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到哪儿去找幸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译者 何 黎
秘诀不是追求某种神奇的转型――1分钟前你还是一位银行家,之后,突然就变成了一位有机农场主――而是谨慎、实际地考虑什么工作适合你。
几个月前,一位朋友问我是否能帮她写封求职推荐信。她聪明、机智、久经世故,在过去约20年中,在电视和报纸界相继做过一些有实权的工作。
但最新的这个职位大不相同:她申请在梅菲尔(Mayfair)地区一幢小型办公楼里当一名前台。对于一位50出头,头脑聪明的女性而言,这种奇怪的职业选择令我感到惊讶。但我还是写了推荐信,而她也适时得到了这份工作。
后来,我与她共进午餐,询问她的工作情况。她告诉我,在她一生中,这是她第一次觉得自己完全喜欢这个工作。她终于找到了一份具备办公室工作所有优点、而没有一点缺点的工作。
她的日常工作让人心情放松。她接触的人很友好。工作令人开心,工作量也有限,容易干好,而且能够下午6点准时下班。这份工作没有应付不过来的工作量,没有丑陋的竞争,没有那种令人苦恼的焦虑:你自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其他人干得更好。但她表示,最重要的是,前台的工作没有占据她所有的头脑和生活:相反,给她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让她考虑自己的想法。唯一不够完美的一点是薪水,但这些钱够用了,她也不介意。
吃过午饭后,她带我去看这块幸福之地。我看到了她那曲线形的玻璃桌子,透过正方形的玻璃窗看到了格林公园(Green Park)里光秃秃的树木。我想象着自己对进进出出的对冲基金经理们微笑着说:“嗨,今天天气不错吧?”我能够看到这里有一定的吸引力。
不过,她的满足感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于,这与几乎所有其他同龄人的不满足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一个词可以形容多数我们这些年近50的人如何应对有趣得多的工作:差。我们都不同程度地容易受到厌倦,恐惧,疲惫和挫折的影响。我们实际上都在无休止地工作,但我们现在意识到,我们将必须至少工作到70岁,因此前面的路还很长。总之,这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我们觉得自己必须向前跳跃,但不知道如何跳跃,也不知道该选择哪种方式。
秘诀不是追求某种神奇的转型――1分钟前你还是一位银行家,之后,突然就变成了一位有机农场主――而是谨慎、实际地考虑什么工作适合你。当我现在考虑这个问题时,与我的朋友不同,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做好与内心的“前台”取得联系的准备。她说这份工作给了她思考的空间,而我则惧怕毫无章法的思考。实际上,过去几十年我得出的结论之一,就是自己必须一直保持在非常忙碌的状态:闲暇时。我的思想会转向各种各样不必要的事情上去。
令人振奋的是,2月期《哈佛商业评论》中一篇文章提醒了我们:即便50岁的时候一些大门可能向你关闭,但实际上,25岁时也没有那么多大门向你敞开。这是一个我们往往会忘记的真理:多数人从一开始就定了型,他们盲目地追求事业,对于其他选择毫无概念。当我20多岁的时候,我没觉得自己在数百个可能性中做出了理智的选择,我只是在努力做一些我认为人们期望我去做的事,以及我的朋友们也在做的事。我的动机是要比自己心目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对手做得更好。
既然我考虑到这个问题,我就不再关心这些微不足道的竞争。我目前比一些以往的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同时比其他人差,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已不再重要。这一点正在起作用。我开始不那么关心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点也在起作用。我的朋友证实,她不可能在20多岁或30多岁时去做前台。那样的话她将感到痛苦、不满足,并确信自己是在浪费生命。49岁时,她没有更多东西要去证明;她已经证明,自己不再想要那些重要的工作。
几周前,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的科学家发表了另一份令人欣喜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人一生中的幸福曲线是U型的。论文对80个不同国家的数千名员工进行了调查,并发现多数人起初感到幸福,之后则开始不开心,到44岁时达到谷底。而到了50岁出头,我们重新开始感到幸福。到60多岁和70多岁时会更加幸福。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为何我们距离死亡越近越感到幸福。我猜,这主要是由于雄心和预期的压力慢慢减轻。我们不再追逐那些我们永远不会拥有的东西。我还没真到那种程度,我的多数同龄人也没有。雄心仍在澎湃,前景也非常不确定。但如果我们紧紧把握,我们会很快走上U型的上行曲线。我们不需要职业培训。我们需要的只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