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生素合理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s)是我国儿童首位的感染性疾病,其中肺炎是危害儿童健康的第一杀手,我国儿童肺炎病死率约占全世界的7%,因此防治ARTIs,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尤为重要。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即儿童在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包括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其大量病例分布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

常见病原菌

CAP常见病原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且病原体混合感染普遍存在。

其中常见的细菌病原有肺炎链球菌(SP)、流感嗜血杆菌(HI-b)、金黄色葡萄球菌(SA)、卡他莫拉菌(MC)等。SP是出生后20天各年龄期儿童CAP的首位病原菌,HI主要见于3个月~5岁儿童。

CAP抗生素使用现状

抗生素药物治疗是儿童CAP防治的重要手段,但当前抗生素使用频率高、用量大、品种多是普遍问题,抗生素使用的不规范、不合理状况频频出现。2005年《中国儿科杂志》遵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了儿童CAP的管理指南,对CAP诊治和预防起到规范和推动的作用。临床医生应掌握该指南的用药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素。

CAP的病原学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但是CAP的初始治疗均为经验性的。在抗生素的选择上应依据CAP推荐的可能病原体、疾病严重程度、病程、儿童的年龄、既往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当地流行病学资料等,择优选择最适宜、最有效且安全的抗生素。

适宜儿童使用的抗菌药种类及合理应用

实际上,儿童可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局限在2大类:β-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素类、头霉素类和单环类抗生素)和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和麦迪霉素等)。其中β-内酰胺类因其不良反应相对少、杀菌快速等特点是儿科使用最多的抗生素。病症较轻的CAP初始经验治疗时,如4个月~5岁应该选用阿莫西林,也可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7:1剂型)、头孢羟氨苄、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头孢地尼等;>5岁可首选口服大环内酯类;>8岁患者可口服多西环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属于时间依赖性抗生素,为了达到最高细菌清除率,使血清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后持续的时间至少达到用药间隔时间的40%,就必须每6~8小时使用1次。目前临床上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使用普遍存在误区,因此,使用缓释制剂,如头孢氨苄缓释胶囊、头孢克洛缓释胶囊,2次/日口服,能维持12小时的抗菌效果,充分发挥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特性,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抗生素序贯疗法(SAT)是指在感染初期阶段经胃肠道外(主要是静脉途径)给予2~3天抗生素,待临床感染征象明显改善和基本情况稳定后,及时改为口服抗生素。SAT实质是在确保抗感染疗效前提下,同种抗生素或抗菌谱相仿抗生素之间用药途径和剂型的及时转换。在我国,SAT可以减少1次/日静滴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妥当用法,也是一种顺应医疗市场的措施,可以降低医疗费用。注意:改口服治疗的同时,可以考虑出院并SAT家庭治疗。

儿童处于动态生长发育的变化之中,其生理代谢、对各种药物的反应均与成人不同,其用药也有自身特点,特别是抗生素的使用要遵循有效、安全和低潜在耐药性的原则,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及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