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校文化的行业个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校文化的行业个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校文化建设的生态理念,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学校文化应与行业个性相契合。

学校归属于教育行业。按2002年修订的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教育是204个行业门类中的P类,下面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个大类,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五个中类。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1989年修订,第三版,简称:ISIC/Rev.3)虽然没有把教育看做一个大的行业门类,但已把教育作为一个行业列入了10个行业门类中的政府、社会和个人服务业这一门类之下。为了分析简便起见,本文将教育行业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次级行业。普通教育行业中包含着普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两个小行业,职业教育行业中包含着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两个小行业。关注的重点对象是基础教育行业的学校。

每一类教育行业中的学校文化都有着教育行业的文化共性,也有着与其他次级教育行业学校不同的文化个性。当学校文化与行业个性相背离时,就不能形成相互的支持力,行业就会逐步萎缩,丧失发展动力。学校的价值观也很难得到学校人员的认同,就不能形成优秀的学校文化,学校就会陷入“无所谓文化”的怪圈,严重地阻碍学校的发展。只有当学校的文化与行业个性相契合时,学校和行业才会形成共生式的相互支持力,学校文化才能为学校人员所普遍自觉。从而生成学校的文化力,成就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使学校走向成熟,走向卓越。

一、基础教育的行业个性

每一个行业都是有个性的。对行业个性、企业个性的研究,经济学、管理学界比较重视。

对基础教育的行业个性进行分析,需要回答四个套筒式的问题,一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什么;二是人们对这个行业有什么需求;三是满足这种需求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四是支撑这些能力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是什么。当回答到第四个问题时,才真正触及问题的核心,才真正见到行业的个性,才真正见到管理的根本,学校文化建设才真正落到实处。但要回答第四个问题,必须先回答前面三个问题,以前三个问题的解决为前提和基础。因此,对这四个问题的认识与实践,正反映了学校文化整体交流、相互关联、互动共生的生态运动。

第一个问题是对行业和产品的认识。从整个行业看,教育具有跨行业的性质,它兼具创新业与服务业的诸多特性。我们认为,教育行业是以创新业的基本特性为基调,综合了创新业与服务业诸多特征的特殊行业。这是所有教育行业都具有的共性,基础教育也是如此。但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行业相比,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形成这一特殊性的根本是它的对象(产品)和核心任务的不同,其他方面的区别皆源于此。基础教育的产品(对象)是人,是处于社会化过程早期、具有巨大发展潜能和独特个体生命特征的人。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消费者对基础教育行业产品需求的认识。也就是要回答人们需要什么样的基础教育这一问题。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困难之处有二:一是消费者的需求存在着应然与实然的区别。国家层次的需求讲究应然与实然的统一,以应然状态为主。家庭层次的需求往往偏重于实然状态,如会认字、会算账、考上大学等。二是基础教育消费者构成的复杂性,它不是由单一的一类人,而是由多个群体构成的庞大消费群,如国家、家庭、学生、社会个体行业、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等。不同群体的需求有些是相同的,更多的是差异;即使是同一群体内部(如家庭),不同的成员也有不同的需求。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基点,可以将“直接投入”作为参照标准,只将对基础教育有直接投入的消费群纳入分析视野,而将其他的群体暂时悬置起来。这样,基础教育的基本消费者有三类群体,即国家、家庭、学生。对这三类群体的消费需求采取求同存异的方法,并将其统一于发展的基础和发展的方式这一核心任务上。

第三个问题是要回答满足上述消费者需求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在这方面,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而富有成效的研究,如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教师素质研究、校长管理能力研究、班主任工作研究等。综合这些成果,本文认为,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基础教育行业及其学校需要具备两大领域的能力,一是专业能力。它包括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应具备专业的水准,这种专业水准能保证学生在知识习得、德性养成、能力提高、情感培育以及形成面向未来的适应性等方面是有效的,它需要整个学校和它的工作人员特别是教师有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专业化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自己实现自我更新的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善于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等。Ⅲ二是服务能力。学校不像工厂。工厂在制造产品时十分强调质量标准、规范的工艺和严格的操作程序等,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是被控制的。学校工作同样讲质量和标准,但这质量和标准应是具有弹性的,不能用一个划一的刚性标准来衡量,人在整个工作中应该去控制过程而不是被过程所控制。因此,学校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服务性质。

第四个问题是要回答支撑这些能力的观念和方式。学术界对基础教育的观念更新作了大量的研究,叶澜先生的研究是典型的代表。她认为基础教育在价值观方面,应该强调“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三个观念;在学生观方面,应树立“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三个观念;在学校教育活动观方面,要强调“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和综合渗透性”四个观念。这三大方面十个观念的提出,对学校文化建设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学校是以知识、智慧、道德、情感和思维方法有机组合起来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场所,生命、创造、审美应当融入它的灵魂,爱、尊重、民主、平等、信任、个性、弹性应当成为其文化特质,科学、理性、人文的统一应当成为其运行的基础和行动的准则,积极主动的发展应成为人们基本的生存方式。

以上我们对基础教育行业个性四个问题的分析依然是初步的,还停留在比较抽象、原则的层面,具体到某一学校的场景,还要在深刻理解行业、仔细分析消费者需求、理清满足需求需要的能力上下大工夫,最后要根据实际确立支撑这些能力的、符合学校情况的观念和方式,从而形成精准、深刻、系统的学校文化,这样的文化必将会有力地支持学校事业的发展和教育的行业个性。

