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叩开心门 第1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叩开心门 第1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人的诗启示我们源头的重要。探寻源头方能帮组我们思考初中生作文的难题,仅面对学生作文的惨不忍睹,空发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感慨那是无力的。不愿写,不能写,写不好――这三“不”无疑概括了初中生作文的难题,如果我们去看一下当下学生在腾讯上的个性签名和文章,我们又不得不为学生的才思和智趣拍手叫好,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兴趣在不同场合显现出不同的两面。为什么会这样?

这不得不让我们去探究一下学生难题的源头。

“不愿写”是个尴尬的结论。先贤提及文艺创作所说的“游戏说”和“童心说”都是在倡导写作的真性情,很多文艺大师渴求少年时代的童真。初中生正经历着生理和心灵的巨大变化,同时又面对着这个变化最快的中国,心灵的碰撞和时代的革新又怎能让他们不愿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情的每一点变化?“不愿写”怎么会在他们身上出现?上个世纪末出现的不少少年作家和也视乎在暗示我们初中生有着很好的写作的条件。但现实是残酷的,学生面对作文的愁眉苦脸已是司空见惯,交上来的作文有的让人崩溃。老师成了活的涂改液,中国语言的维修师,为什么会这样?别人有蒋方舟引以自豪,我们有粥仿酱难以下咽。痛定思痛,恍然大悟:我们是吃了揠苗助长的亏。

揠苗助长的表现有以下三种形式。

其一:作文要有六百字,因为考试时一定要有这字数。其实我们的一般学生有思想但少有储备,别说六百就是五十还要努点力。有人又说那是训练不到位,一周六百,一学期下来看他不成为“做”文大师。这样的结果只是我们老师的美丽幻想,往往我们的学生不是谈作文色变,就是感叹自己不是作文的料。交上来的作文多半是中学生作文选的混血。其实有些学生在小学就是这样过来的,他们已经是作文的败将,更准确的说是揠苗助长的枯叶了。谁一开始写东西都不会有六百字的,都不只是一句两句话,慢慢的随着知识的丰富,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说的话也就长起来了。如果顺其自然,最终何止六百,上万的都有。很可惜,我们一开始就嫌孩子太慢,总幻想他是曹植再世。揠苗助长,孩子的思想断了根,只能四处搬东西凑字数,用白开水去兑思想的酒,我本来只有一两酒,你却要一斤,不兑水我怎么办?

其二:每个老师后面都有一个文学大师做评委。我们评价孩子的作文,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去评的,我们是拿成年人的思想和智慧当尺子,结果是在怎么看学生的作文都是“满纸尽是荒唐言”。学生哪有成年人的圆滑和智慧,在成人的考试中,孩子怎么可能会及格。更何况我们有时是拿成人中的人尖子(鲁讯,朱自清等)和他们比,这好比让学生和姚明比篮球,和丁俊晖比斯诺克。当然我们渴望我们的学生成为有用之才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样结果是让孩子获得最大的人生挫折感,本来就是费尽心思七拼八凑的作文,不指望得个嘉奖,也不想被老师评的七零八落,但往往是一盆冷水浇来从头凉到脚。

其三:每个老师后面都有一颗救世济民的心。有时候我们不止希望学生像文学巨匠说出美妙的语言,还希望他们像共产战士一样有思想高度。当然,文以载道是文学的一个追求,但不可能仅赋予文章这样的责任。到了21世纪,文章其实早已走进平民,它是平民个性的纪实,草根博客的大量涌现无疑是在暗示要关注人的个性思想和灵魂。由此可见初中作文的一个目标不再是试卷上的高分,而是一种习惯:真实记录自己成长历程的习惯。如果我们还用过高的角度来看学生作文无疑是用电子显微镜看平凡人:看见的肯定不是一个鲜活的人。

总之“不愿写”是和我们揠苗助长的态度分不开的,找到了问题的源头,也就能正本清源了。

我们要端正的第一个认识就是思想是简洁的,不是长篇大论,因为真理是最简单的。现在流行的微薄也告诉人们真理就是那简短的力量。其实写作好比酿酒,真实的个性思想记录的只言片语就是酒的原浆。我们要保护好学生作文的思想原浆。有了原浆就不愁酒香飘万里,学生紧闭的思想大门就不愁打不开了。学生不是不愿写作文,而是关闭了向大人交流的心扉,特别是我们这些严厉的人。所以我们首先要开门,不是撬开他们的心扉,而是引导他们敞开心扉。

