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议论文写作中运用发散思维摭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议论文写作中运用发散思维摭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与其说是一种作文能力的训练,还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训练。该文以议论文写作中的立意、结构、论据等要素为例,分析探讨发散思维在高中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议论文写作 发散思维

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里所指的思维能力应该包括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笔者所要探讨的是逻辑思维能力,即议论文写作中要重点培养和训练的一种思维能力。就笔者所执教的两个教学班而言,学生议论文写作中暴露的思维问题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思维闭塞,不得要领;二是思维单一,肤浅单薄;三是思维混乱,不知所云。而这些思维问题在议论文的立意、结构、论证中又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体现。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与其说是一种作文能力的训练,还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训练。下面笔者以议论文写作中的立意、结构、论据等要素为例,就发散思维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略作探讨。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发散思维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中的运用。

新材料作文,也称“题意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它既有话题作文在审题上的开放性,又有材料作文在审题上的难度。它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炼含义,选择角度作文,看似开放性更加突出,其实审题难度也相应有所增加。

对新材料作文命题中提供的材料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观察与分析,从而得出不同观点与立意,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思维发散的过程。在审题过程中,思维究竟该如何发散,有一些具体的途径。

对于新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运用发散思维,选择多个立意的“基点”来进行立意训练,可以从如下途径予以指导突破。首先是多角度、全方位理解材料的含义或内涵;其次是给材料归类。材料类别不同,审题立意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对于有明确指向性的材料,我们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并把它作为审题立意的突破口;在具体操作中我们还可以根据材料信息由此及彼、从点到面地展开相关联想,使我们的立意更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多人多事的材料,要注意分清材料中所涉及的人或是事物之间的关系,譬如依存关系(如“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取舍关系(如自强与自卑)、主次关系(如“威”与“信”)和条件关系(如梦想与成功)。此外,无论是有明确指向的材料还是围绕中心话题多维度的材料,依据材料所叙述的事件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还可以采用“以果溯因法”来分析探究事物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从原因切入,也是行之有效的审题立意方法。

例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不假思索地说:砌砖。第二个工人想了想说:我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却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砖工,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对于这则材料,我们可以运用发散思维,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审题:一是抓对象:三个工人;二是抓关键语句: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回答(砌砖,赚工资,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三是区分结果:普通的砌砖工人与有名的建筑师;四是分析原因:对工作意义的认识不同。而依据不同的审题视角,立意也不同。从以上四个角度,可以有如下立意:对工作要有积极认识,充满热情;生活的创造源于热爱与责任感;积极进取,才能真正有所成就;等等。

再如2011年湖南高考作文题:

某位知名歌唱演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变化:过去她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来了!”而现在她说的是“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这则材料的关键是知名演员前后问候语的变化,而话语的变化,体现的是观念、态度的变化,我们应该赋予其积极的意义。写作时我们要运用发散思维,通过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材料的理解,要从歌手这种变化中生发开去,想到为官者,为医者,为商者,甚至为人长者及为人幼者等,无论是何种身份的人,都要改变某种特权观念与作风,明确自己的身份要求与责任,从而寻求社会环境与心灵处境的平衡。立意角度:为人处世要为别人考虑多一点;“为人”与“为己”的对立统一;虑人律己,推己及人;摆正位置,实现价值,等等。

审题立意时运用发散思维的关键环节是分析比较。要指导学生在可能的立意中进行辨别筛选,找出问题的实质或是要害,选择一个最佳角度。在材料作文中经常开展发散性思维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作文审题的速度和立意的准确性,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写出见解深邃、令人信服的文章。

二、“万条垂下绿丝绦”:发散思维在议论文的并列式结构中的运用。

就中心论点横向展开议论的论证思路,就是并列式论证结构,其特点是从几个方面分解中心论点,而这几个方面是一种并列关系。分解中心论点,关键在于思维方法。并列式结构所要求的思维方法就是发散式思维,即学生能够围绕中心论点呈辐射状展开联想,确立三至四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并且中心论点与这几个分论点之间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概念关系、条件关系等。

如吴晗的《谈骨气》,这篇文章就是典型的并列式结构。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接着从三个方面回答骨气是什么,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三个分论点从“是什么”的角度拟定,围绕中心论点横向展开论证,与中心论点构成概念关系,同时三个分论点之间彼此照应,相互并列,从而使文章结构层次分明,思路清晰。

