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包诗”教学的目标维度及教法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包诗”教学的目标维度及教法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小学高年级“文包诗”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教学的四个目标维度:语言素养、情感世界、想象空间、学习方法;在教法上应该进行积极探索,关注文体,把握关键词句,揣摩诗人情感,体会诗歌意境,还要注意学以致用。

关键词: “文包诗” 目标维度 教法探讨

小学高年级“文包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从字面上看,其核心词仍然是“诗”,教学仍然要围绕诗来展开,以诗统文,诗文对照,借助文来理解诗,感悟诗歌的意象及其承载的情感。

“文包诗”景中寓情,情中有景,语言更优美,意境更悠远,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教学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从诗入手,引出要学习的文章,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紧密联系诗歌,由诗到文,再由文到诗,出发点、落脚点、归结点都应该在诗歌,在循环往复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教学的四个目标维度。

一、发展学生的语言素养

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文包诗”同样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过去,我们常常把一首诗解读得支离破碎,学生缺少一种整体感知。“文包诗”的教学,要求给学生一种整体认识,从诗入手,以诗统文,诗文对照,最后归结到诗,力求让学生对诗的内容、意境、情感有一个整体把握。如何通过“文包诗”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这就要借助于阅读教学中那些常用的方法,当然,运用到“文包诗”的教学中和阅读教学有所不同。比如说“文包诗”的教学对一些关键意象的感悟和想象,对诗歌和文章中的补白应该有所侧重,这是由“文包诗”诗的性质决定的。

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这既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又是由“文包诗”的特点决定的。文和诗是一体的,二者都饱含着诗人的情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和诗中的关键词句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再以朗读的形式来感受诗人的情感,加深这种情感体验。文和诗当中的情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依附于一定的文字或关键词句,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时不能形式单一,必要时可以扩展和补充内容来加深认识,可以结合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来帮助理解,也可以结合课外的古诗加以佐证。比如说以“思乡”和“送别”为主题的“文包诗”就重在体味诗人的思乡之情和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如何体味这些情感,则要在体会诗人是如何表达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三、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人类的进步,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教育如果不能培养孩子自己开拓生活的原动力,它就失去了意义。”诗就是以奇特的想象和思维的跳越而著称,由一个意象到另一个意象的转移承载着诗人的情感。“文包诗”同样具有这些特征,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感受空间就成了“文包诗”的教学目标之一。并且“文包诗”比单纯的诗歌教学还要丰富一些,因为文章中有许多“空白点”,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写一写,只要学生不偏离诗与文,符合情理,老师就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

四、初步掌握学习方法

苏教版教材在低中高三个学段安排了一系列“文包诗”,是有其目的性的。我们要思考和探究编者的意图所在。“文包诗”的教学除了前面提到的三个大的目标之外,还要做些什么?我想不仅仅要提高学生对诗歌阅读欣赏的兴趣,而且要让学生初步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通过“文包诗”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方法之后,拿到一首未曾学过的古诗,也能够从找到的资料来帮助自己理解古诗。在三个学段当中,这个目标是一以贯之的,是分层次向前推进的,在不同的学段应当有不同的要求。高年级“文包诗”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古诗能力的培养。

那么,“文包诗”究竟应该怎么教呢?

第一,关注文体。“文包诗”可以说是苏教版教材的创造,是为了降低学生学习古诗的难度,来帮助学生学习古诗。“文包诗”,顾名思义,内核是诗,文是对诗歌的解释和补充,诗是对文的精炼和概括。把诗和文对照起来,在对照中提供给孩子资源,也让孩子发现文和诗之间的联系,这也是教材的资源。所以,首先思考的是,如果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说,如何体现“文包诗”的特点呢“文包诗”怎么教呢?它的核心应该是诗,由诗到文,最后还要回到诗,落脚的基点还是诗歌,我觉得这是“文包诗”教学的一般模式。

第二,把握关键词句,揣摩诗人情感,体会诗歌意境。文中关键词句是和诗歌紧密相连的,抓住这些与诗歌内容紧密联系的词句进行朗读感悟,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在此基础上,扣住关键词语去想象当时的场景,揣摩诗人的情感,这样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让学生进入诗歌所创造的意境。

第三,学以致用。对高年级学生来说,更主要的是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文包诗”这种特殊的文体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这样的文本就是个具体的“例子”,我们需要好好使用这个“例子”,从“例子”引发开去,用从“例子”中学到的方法,去学习新的诗歌,为学生学习诗歌铺平道路,消除他们学习的畏难情绪,让他们从中收获的快乐,由此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