我们先以写读书品论来诱导他们读书写字,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书评其实只能算句评。一个星期拿出一节课作为阅读课,抄写一个好开头和四个好句子,同时写下你的真实感受(为什么要抄这句),并对字数做了限定,不超过12个字,刚开始学生狂呼太好了,因为太简单,殊不知他们上了我的“贼船”。刚开始有一半的学生在应付,但都凑足了12个字,书写由乱划到看的见人样,好学生也尽力的写上最好的语言,因为再不用兑水了,留下了思想的原浆。两个月以后,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能找到可圈可点的好句子,都能写超过12个字的句评,有些学生已经控制不住创作的欲望,五十多字的原文能写下一百多字的评论。学生对作文不在愁眉苦脸了。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种课给学生设置了敞开心扉的场景:认真看不太高深的文章,寻找思想的共鸣,认真的写字,自由无负担的记录思想的结晶。人在成长,思想不可能不飞翔。不知不觉中,学生敞开了心扉。

由此可见我们没必要一开始就让学生写六百字的作文,如果他能力暂时还到不了这个水平。写只言片语的思想记录未尝不是训练学生写作文的好方法。这种方法让学生重新认识作文:它不再是老师折磨你的工具,证明你人生失败的恶魔,而是记录自己成长的不可少的密友。

我们要端正的第二个认识就是不屑于谈作文技巧。大师们往往说作文技巧的书是误人子弟的,他们说的没错,但他们是大师,他们有超过常人的天赋,他们能更快的感知文章本质。他们不用知道技巧,但我们的学生更多是平凡人,他们学写作也不是为了写下惊天骇俗的文章,只是用来恰当记录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写作文是有技巧的,特别是那些能解决学生常见问题又不是本质问题的技巧特别有意义。例如解决学生字数不够问题的技巧。学生还没到写六百字的能力,要考试怎么办?就必须告诉孩子作文字数不是指你写了多少个汉字,而是连标点整篇文章用了多少“面积”,包括那些没写字的格子也算。教孩子合理的占面积:如写简短的句子,恰当的使用标点符号(武侠大师古龙就是这方面的高手)。这时候学生发现只需要写四百多汉字就能完成应考作文,他还会怕写作文吗?你解决了困扰他人生重大问题,他还会不按你的指引去认真记录自己的思想吗?有时候我们教学生调动自己感官去写作文,把这些总结为公式告诉他们。例如:耳(闻)+眼(表情,动作)+景物衬托+心理描写=一百五十字的好作文。我曾经花一节课的时间按照这种模式全班共同创作一篇作文,没出伟大的作品,但学生写作文的畏惧减弱了。其实老师不仅要谈写作技巧,还要大量指导学生练习,直至他们纯熟掌握为止。有人会说这是投机的做法,其实不然,还是那句话,我们教学生写作不是要得诺贝尔文学奖,而是让写作成为他们的习惯,让他们敢于写作,如果只有极少数精英作家,而多数人畏惧写作,怕看自己的作品,这能证明我们的写作教育是成功的吗?

我们要端正的第三个认识就是抄作文与借鉴前人好作文的区别。没有思想的抄袭就是抄作文,有自己独立思考的就是借鉴,甚至是化腐朽为神奇。李白就是这方面的大师。我们都读过《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再看一下郦道元写的《水经注.三峡》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还有“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你能想到什么?这就是有独立思考的借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梅尧臣的“好峰随处改”“千山高复低”和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有那么点血缘关系。我们过去用这些名人吓过孩子,让他们觉得“文章千古事”高不可攀,现在还是要用这些名人告诉学生借鉴是作文中常有的,并不神秘。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告诉学生有独立思考的借鉴是创作的第一步。它和抄袭的区别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当然知道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去改造名人的文章。我上鲁迅的《故乡》时,让学生评点了那段故乡景物的描写,学生对荒凉败落的农村有了自己的理解,这时我突然有了别的想法:让学生改造这段描写,让大家看见一个有生机的新农村。经过一番改造,鲁迅看了估计要气死,但学生却不亦乐乎,改的有模有样。重点不是改的结果,而是过程,学生知道了创作不是很难,而且从中获得了创作的乐趣。老师应该随时设计这种场景放手让学生去小创作(大的费时,学生能力有限)。积小段为最后的完篇。

总之通过这些方式改变学生不愿写作文的状况,让他们享受创作的乐趣,重新认识作文,真心面对自己,留下思想的原浆。

初中生作文的难题中“不愿写”是问题的关键,它有多种原因导致,它又是影响其他问题的的关键。“不愿写”自然就不可能写好,“写不好”反过来就导致“不愿写”意愿加深,恶性循环过后,写作能力评价上就会出现初中老师常说的话“还不如小学生的作文”。让作文走下神坛,让学生对作文不再畏惧,从而让作文成为孩子的一种成长习惯,我们要努力的还有很多,以上只是本人对此浅的考虑。仿用一句话:任何为了孩子作文的提高的努力都是值得尊重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重复只是告诉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想总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