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唐山大地震》再唤惨痛记忆如何消除心理疾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唐山大地震》再唤惨痛记忆如何消除心理疾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专家称地震后心理疾病的患者有三种。一是过去患有某种病,治好了,这次地震致使精神紧张、恐惧又诱发了旧病;二是年迈体弱,各种生理机能衰退,地震致使精神紧张、心情恐惧,由此又致使内分泌失调或某些生理机能更加衰退,诱发了头晕、头疼、心脏病等;三是纯粹因地震致使心情恐惧,加上余震不断,更加恐慌,烦躁。

回顾唐山大地震,其造成的心理创伤对受害者产生了持久性应激效应,长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震后余生的人出现了一些创伤后应激,他们中患神经症、焦虑症、恐惧症的比例高于正常人。很多人失眠多梦、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每到“7・28”便会触景伤情等,那些经历了地震创伤的人群患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比例也高于正常人群。

一名女子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3个孩子。每次看到和她家遇难孩子年龄相仿的小孩,她都止不住悲痛。即使是大白天也要挂上窗帘,否则就会出现震亡的小孩要从窗子进来的幻觉。

另一名男子在唐山大地震中被困废墟4小时,幸存后心中留下阴影。一次到外地出差,住处忽然停电,顿时感觉呼吸窘迫,巨大的恐惧袭来,如同又被埋在废墟下。

中国心理健康协会的教授肖水源认为,“灾难会在人身上造成严重心理创伤,如不及时治疗,会折磨一生,改变病人的性格,甚至导致极端行为如自杀和暴力。”

什么是危机心理干预

心理学领域中,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它的主要目的,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

例如在地震期间,有效的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及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对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并学习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行为,增进心理健康。为了进行有效的危机心理干预,必须了解人们在危机状态下有哪些心理需要。地震期间,人们会更关心个人基本的生存问题,如环境是否安全、健康是否有保障等;担心自己及所关心的人;表现出惊慌、无助、逃避、恐惧等行为;渴望生活能够尽快安定;希望得到他人情感的理解与支持等。这些心理需要为危机心理干预提供了依据。

怎样进行心理危机心理干预

危机干预的时间一般在危机发生后的数个小时、数天,或是数星期。危机干预工作者一般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等。地震期间,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范围很广,既包括事件的当事人,又包括与其有密切接触的一线医护人员、应急服务人员、志愿人员。

另外,不愿公开就医的人和有担心恐惧的普通大众也需要心理上的援助。危机干预有多种形式。它与传统心理咨询不同,需要使用立即性、灵活性、方便性、短期性的咨询策略来协助人们适应与度过危机,尽快恢复正常功能。

如何疏导恐慌情绪

面对突发事件,感到心理压力大时,应当与亲朋好友多沟通,让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坦然面对和承认自己的心理感受,不必刻意强迫自己抵制或否认在面对灾害和突发事件时产生的害怕、担忧、惊慌和无助等心理体验,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切不可以烟酒来排遣压力,更不可有发怒等不良情绪出现。同时,启动科学的心理调节措施,进行一些能让自己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看小说,写日记,收拾家务等等让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小事情,转移自己的情绪,并保持良好的睡眠。

家里有老人或者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常的表现:易怒、兴奋、不安、絮叨,甚至联想到以前的一些负性事件等。这时,家人要尽量理解,最好能够在一起,以增强相互的依赖和安全感。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情绪反应,使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信任,从而充满自豪与信心,以降低不良情绪的影响几率,用自己的信心去鼓励和激发亲人。

如何应对痛失亲人哀伤

每一段哀恸历程都是沉重的,如果亲人的死亡突如其来,那这样的冲击往往较可预期的死亡更令人难以承受,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意外死亡正是如此。

失去亲人会使人产生高度的情感失落,包括悲哀、愤怒、愧疚、自责、焦虑、疲倦、无助感、孤独感、惊吓、苦苦思念。在哀痛之余,很多人还会梦魇和自责,想象原本可以把亲人救出来,把亲人的死亡当成自己的过错。这时候心理干预是很重要的,需要安抚生还者的情绪,让他们明白是自然灾害夺去了他们的亲人,而不是他们的错。

同时,生还者应该早日坚强起来,学适应逝去的亲人已经不存在的新环境,扮演一个以前所不习惯的新角色,并掌握以前不具备的一些生活技巧,从而适应新的环境。如果不能认识到环境已经改变,从而重新界定生命的目标,就容易长期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对健康是极不利的。

就如一位丧子的母亲所写:“直到最近,我才注意到生活中有些事物仍为我开放,让我快乐。我仍会为我的孩子哀悼,我对他的爱的回忆会永远活着,但是生活会继续下去,不管怎样,我必须健康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