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发现是美,用心挖掘是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发现是美,用心挖掘是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第20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解放日报2009年12月4日一版上的《短短一个月“拒资”十亿元》一文,荣获消息一等奖。这是一篇反映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调整结构”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招商引资中敢于对不符合投资要求的企业说“不”,体现了“调结构”的坚定性、“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正确把握“好”与“快”辩证关系的新闻佳作。它以鲜明的主题、强烈的针对性和普遍指导意义,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评奖专家的厚爱。

从写作上来看,它还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肯定和赞赏:

一是数字对比式标题让人一见钟情。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一定质量表现为一定的数量,一定的数量反过来又表现为一定的质量。数字对比式标题在揭示事物的某些本质特征方面,往往具有独到的深刻作用。这篇消息的主标题:《短短一个月“拒资”十亿元》,共12个字,就简洁明快、形象生动地揭示出了文中“题意”的主旨。它运用数字“一个月”与“十亿元”作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并制造出悬念,使读者被牢牢吸引住。标题无疑起到了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出奇制胜的作用。

二是见解独特,“必读性”强。新闻要有“独特性”,才能引人关注。倘若是大家司空见惯的“大路货”,那就很难吊起读者的胃口,对读者就没有吸引力。这篇消息报道的是2009年上海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长江隧桥开通,当众多媒体把注意力集中到崇明开发商机时,消息的作者,却另辟蹊径,将目光投到崇明生态岛如何在招商引资中坚持定位。消息运用“一个月‘拒资’十亿元”的事实,说明崇明县在招商引资中敢于对不符合投资要求的企业说“不”,这就具有鲜明的独特见解。

新闻要讲“必读性”,特别是“精品新闻”应当为大多数人所必读,并能产生出“过目难忘”和好的传播效果。就这篇消息而言,之所以引起受众关注,并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其根本点就在于:它报道的新闻事实,不是泛泛而淡、浅尝辄止,而是有“深度”和“力度”,从而凸显出了报道的“穿透力”。像文中所写的“对进入岛内的投资项目设置三道‘防线’”,及“崇明县县长赵奇告诉记者,崇明建设生态岛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放弃一些能够快速增加GDP的产业项目,会影响崇明经济一时的发展速度,但生态岛建设必须关注长远,其后发优势将会慢慢显现。”就具有很强的“必读性”。因而它的获奖就是自然中的事情。

三是用心去发现,深入去挖掘。一些好新闻看似信手拈来,事实上,如果没有记者用心去发现,发现后又没深入去挖掘,这些好新闻就会在不经意中被湮没。据参评作品推荐材料介绍,上海长江隧桥开通前后的短短两个多月中,记者曾十余次深入到崇明县各部门、村镇、企业以及农户家中采访,看到了岛上居民希望隧桥开通带来投资、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听到人们对投资涌入后影响生态环境的担忧。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再次深入调查采访和挖掘,从大量素材中,选取最有典型性和说服力的例子,经编辑多次修改,以短消息形式在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加编者按刊发。消息见报后,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这篇报道还被海内外多家媒体转载,引起强烈反响,为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这篇消息的成功再一次表明,发现和挖掘新闻的能力,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有了善于捕捉新闻的本领,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通过观察与分析,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候,及时地发现、敏感地抓住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法国著名雕塑艺术家罗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新闻采访也是如此。在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后,如何对新闻事实进行挖掘,使得有价值的新闻报道更富有内涵,体现出应有的深度,则是记者更高层次的素养。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