二、学校文化与行业个性的契合

学校文化与行业个性的契合,需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即契合度和适应变化。

1.契合度

文化与行业个性的契合有程度的区分。

第一种是学校文化与行业的任务相符。这是最基础的契合,也就是说,学校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必须首先对自身所处的行业有清醒的认识,对这一行业的核心任务有明确的把握。如果认识不清,或把其他行业的核心任务当做本行业的任务,都会造成学校文化建设的重大偏差。比如,把传授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把职业教育的任务引入基础教育或把基础教育的任务当做

职业教育的任务等,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就存在过这种现象。因此,对行业核心任务的精准把握是学校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首要环节。但如果仅停留在这一步,学校文化与行业个性的契合依然是有限的。

第二种是学校文化与消费者的需求契合。即学校文化建设考虑到了消费者的需求,学校的价值取向和使命的提出,直接从消费者的需求导出,并以此作为标准。如有的学校提出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等口号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一个典型。这里所说的消费者需求应该是合理的、真正的并与行业的核心任务相一致的需求,如果把一些不合理的、表面的需求作为学校的价值标准,以此确定学校的使命,学校文化也是会出问题的。当然,学校文化与消费者需求的契合应包括前述第一种契合在内,因此,其契合度要大一些。

第三种是充分考虑了行业的核心任务和消费者的需求,并着力提升完成这一任务、满足这些需求所需要的能力,如加强常规管理,提高管理能力;重视校本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开展教育科研,提高研究能力;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能力,等等。现在许多学校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说明学校文化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一些学校在开展这些工作时,并没有对学校文化有一种自觉的认识,只是由于上级要求或理论界在提倡或别的学校在做,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是为了应景而已。这种被动式的反应,由于缺乏对行业核心任务和消费者需求的清晰认识,在实际工作中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此,真正的学校文化也很难生成。

第四种是学校文化与行业个性的高度契合。这是在精准把握行业核心任务、消费者需求和满足需求所需能力的基础上,对支撑这些能力的观念和方式的高度凝练和普遍自觉。这时,学校文化与行业个性相互融通,文化在个性中,个性在文化中。这种契合通过学校的实践,必将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特色的学校,形成良性的学校文化生态。

上述学校文化与行业个性契合的四种形态,在现实学校实践中并不一定以单一形态出现,而是常常交织在一起,如有些以第一或第二种为主,又兼有第三种形态的一些要素,有些以第三种为主,也具有第四种形态的意味等。学校对自身文化与行业个性契合度如果有清晰的认识,对于改进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是有益的。

2.适应变化

行业个性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学校文化与行业个性的契合不是静态的,我们应该用动态、变化、发展的眼光去认识、理解“契合”这一概念。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在保持学校文化的稳定性、继承性的基础上,应密切关注行业的发展变化,敏锐捕捉时代的发展对行业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和新挑战,及时了解消费者需求的新变化,如此,才能及时改善和提高相应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能力,调整或变革学校的观念和方式系统,保持与行业个性的高度契合,形成学校文化与行业个性的双向支持力。

当今社会,行业个性的变化十分明显,有些行业甚至出现加速现象。相比之下,教育行业的变化相对要慢一些,这与教育的周期长、稳定性强有关,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漠视它的变化。事实上,教育行业每一次大的变化,都深刻地改变着自身的行业特质,并对学校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大的方面看,教育范式由古代原生式教育转变为近代竞生式教育再变为现当代的共生式教育,教育理想则由求善转变为求真再变为求美。所以,现代教育的行业个性与古代、近代教育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增加了许多新的特质。

从特权转向公共。在古代,接受教育特别是接受优质教育是特权阶层的专利品,近代以后,随着义务教育的实施,教育具有了国家公共行业的性质,受教育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民主、平等等要素成为教育的特质。在现代教育中,教育公平成为体现教育公共性的重要指标,这在古代教育、近代教育中是不可想象的。

从维持转向再生。过去,人们强调教育对知识经验、道德观念的传承功能,教育系统在整个社会中属于维持性系统,单向传递、被动接受、静态控制成为这一维持性系统的典型文化特质。“人”在教育中消失了,或消融于对过程的严格控制中,或消融于群体的共性里。“爱”在教育中也消失了,教育中的“爱”是基于对生命意义的深层观照和对生命发展的未来期望,是一种从内心流淌出来的至善至美的情感,因而也是一种至高的智慧。但过去的教育由于生命意识的破缺,使教育中的“爱”丧失了生长的土壤,爱与生命意识同时从教育中隐退了。在现代教育中,教育的传承功能依然保留着,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但它已不是教育的唯一,人们更强调教育对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奠基意义,教育不再只是一个社会的维持性系统,而是一个“更新性再生系统”。因此,现代教育呼唤着爱的回归,呼唤着生命意识的觉醒,教育必将走向其“生命的原点”。

从控制转向生成。无论是农业文明时代还是工业文明时代的教育,控制一直都是其中的重要特质,教育中的控制几乎无所不在,并以严格的程序和标准做保障。特别是科学管理理论兴起之后,教育中的控制便有了合法的理论外衣。但科学管理理论是大工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直接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将科学管理理论引入学校管理,的确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教育发展到现在,科学管理理论所强调的标准化、非人化已日益显露出它的弊端。一位优秀的中学校长深有感触地说:“学校管理中的标准化思维暴露出更大的问题:标准化的智能测试必然带来对多元智能的忽视;标准化的试卷必然带来对学生丰富创造力的束缚;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带来对学生个性的扼杀。”在当代教育中,由对控制的强调逐步转向重视“生成”。这种“生成”,不仅表现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和管理工作中,更主要是体现了人的回归,体现为对人的潜能的信任。

一般来说,学校文化的变化往往会滞后于行业个性的变化,因此,学校的文化自觉就显得犹为重要,这可以使学校文化更快更好地适应行业个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叶 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2]叶 澜.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8(2):6-11

[3]叶 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4]孙鹤娟.学校文化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