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股东掏空与公司治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股东掏空与公司治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掏空的概念是由Johnson和La Porta等人(2000)首先提出来的,具体是指能够控制公司的股东为了自身利益而将公司的财产或利润转移出去的行为。国内外关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对发表于国外较优秀期刊上的的中国上市公司掏空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期提供借鉴。

【关键词】掏空,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掏空”(又被称为利益侵占等)是一种异常的公司行为,它不以公司价值最大化或者全体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行为目标,其发生主要是为了某一利益群体而非全部利益群体的利益,并且在使该群体获益的同时会损害其他利益群体的利益。本质上来说,掏空是现代公司冲突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掏空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以较低的价格将上市公司的资产出售给控股股东(或经理)拥有较高现金收益权的公司、向经理人员(控股股东在其控制的企业中往往同时担任经理)支付较高的薪水、为控股股东拥有较高现金收益权的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侵占公司的发展机会,直至最为直接的偷盗等。

作为处于转型经济时期的新兴资本市场国家,中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无论在立法还是执法上都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新兴的资本市场尚且没有完整的法律体系对其中各参与者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和限制,而“一股独大”的国情更使得控股股东和外部中小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相当激烈。因此,中国证券市场上,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从而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现象更为普遍。不仅是国内学者,国外学者也从多角度对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外部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下将对发表于国外刊物的中国上市公司探究相关研究进行总结。

Berkman等(2009)分析了控股股东是否通过对其关联企业的贷款担保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他们发现掏空更少发生在规模较小公司、利润更高公司和更高成长机会的公司,并且控股股东影响掏空的发生概率。

Chen等(2009)研究了是否中国上市公司分红是为了发出未来利润的信号,还是减少问题,抑或者是掏空问题。他们发现分红不仅仅用于发出信号或者分派自由现金流,同时也被大股东用于掏空活动。

Chen等(2009)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分配股利是为了发出盈利信号来缓解问题,还是用于掏空进一步加剧问题,他们认为分红不仅仅用于发出信号或者分配自由现金流,同时也被控股股东用于实施掏空行为。

Cheung等(2009a)研究了在2001-2002两年间中国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的关联交易,发现中小股东不仅受到掏空的侵害也从与大股东的支持性关联交易中获得利益。

Aharony等 (2010)使用1999-2001年间185个中国IPO公司的样本检验了是否有证据表明IPO前的盈余虚增是否受到IPO后掏空因素的激励,他们的研究提供了上市公司为了母公司利益而侵占在IPO时购入的中小股东经济利益而掏空的证据。

Jian and Wong (2010)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通过利用与其控股股东的异常交易来支撑公司盈余,他们的研究证明在支撑之后有大量的现金通过关联借贷从上市公司转移到控股股东,

Jiang等(2010)研究了1996-2006年间中国上市公司通过公司内部之间借款的掏空方式,发现大量控股股东广泛使用通过公司借款来从上市公司榨取资金。

Li (2010)认为仅仅是公司治理机制并不足以保护中小股东,他发现控股股权极大的增加了掏空的严重程度。

Peng等(2011) 检验了Friedman等(2003)的预测,发现所有五种关联交易,如资产收购、资产出售、资产转换、股权转让与现金支付都可能被控股股东用于掏空。

Wang和Xiao(2011)研究了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是否降低了高管的报酬业绩敏感度,他们发现从上市公司获取私人利益的控股股东更低的可能去拥有加强管理层薪酬水平与公司绩效的关联。

但是以上提到的研究很少考虑到应用内部治理机制(如所有制结构、董事会与监事会)来检验上市公司的一型掏空。极少有研究控股股东使用内部治理机制的掏空,而仅仅集中于检验一个或者两个内部治理机制因素去发现与解释中国独特公司治理下的掏空行为。

例如,Gao and Kling (2008)分析了一型主要股东的掏空发现所有制结构与董事会因素与之的关系,但是缺少对其他重要机制的考虑,如监事会与其因素(比如监事会规模、胜任监事人数与监事会召开次数)。

总体来说,国外文献对于掏空的相关研究主要都是采用“间接结果”的方式来刻画掏空行为存在与否及其程度。这些研究虽然提供了一些经验证据,但是仍然没有直接给出利益侵占的程度及其具体表现方式。

参考文献:

[1]Gao, L., Kling, G., 2008.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unneling: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16 (5).

[2]Chen, D., Jian, M., Xu, M., 2009. Dividends for tunneling in a regulated economy: the case of China.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17 (2).

[3]Cheung, Y.-L., Jing, L., Lu, T., Rau, P.R., Stouraitis, A., 2009a. Tunneling and propping up: an analysis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by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17 (3).

[4]Jian, M., Wong, T.J., 2010. Propping through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15 (1).

[5]Jiang, G., Lee, C.M.C., Yue, H., 2010. Tunneling through intercorporate loans: the China experie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98 (1).

[6]Peng, W.Q., Wei, K.C.J., Yang, Z., 2011. Tunneling or propping: evidence from connected transactions in China.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