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萎缩,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加强内部审计促进管理规范化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途径。本文论述了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通过对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几点提高内审工作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部门是施工企业的一个管理职能部门,同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预警器,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助推器。目前我国施工行业市场竞争激烈,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加强其内部审计管理显得尤其重要。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是作为一项管理活动,负责监督组织中最核心的控制要素,找出施工项目财务上的问题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从而有效地约束施工项目不规范的经营和财务行为。
一、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开展项目过程审计、管理审计等已成为项目管理创新动力的重要途径,内部审计的指导思想是基于“以审促管”的审计定位,通过审计手段主动掌握施工项目的动态成本,评议施工过程的已存和潜在风险,了解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审计报告形式向项目管理层和公司管理层直接沟通,及时提供项目关键决策的参考依据,为实现项目管理目标而服务。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是独立和专职的经济监督活动,具有地位超脱的优势。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不参与工程施工的经营管理,在人事关系和经济利益上完全独立于施工项目。同时,内部审计部门不承担审计业务以外的工作,不干预企业经营活动,在公司的直接领导下,发挥审计经济监督的作用。
(2)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是一种综合、全面的经济监督。内部审计部门对施工项目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的监督,并把工作重点放在工程施工事前、事中审计监督上,形成一种防御机制。通过其内审人员对施工项目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进行审计,促进施工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是公司规范、约束企业经营者经营和财务行为的有力举措。施工项目的经营和财务由项目负责人管理,公司一般不直接插手,形成事实上的监管缺位。如果不加强内部审计,势必造成施工项目的财务收支混乱、会计信息失真和国有资产流失。
二、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从管理意识方面看
管理意识偏差,弱化了内部审计地位。施工企业大多存在着重揽轻管的弊端,事后核算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审计意识不到位,极大限制了审计在企业中的准确定位,审计部门往往被视为聋子的耳朵——摆设,一旦遇到企业组织机构的变动,首先是被精简、整编的对象。
(2)从审计氛围方面看
审计氛围失调。目前,审计工作仍未走出财务审计的阴影,以查错究弊、事后监督为主,即使提些建议,也处于次要地位,且大多失去时效,欠缺实际指导意义。如此的审计方式,给人一种寻找罪犯的感觉,一方面,审计人员投入大量的精力查错究弊,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消极配合,积极防御,搞得双方关系较僵。强烈的对立氛围实不利于审计的开展。
(3)从审计手段方面看
审计手段落后,审计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日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思维对传统经济理念形成强大冲击,产生了深远的革命性影响。人性化电子信息平台和通讯技术日益发达,且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单就会计电算化而言,已远远走在了审计工作前面。审计技术不解决,内部审计开展将很难收到实效。
(4)从审计人员方面看
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一是审计部门不太受重视,且往往费力不讨好,企业优秀的管理人员不愿从事此项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审计部门成了闲置人员暂挂的地方,成了“养老院”。二是大多审计人员是从原财务部门分离出来的,专业单一,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缺乏工程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经验,而且相当部分审计人员根本不懂工程。如此的审计人员构成怎能适应审计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效能?
三、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对策
(1)企业领导高度重视,是有效开展审计的前提
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把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工作作为大事来抓,要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建立完善施工企业审计监督体系,积极营造一个“尊重内部审计、支持内部审计、自觉接受内部审计”的工作环境;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要认真履行审计职责,有效开展审计监督工作。
企业领导是否高度重视审计部门、审计工作,将直接决定着审计效果。审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发挥,也必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高级管理层对审计的重视程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键在于审计部门只有练好内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真正的积极作用,才会得到领导的认可和支持。
(2)迅速转变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内部审计理念
内部审计方向应从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内部审计重点应以财务审计为基础,建设性管理审计为主;审计领域不应仅仅局限于财务、停留于财务数据表面,而应深入到施工企业的方方面面。事实已证明:工程项目亏损与投资决策失误、工程合同签订不严密、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用人决策不当与项目管理失控关系极大,这些都应纳入管理审计的范畴;内部审计功能要从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事中控制转变,注重分析、预测和评估,不能做事后诸葛亮;内部审计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强调如何解决问题,提出规范指导性意见,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改进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方法与技术,追求审计成效
随着施工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单纯的事后审计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全面、科学、及时、准确的评价,因此新的形势要求施工企业内部审计要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相结合。事前预测重点是对施工合同的签订、评审以及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审计;事中控制是指对项目的施工管理特别是各职能人员履职情况进行审计,并对项目阶段性效益进行认定;事后审计主要是对整个项目的经济考核与评价。采取“三结合”的审计方法,能及时发现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多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施工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全面审计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实施内部审计质量考核。一是在审计过程中,要坚持点面结合。对管理不规范,存在问题多的工程项目部门要重点审计,尽量查明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并配之必要的行政、经济制裁;对资金活动量小,管理比较规范的工程项目部门进行日常审计监管;对资金活动量大的工程项目部门要不定期的随时审计,以点带面推动全面监督,规范各工程项目部门的经营行为。二是实施内部互查制度。在业务人员自查的基础上,实施内部互查,即以交叉方式,由其他业务部门或审计委员会的复核人员对审计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和控制。三是推行“主审负责制”,建立审计工作问责制度。对审计项目的整个过程,建立层层把关的质量控制机制,按照过错原因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及领导的连带责任。在审计中,对于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重大问题错漏,重大线索遗失和重大违纪、违法事项不披露,或者未按规定履行审计工作职责,要认真追究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责任,以促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这样,审计监督工作会得以健康发展。
(4)增强审计人员整体素质,是开展内部审计成败的关键
随着我国施工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对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由经济监督向经济评价、管理、服务转变;其内部审计内容由财务收支审计向经营审计、管理审计、投资审计、绩效审计等转变;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目的由查错防弊向“创造价值”转变;审计方法、手段由单一、原始向科学、现代化转变。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具有两个职能:一是“卫士”;二是“谋士”。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所以应保持对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行为准则的高标准、严要求。对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自身来说,当前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同时严格恪守职业道德,保持适当的职业谨慎。应提高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积极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推动其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加强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是根本。一是迅速改变审计队伍现状,从单纯的财务人员向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多元化人才组织结构发展。施工企业审计人员必须懂工程,必须了解掌握本单位经营管理状况,只有这样,审计措施才会得当,审计建议才会有的放矢,审计作用才有可能充分发挥。二是通过培训、实践加快提升审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使其掌握与施工企业审计相适应的现代审计手段、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平台,切实实现审计电算化。三是借鉴注册会计师制度经验,企业内部可以采取考试和考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内部审计师认证,大力推进内部审计师职业化进程。
四、结论
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是以监督的方式服务,以服务的心态监督,监督到位才能实现服务到位,其只有在不断公司治理结构中不断找到合适位置,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发挥作用,得到企业和领导认可,在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找到先进的审计技术与方法,不断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为企业发展提供具有建设意义的建议,才可能使内部审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美林,童才亮.浅议疏浚施工项目过程审计的操作[J].交通财会,2010.
[2]石贵泉,王凡林.现代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吕茫茫.施工项目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4]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