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的风险应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的风险应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如影随形。伴随近几年新兴经济体发展势头的放缓,“金融病毒”在全球尤见猖獗,我国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风险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将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以金融危机传导机制下新兴经济体的易感染性为切入点,从我国国情出发,着重探讨我国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和维持金融经济稳定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

金融危机;中国经济;风险应对;新兴经济体

一、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的传导机制

(一)贸易渠道

1.传导方式

一是直接双边型的贸易渠道。主要针对两国为直接贸易伙伴关系,从而具有外汇、投资等的高度相关性。中国与其余金砖四国、美国等国家就建立了直接双边型的贸易渠道,若有一国的投机性冲击造成货币危机,则很大可能会导致另一国的投机性冲击压力。

二是间接多边型的贸易渠道。主要针对高度相关的竞争同一国际市场的国家贸易关系,从而货币、汇率等受到间接的影响。

2.实现途径

一是价格效应。危机国货币贬值,即相对提高了贸易伙伴国的出口价格,危机国的出口价格更具有竞争力。

二是收入效应。危机国货币贬值,即其国民收入减少,危机国会减少对贸易伙伴国商品的进口。

(二)国际资本流动渠道

1.传导方式

一是直接金融投资型金融溢出。危机国导致与其有直接金融投资联系的另一个国家的投机冲击压力,

二是间接金融投资型金融溢出。两国无直接金融投资联系,但均与第三国有联系,一国发生金融危机会引起第三国同时从这两个国家撤资,从而导致另一个本与危机国无直接金融投资关系的国家的投机冲击压力。

2.实现途径

一是流动性需求。国外投资者提取存款满足其资金流通的需要,但那些为国外提供流动资产的金融中介机构的流动性降低,迫使其收回给其他国家的贷款或者不再有能力给其他国家贷款,这样就导致了其他国家的危机。

二是银行体系。银行间多边支付清算系统将系统内各个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紧密交织,一国银行体系的危机会诱发国内存款人和国际投资者对该国银行体系的信任危机,迅速将本币资产转换为外币资产,银行危机伴随着货币危机在国际间传导。

二、中国金融危机的易感染性

(一)金融体制不完善

1.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低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一家银行和一个国家银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银行安全乃至整个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保证。我国呆滞贷款数额巨大,自有资产不足使得风险很大,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2.金融监管滞后

我国存在着金融监管条款分割、缺乏配合的情况,中央银行监管力量不断加强时金融机构的违规违纪却持续恶化。监管体系不健全导致的统计数据失真、假账假报表、风险意识缺乏的问题异常严重。

(二)金融开放市场不稳定

1.人民币汇率机制缺陷

中国现行的汇率机制使得中央银行成为我国外汇市场最大的需求者,也是唯一的货币制造者。由于我国外汇市场存在充分的外汇供给和部分外汇需求想对应,因此只有通过中央银行被动的购汇托市才实现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使得汇率走势取决于央行的意图,难以发挥汇率的经济杠杆作用。

2.国际资本流动

我国外来资本的大量流入,一方面提高了国内投资水平,加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引起货币和信贷急剧扩张,通胀压力巨大。这样导致的证券市场的过度繁荣会加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三)全球经济的现实冲击

1.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

我国自入世以来,外贸依存度逐年上涨。而随着外贸依存度的增加,一国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程度和敏感程度也随之增加,来自国际市场的动荡将对一国的外贸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

2.全球经济周期性调整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周期和结构性调整时期,这将放大经济衰退的全球传导机制。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互动联系,也加快了危机的全球性传导。

三、中国如何保持金融稳定

(一)构建稳定的金融体系

1.控制债务风险

一是建立健全商业银行资本本身补充机制。鉴于银行在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中中坚地位,降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考虑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一定数量的中长期金融债券作为附属资本来增加其资本金;压缩费用开支和固定资产构建投资,用自身资本积累来补充资本等方式使商行资金进行自我补给。

二是建立和完善政府债务信息统计管理系统。需要重点汇编或有负债和隐性债务余额;分析可能出现财政风险范围和损失的概率;预测可能要求政府偿付债务的时间范围。

2.加强金融监管

一是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各司其职。在我国“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模式下,银行的监管职能要着实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

二是良好的制度环境建设。巴塞尔委员会在《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中强调了制度建设对银行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加大执法力度、发挥监管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金融市场内外平衡

1.增大名义汇率浮动区间

短期汇率波动的风险和汇率的不确定性增加,起到抑制投机性资本流入的作用。亦适当减少外汇储备,减缓资本流入对货币供给的扩张效应。

2.推动远期外汇市场建设

央行对远期人民币汇率的干预不仅可以稳定远期汇率水平,而且有助于稳定即期汇率,减轻货币政策同稳定汇率政策之间的强度。

(三)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政策协调

1.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制改革

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启示着失衡的经济结构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当今以美元为核心的全球货币体系下,作为新兴经济体,一方面要注意维持本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需内需基本平衡、投资消费基本平衡;另一方面要积极团结起来,参与国际金融体制改革,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努力推动形成多极化的制衡机制。

2.加强与新兴经济体政策协调

中国在立足于自身的同时,与各经济体之间积极开展信息交流、合作监管和救助协作,努力建立本地区防范金融危机的预警机制,通过连续一致性的政策调整,实现价格和金融稳定等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葛任.中国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反思.时代教育,2013(5)

[2]关歆.新兴经济体或遭遇危机.中国外汇,2012(2)

[3]何诚颖,赫凤杰,陈薇.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的演变和发展.经济学动态,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