再如2011年福州市质检卷某同学的作文《有益与无益》,其中心论点是“有益与无益往往在一念之间,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将无益之事转化为有益”。据此中心论点,学生运用发散思维,从“怎么做”的角度拟定三个分论点:一双慧眼助我们将无益转化为有益;面对转折点毅然抉择的勇气帮我们将无益转化为有益;独特的创新意识促我们将无益转化为有益。实际上,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将无益之事转化为有益”必须具备的品质或是条件,因此中心论点与这三个分论点之间构成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条件关系。

在议论文并列式结构中运用发散式思维,要注意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是一致的,即其中一个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若是因果关系,那么其他两至三个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逻辑关系也必须是因果关系。

三、“逸响新声妙入神”:发散思维在论据的选择与论证中的运用。

论据的选择与论证不仅体现学生的思维品质,也体现学生的思维模式。通常学生储备的事实论据,所选择的多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不仅是占据了历史与时代精神高地的先贤与时俊,而且是一个个各有个性、各有独特价值追求的大众一员。他们聚在一起,体现的是多维度的价值张力,而学生在议论文中列举他们的言行品性,实际上也在传达我们的思维品质。此外,任何一个事件或是现象背后,总是会牵涉到很多方面,折射出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要让我们储备的论据在作文时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必须做一些准备工作,即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与侧面对论据进行多元解读,使之呈现不同的内涵与意蕴,让我们有限的论据也能发挥“逸响新声妙入神”的效果。

如事例一:2011年刘翔在日本大邱世锦赛中,奖牌由“铜”变“银”。可以挖掘如下论点:人生充满变数;学会享受过程;宽厚待人;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等等。事例二:2011年法网女单赛,李娜夺冠。可以挖掘如下论点: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能将工作与兴趣合二为一是幸福的;令人身心愉快的工作环境是成功的“助推器”;性格决定命运;天才与社会环境的辩证关系,等等。

刘翔与李娜的事例既多元又有时代感,如果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挖掘事件意义,无疑是非常好用又新颖的写作素材。在具体使用这些论据时,我们还要会分析,将素材用得恰到好处。

所谓分析论据,即找到论据与论点的契合点与内在联系,这是挖掘思想深度的重要手段。在分析论据时,我们同样可以运用发散思维,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论证,常见的分析论证方法有因果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假设分析法、辩证分析法等。

以假设分析法为例分析。所谓假设分析法,是指在概述事实论据后,从正方面或者反方面进行假设,从而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分析论证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标志性词语,例如:假如、如果、试想、倘若等。

如2011年福州市质检卷的作文《有益与无益》,某同学作文中有如下文字:倘若只谈实际作用上的“有益”,那盛物的器皿无需改进技术,无需雕花纹,只要有盛物的功能即可。那就不会有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等瑰丽的艺术品,中国数千年来璀璨的瓷器文明将被永远捧着粗制滥造的土罐取代。如果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生计,把闲暇时的爱好视作“无益”,那人不过是被生活支配的机器,这样的人生又有何益。

这段文字为了论证“有益与无益”的辩证关系,以瓷器上的花纹与人的生活情趣为例,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假设论证,有力地论证了“有益与无益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一中心论点。

在一篇作文中,如果我们能够运用发散思维,巧妙适当的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论证分析论据,就可以把道理说得更清楚,更透彻,也更具说服力。

以上是笔者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中运用发散思维训练的一点教学体会,难免有粗漏之处。但思维训练与语文学习一样,是一项系统的、繁复的大工程,我们不能寄望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能要求它立竿见影。我们能做的就是遵循思维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特点,踏踏实实地开展有效有序的指导训练,默默期待发散思维这朵思维之花绚丽绽放。

参考文献:

[1]许涛.巧用思维规律 激活写作素材.语文教学通讯,2010,(10A):47-48.

[2]李纪镜主编.高中新课程作文达标与升格·达标篇.武汉出版社出版,2009.9,(第1版).

[3]朱立安.议论文写作逻辑链断裂现象透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8):56-57.

[4]黄世春.议论文中分论点的设置和论据的使用指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1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