越接近无意义的材料。所以在快节奏大容量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另外,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保证时时刻刻都能全神贯注,随着时间的延续也会变得思维缓慢、反应迟钝。如果只追求教学的大容量,甚至连教师的过渡性语言也用投影,就会让重点知识与过度性知识鱼龙混杂,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弄不清方向。课件的小动画、图片、视频、音乐,虽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学生视觉疲劳、思维混乱,因此,陈述性内容老师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力争条理简洁一目了然,强化记忆。

4声像的使用增强了教学内容的情趣,但是要着重考虑如何有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激情和思维

声像资料的最大特点是直观、形象,其功效已在实践中得以充分的证实。心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人对客观事物的接受率:单独视觉占83%;单独听觉占11%;其它感觉占6%;而视听结合则高达94%;人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单独视觉为81.7%;单独听觉为54.6%;视听结合为92.7%。由此证实:声像的合理使用无疑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在教学中只有因势利导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声像的选择上既要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和学习兴趣,更应使教学目的明确,学生在欣赏声像的同时对要掌握的知识一目了然心领神会。不能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后什么都不知道。现行教材中都设计有听音乐学英语的课文,很多课件中都插入有音乐。首先我们知道听音乐是为了在轻松的音乐中学习知识而不只是欣赏音乐而已。

什么时候该用、用什么声像材料也值得研究。有的课件在页面转换时也插入了音乐,这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种音乐再好听也不可用。在习题课上,当学生答对习题时有的课件里有拍手的声音,学生能心领神会,当学生答错时也会有"再试试看"等提醒你答错了;也有课件插入爆炸声等刺耳的分散学生思维的声音,这就大可不必。

5应用多媒体的常规方法时,挖掘出生活化的教法才能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新课程力求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丰富健康课程资源";"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活动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如果把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场景中主动参与活动,体验真实生活感受,则能达到"课堂即生活,生活即课堂"效果。

现行各种教材的内容设计都体现了生活化,比如:谈论家庭、学校生活、问路、打电话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联系实际使课堂教学生活化;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有利于教学生活化。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某某同学翻译第一段"就没有"今天我们给某某领导训练一个翻译,请某同学试一试"说法更具诱惑力;多媒体视频对话表演如果是本班学生自己表演的就比网上下载的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简单地模仿朗读当然没有模仿秀表演比赛更吸引学生;多媒体动画都有现成的配音,我们可以尝试隐藏录音再让学生做配音员训练,也许你的学生将来真的会从事配音这个职业。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从书本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遵循这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原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立体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始终要明确自己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将现代教育媒体和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因势利导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科学》1996年第六期 赵经纬;姜宝良;杨金睦

[2]《英语新课程标准》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3]《中小学电化教育》200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