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革命剧“娱乐化”下的受众心理解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革命剧“娱乐化”下的受众心理解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近来国产革命剧开始大肆染上了娱乐化的特点。出现了脱离历史真实和生活实际,将严肃的抗战和对敌斗争娱乐化的情况,其中将抗日英雄神化、武侠化、伟人爱情夸张化等现象频出。革命剧红色剧娱乐化的现象触及到了娱乐所能存在范围的底线。革命剧的娱乐化不仅会逐渐降低受众的欣赏水平,这种戏说革命历史更会造成受众的历史认知偏差;反过来也会影响电视剧市场的良性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受众和电视剧市场都会深受其害。

关键词:革命剧;娱乐化;受众心理;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158—01

近几年,曾是以严肃和教育意义为主的红色剧革命剧开始大打娱乐的烙印。如果说之前娱乐本身还处在一定的范围之中,有一定的限度,那么如今娱乐化大肆染指红色剧作着实给了我们当头一棒,警醒我们。

一、被娱乐包装的革命剧

随着许多歌颂我党的红色剧作和抗日题材的电视剧纷纷出炉,荧屏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枪声”。像《中国地》、《雪豹》、《抗日奇侠》、《猎鹰1949》等都开始在央视及省卫视上映,并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然而仔细看过这些革命剧就不难发现都有些相同的特点,如神化的架空抗日英雄、矮化的对手、革命英雄的爱情、虚构并富有传奇色彩的剧情等。

二、受众需求与媒体的二元互动

(一)受众心理解读

1、受众的需求心理决定了革命剧的娱乐化

受众对电视剧的需求心理是受众在选择观看电视剧时的一种心理预期,即在选择时的一种期待的标准。将英雄神化是为了满足与受众一种心理预期。如《抗日奇侠》里的武侠元素就很好的体现了受众的民族英雄情结和膜拜心理。惩恶扬善、捍卫国土的民族情结符合了受众的心理期待,最终这种期待的满足使受众获得了内心的愉悦,娱乐化的革命剧很“得民心”。

2、社会压力下追求感官刺激的“病态”心理

当今社会充满竞争与压力,大众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内心压抑,幸福感指数低,逐渐趋向于“病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众急需娱乐而使自己的内心获得安慰。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人们接触媒介都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进行的。人们看电视剧是带有休憩动机的,是为了进行心绪转换和人际关系效用而看的。在众多的革命剧中,那种严肃而教育意义浓厚的革命剧,受众不愿意选择收看,而这种娱乐化的革命剧使自己得到了放松,起到心理按摩师的作用。

(二)受众心理反馈催生娱乐化革命剧

革命剧抛开其自身的使命走进了娱乐化的洪流当中,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便是受众心理的反馈使然。任何一部剧制作之前都要进行受众定位,做到剧中展现的内容能与受众的心理吻合,能符合受众的心理期待。受众的心理决定了编剧受众的剧本该写什么。能准确把握受众心理的电视剧便是把握了该剧播出后的市场和收视率。从一般电视剧的娱乐化到革命剧的娱乐化是娱乐泛滥的又一次加深。革命剧被大肆渲染上“娱乐”后,成为市场化下你争我夺、殊死搏斗下的文化快消品。

(三)双方各取所需的恶性循环

革命剧娱乐化是受众心理与媒体二元互动的结果,也是恶性循环下的结果。受众是电视剧的最终完成者,其心理需求左右着革命剧的走向。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电视剧制作者过于迁就受众心理,致使革命剧这种富于教育意义的剧种低俗化、游戏化、武侠化,而成为了一种媚俗的文化产品形态,消解了其本身的教育意义和净化作用,而使娱乐成为自己主导的需求。长此以往下去,受众和电视剧本身都会深受其害。

三、娱乐无限心理下的“殖民社会”

革命剧其担负的责任同一般电视剧提升人的精神素养与精神境界,净化受众心灵的作用是不同的,革命剧更重要的职责是教育的职责。当娱乐这一元素肆意包装革命剧,脱离了历史性和真实性时,便超出了娱乐的底线。“娱乐无罪”的论调只能限于一定的范围。如果事事娱乐,全民达到了娱乐狂欢的顶点,这个社会将会被娱乐“殖民”。

四、结语

革命剧的娱乐化是伴随大众传播不断发展过程中的“泛娱乐化”的一个重要现象。发挥革命剧本身的作用需要受众、剧作从业人员和公众三方共同的努力,实现制约和平衡。对媒体从业人员来说,要提升自身的素质,在保持革命剧教育意义,符合实际的情况下,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艺术价值。虽然娱乐化的革命剧短期迎合了受众的心理需求获得了经济回报,但从长远来看,不引导受众走向“高雅”,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也将得不到受众的尊重,革命剧的未来势必会遭到淘汰。从受众角度来说,提高欣赏水平,积极培养审美情趣,对于文化产品要有甄别能力。公共舆论也要进行必要的监督,起到警示的作用。使革命剧能够得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