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晋城:贯彻“两个坚定不移”开创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坚持打造现代煤化工、煤层气、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等四大产业六大工业园区,全力构建以煤为基、多业并举的产业新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编者按:
晋城是山西东南部的门户城市,素有资源之富、交通之便、气候之宜、人文之名四大优势。近年来,晋城市按照“建设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的发展思路,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勇于实践,积极对接大上海,融入中原经济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机械装备制造、商贸旅游等非资源型产业,坚持打造现代煤化工、煤层气、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等四大产业六大工业园区,全力构建以煤为基、多业并举的产业新体系,取得显著成效,初步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转产的新路子。
2011年,晋城市生产总值达到895亿元,增长1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4.1亿元,增长29.5%;财政总收入达到181.8亿元,增长1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27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43元,增长19.4%。在山西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晋城市综合排名第二。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完成486.3亿元,增长10.8%,排全省第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2.3亿元,增长34.6%;财政总收入完成133亿元,增长30.1%,排全省第三;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8.4亿元,增长32.1%,排全省第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201元,增长15.6%,排全省第五;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246元,增长18.5%,排全省第四。
这份成绩单显示:晋城经济社会正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再造一个新晋城已经成为定势。但市委、市政府认为,定势并不等于胜势,要想把来之不易的定势转化为胜势,把蓝图变成现实,就必须锐意进取、创新实干,在新的起点上再有新作为,再创新业绩。必须有等不起、坐不住、停不得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晋城要加快建成全省新兴产业基地、建成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这是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观摩检查组晋城汇报点评会上,对晋城提出的新希望。
成为山西重要的新的增长极,意味着“十二五”晋城经济增长的速度不但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要领先全省;意味着晋城不但要人均指标领先,经济总量也要位居前列,在山西经济发展中块头更大、分量更重。为把中央和省委要求与晋城实际结合起来,市六次党代会提出了提前五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奋斗目标。为此,晋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争当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排头兵、坚定不移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晋城市“十二五”发展的总体任务是:突出一个主题,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争先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加快两大转型,即坚持低碳、清洁、循环、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构建多元化产业支撑格局,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实现经济和城市两大版块全面转型。明确三个定位,即在区位发展上,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在城市发展上,建设富有太行山水灵气,彰显江南园林特色的生态、自然、现代、宜居城市;实施南下战略,接轨中原经济区和城市群,建设集物流、商贸、旅游于一体的重要门户城市。实施三大战略,即以“四梁八柱”为主攻方向的产业集群战略,以“一区六园”为载体的园区集聚战略,以县域经济和大县城建设为抓手的强县带动战略。力争五个跨越,一是由煤炭大市向工业强市跨越;二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三是由内陆小城向国内外有一定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开放型区域中心城市跨越;四是由发展不够均衡向全面协调可持续跨越;五是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
把握转型跨越的“两句话”
“十二五”以来,晋城市紧紧抓住国家批准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晋城发展的政策支持,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全力实践转型跨越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努力改善发展环境,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努力争当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实现全市“十二五”转型跨越发展的目标和再造一个新晋城的宏伟目标。
对于晋城市而言,转型跨越的工作重点可以总结为两句话:第一句话是“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第二句话是 “由小转大、由重转轻、由粗转精、由黑转绿”。具体来讲就是:
突出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把招商引资放在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切实围绕主导产业,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积极稳步开展招商引资。重点实施“对接上海,融入中原”战略,确立对接富士康、对接上海、对接华润、对接晋煤集团四个方面的大项目对接机制。
突出工业转型。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选准转型跨越发展突破点,努力实现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重大突破。着力培育非资源类优势产业,力争用非资源类产业再造一个新晋城;以资源类传统产业改造促进转型,鼓励帮扶煤炭企业集团做大做强,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步伐;坚持以园区建设承载转型,有效整合提升已有各类园区;以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转型,开发文化旅游资源。
突出农民增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切实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县域工业化,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制定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进规划,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初步形成城区设施蔬菜、泽州干果经济林、高平生猪养殖、阳城蚕桑、陵川中药材小杂粮和沁水苗木花卉等六大特色产业带。
突出城乡统筹。深入实施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新农村“四位一体”的特色城镇化战略,形成规模等级有序、空间布局合理、功能优势互补、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中心城市建设上,立足“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城市定位,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城市配套工程建设。加强水系建设,把水系建设与城市生态景观的提升、城市功能的完善、新片区的改造、新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特色城镇化建设上,重点推进沁河流域、丹河流域、环城高速周边等片区的特色城镇化建设。在县域经济发展上,根据全市产业布局,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差异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