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抓住四个环节 贯穿一种精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抓住四个环节 贯穿一种精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当期末考试来临之际,如何使学生考出最佳成绩,是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忧虑的话题。那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对语文高效地复习呢?我认为:必须抓住四个环节贯穿一种精神。这四个环节依次是:

一、化零为整,系统归纳

一个学期往往要学习30篇左右的课文,要掌握的语文知识散见于这些课文之中。在复习的时候,教师应指导学生归纳知识的方法。

1.列出本册应掌握的字词。如语文出版社七(下)第一课应掌握以下字词:奇崛、枯瘠、柔媚、陆离、犀利、玛瑙、束缚、丰腴、争妍斗艳、忍俊不禁等。

2.列出本册重要作者,掌握他们的“名、时、地、评、作”等内容。如语文出版社七(下)《石榴》一课的作者郭沫若,指导学生归纳: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四川乐山人,代表作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

3.列出本册应积累的名言佳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名言佳句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深受命题教师的青睐,在期末考试及中考时往往占8分左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名言佳句的背诵和默写均应以理解为前提,唯有理解正确,方能背诵、默写准确。

4.列出本学期开展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到了哪些知识,提出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八年级(上)的“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活动中收集到哪些爱国人士的文献资料、参观访问中有什么感受等。

二、教给方法,学以致用

通过第一个环节的复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教材中应积累的语文知识。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所以在期末复习时,教师要加强阅读方法,特别是答题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在考试时能有“法”可依。冯江平编著的《考试方略与心理调节》认为考生如果掌握了必要的答题方法,答题时会速度快,质量高,成绩也就好。

如复习说明文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对于事物说明文,要能说出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对于事理说明文,要能说出文章阐明了什么事理,从哪些方面阐明的。其次要求学生对文章逐层研读,思考文章采用的说明顺序,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等。语言准确是说明文的突出特点,说明文的考试往往有品味语言准确的试题,不少考生遇到此类题感到无从下手。教师指导学生做此类题的方法:从句中找出表限制(时间、空间、范围、数量等)、表程度、表估计等方面的词语,分析它在句中的作用。

三、 精练习题,及时反馈

在复习中,有的教师片面强调“多练”,而忽视“科学地练”。固然,多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一定的好处,但要适度。正如方顺荣所说:“同质知识点反复操练,学生缺乏新鲜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降低复习效果。”此外,当前的习题集可谓铺天盖地,其中难免鱼目混珠。学生复习时如果整天忙于做练习,尤其是做一些重复的习题,语文成绩很难提高。

因此,教师对学生所练习题,首先要精心挑选,提高习题质量。所选习题要以既有典型性、启发性和针对性,又符合学生实际水平为基本原则。典型性是指所选习题要紧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启发性是指所选习题能引导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针对性是指所选习题是学生考试时容易错误的或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

其次,对学生练过的习题,要及时反馈。学生做习题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暴露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反馈,并进行纠正、指导,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四、模拟测试,查漏补缺

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学会了解题方法并练习了一定数量的习题之后,下一个环节就是模拟测试。模拟测试主要有两种形式:教师考学生和学生考学生。

教师考学生,即教师或选用质量较好的模拟试卷,或采取自己命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试,从而了解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情况。

学生考学生,即教师让学生编写出一份试卷,同学间相互交换试卷进行测试,从而了解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情况。这样做,学生在编写试题的过程中进行了一次综合复习,又通过评改试卷发现他人的错误,以引起自身的警惕,真是一举两得。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复习中经常采用这一方法。

总之,“划零为整,系统归纳”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教给方法,学以致用”、“精练习题,及时反馈”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模拟测试,查漏补缺”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能力从而考出最佳成绩。

此外,“目标明确,狠抓落实”要贯穿在复习的整个环节当中。期末复习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教师每节课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同时,要狠抓目标的落实。如果教师制定的目标没有落实到学生的身上,即使教师的复习计划再翔实、精选的习题再典型、课堂的讲解再精彩,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只要师生共同努力,认真地抓好这四个环节,贯穿这一种精神,那么,期末考试的成绩一定会令人惊喜的。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