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现代企业会计核算中心知识管理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现代企业会计核算中心知识管理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代企业面临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激烈竞争,与传统管理理念相比,现代企业将科学管理方法与手段深入到企业各个方面,且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管理。同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利润源从实物型资产为主,演变为以实物型资产和金融/财务型资产为主(现金、存款、应收款、信贷、投资、股东权益),进而演变为以金融/财务型资产和无形资产为主(含知识资源)。当前,支持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已在于整个机构有组织地学习“知识”及对知识共享与创新的能力。

一、会计核算中心知识管理内涵

从事并涵盖企业会计、财务预算、计划、分析、报告等工作范围的职能部门,在不同类型规模的企业中可能被设置为财务室(部、处)或计财处等机构科室,在本文中企业会计核算中心指对上述机构的统称。对企业客观经济活动的反应与监督,对企业筹投资活动的规划、分析与评价,都属于该中心职责。因其涉及企业财务机密信息,所以形成独立部门,以企业为会计主体履行财务会计分析核算监督职能。企业会计核算中心加工处理形成的财务会计信息,属于企业的知识资源,需要在一定时期相关范围内有效运用。

20世纪50年代,波拉尼首次提出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系统化、结构化的组织性资产。知识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将组织中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合适的人,实现最佳的决策。知识管理就是组织开发必要的环境,设置必要的系统来促使组织中知识的传播共享与创新的过程,会使知识不断的螺旋式向前延伸。理论界将知识管理分为广义和狭义,其中狭义的知识管理即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应该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核心内容。所谓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含三方面的涵义:(1)对显性知识的管理,体现为对客观知识的组织管理活动;(2)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主要体现为对人的管理;(3)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管理,即对知识变换的管理,体现为知识的应用或创新的过程。

会计核算加工产生的信息属于显性知识,长期以来都是企业负责人具有知情权。而根据企业自身掌握的数据信息分析预测出的信息知识属于隐性知识,这些知识资源首先存在于员工头脑中,能够依靠会计核算中心人员与非中心人员转化为显性知识。对于组织而言,显性知识很显然不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所以知识管理的核心内涵是不断挖掘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会计核算中心知识管理既包括显性知识编码,也包括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共享,还包括从企业整体出发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融合。知识管理帮助人们对所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帮助发展知识交流技术同时改进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扩大企业核心利润源。会计核算中心知识管理要与企业其他部门及企业外同行交流合作,从企业管理的战略角度去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将会计核算职能从会计准则、规范制度层面上升到企业管理的层面。

会计核算中心所掌握的信息其保密是有针对性和时间限定的,不是永久的,该部门在依据会计准则及解释处理会计业务时,也需要了解企业经营业务特点及企业所处经济环境。所以,该部门的显性知识在部门内外是双向流动的,知识共享成为企业发展业务促进经营所必须的。建立会计核算中心知识管理体系,会进一步提高该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的衔接,在履行部门职责的同时提高该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升现代企业财务型资产的竞争实力。

二、知识管理对会计核算工作影响

(一)知识共享的辩证法 以往,财会部门因掌握财务信息资源而独立形成特有的知识资产,除了企业领导或是相关人员,客观上不与其他部门交流,外部门知识资源也很难介入其中。财会部门与外企业同行单位交流也仅是为做会计业务探讨、避税探讨。财会信息成为企业不对外公开的第一机密。前述会计信息知识资产最终要服务于企业经营所涉及的各类会计信息使用对象:企业负责人享有第一时间知情权;相关部门享有工作业绩考核依据知情权;企业外部相关经济利益主体享有知情权。会计核算中心在保密与公开间寻找辩证统一。知识管理体系建立,可以平衡各类会计信息需求者的不同要求,使会计信息可以编码输出,发挥信息知识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率。

(二)促使会计行为规范履行 会计行为规范的形成,经过“自发”和“有组织制定”两个阶段。财会人员工作行为有专业技术要求和职业操守规范,会计主体行使会计职能履行会计行为,需要经历“自发”和“有组织制定”两个阶段后的融合协调。通过知识管理系统这一外部力量,不仅使专业要求与职业规范有机融合,而且在促使会计行为按照专业技术工作规范要求行使外,还要兼顾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经济利益的需要,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可靠的需求;增强会计信息可比性方便交流,提高会计信息资产质量的需要,为此,会计行为规范不单纯是执行会计制度准则的需要,更是企业对信息知识资产科学管理的需要。

(三)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 知识管理从理念、方法和体系构建等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新的要求和制约。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会计核算工作知识管理离不开信息管理,会计知识资产的信息管理是在会计电算化核算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手段、网络技术、现代化办公软件、现代信息管理软件,能更高效快捷传递、分析不同需求方所需会计信息,方便信息需求者使用和反馈。与此同时,现代企业面对的市场经济也是信息经济,及时收集信息、科学分析信息、充分利用信息是企业掌握经营主动权、争取最佳效益的重要方法。作为会计信息生成者的现代企业会计主体在知识管理框架体系构建中,会促使会计工作手段的现代化。

三、会计核算中心知识管理体系

(一)会计核算中心知识管理内容 企业会计核算中心会计信息来源于中心内外两个途径如图1:中心内部直接获取的信息属于会计工作规范的内容;从中心外部获得的信息有专业必须的业务培训所需信息。但两部分信息来源都要与行业经营活动信息结合,经过核算、加工和整理,为不同会计信息需求者服务;也被总结提炼出相关知识资产满足企业长远发展。这里所有中心获得的信息知识都要建立知识库进行编码:需要编制核算中心财务制度手册、财务流程图、与外部门沟通规范信息传递示意图等文件;将不同需求程度的信息与知识分类整理,对显性知识进行编码。

(二)会计核算中心知识管理组织 图2是会计核算中心知识管理组织图。会计核算中心知识管理与企业整体知识管理既有相同点也有区别。采用有效手段对中心掌握信息知识进行系统识别和收集,然后对所识别收集到的隐性知识信息根据需求者的要求进行科学分类和测度,进行有效整合,将分散、无序的员工隐性知识有序化。此处,员工不是全部,而是与会计核算中心有业务往来的,包括会计知识管理咨询专家等。这样隐性知识的转化既可以增加其价值,也便于交流共享。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制度规章及企业文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对会计核算中心隐性知识的转化产生影响,也成为知识管理的组成部分。

(三)会计核算中心的知识创新 图3是会计核算中心知识创新过程图。在会计核算中心知识转化之前,每个中心成员都有一定的知识和经营积累,在头脑中都有对知识、对业务问题的初步看法,通常称为隐性知识或默会知识。在隐性知识有限共享的过程中,成员头脑当中的认知和看法正形成知识创新的雏形,可称为社会化过程。当成员聚集在一起,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并讨论问题,成员间不同的认识及看法在讨论过程中相互碰撞(添加中心外部人员建议),会计业务处理是否得当,业务流程与其他部门工作是否衔接,来完成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过程(外化过程),也是知识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讨论和碰撞是新知识产生的源泉,也是促进高效率学习的过程。成员头脑中的新知识在不断碰撞交织,很容易促成新知识的产生,经过交流,又会形成更新的知识。成员间达成的共识,即形成了显性知识,完成了对问题的系统认识过程(融合过程),此时达成的知识价值已超越交流共享前各成员所拥有的知识价值,完成了创新的过程。激烈的思想交锋之后,每个成员都能从中得到启发,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隐性知识),使显性知识转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内化过程)。这个过程是本轮知识创新的结束,也是下一轮知识创新的开始。

(四)会计核算中心知识管理框架 通过图1-3会计核算中心知识管理的内容、组织及创新的综合分析,得出图4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知识管理的框架。核算中心仅是企业一个部门,该部门的知识管理属于企业整体知识管理的一部分。由于该部门的特殊性,需要与企业内外相关部门、人员联系共同完成企业整体目标。

四、会计核算中心知识管理战略实施

知识管理战略将知识管理目标与知识管理手段共同作用,最终帮助组织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一般而言组织将内外部有价值的知识视为最重要的资源,通过一系列策略和方法来实现其有效管理,提高组织创新能力并保持组织核心竞争力。

(一)会计核算中心知识管理战略实施流程 流程是知识管理战略实施要素之一。会计核算中心将各类数据信息经过专业核算方法加工生成专有信息知识后,营造使用信息知识的必要氛围环境,真正达到知识管理创造企业价值的目的。区分向企业负责人汇报的信息知识,向税务、银行等外部单位送交的信息知识,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汇报的信息知识,根据需求方的不同应该对信息知识进行分析、整理,这就需要描绘信息知识历程来显示在核算中心内外什么地方使用了哪些信息知识。在描绘信息知识历程中,明确其目的在于找出影响力最大、重要性最强、使用最频繁的信息知识,将其描绘出人员、部门、作业及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第一,根据信息知识的重要性、使用频率、发挥作用大小等因素分类。掌握某类信息知识是如何促使企业经济业务价值最大化。第二,找到信息知识的核心点,将与此核心点有关的业务列出。第三,找出有关人员,即找出每个使用核心信息知识的业务执行者。第四,确认信息知识范围,找出每个业务发展所需要的包括核心点在内的信息知识。

(二)会计核算中心知识管理战略实施组织 核算中心如果对知识管理价值、导入流程等看法不一致,将无法达成共识,从而阻碍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因此,在核算中心确认要实施知识管理战略后, 必须针对组织整体进行系统的实施规划。

第一,绘制信息知识网络图,标明企业内何处产生信息知识以及何人需要信息知识。其目的在于可视化核算中心现有的信息知识,并将责任赋予负责收集加工信息知识的人员。它能够帮助核算中心确定究竟需要哪些技术,人力等各项资源应该集中在何处才能确保信息知识内容的收集和传递,核算中心信息知识管理在各项工作任务中该如何分配。首先,确认信息知识内容中心。这是高层次的信息知识中心,比如登记账簿、成本核算、报表填制的各环节中的注意点。目的是要明确收集与传递知识的组织构架。其次,细化信息知识内容,隶属于高层次的信息知识中心的次级中心。再次,选择配备人员与职责。各环节中心是形式上分离但实质上又围绕整个会计核算中心任务来行使职权的。

第二,确立信息知识组织构架。支持真正的信息知识组织构架,只有信息知识网络图还不够,还必须创造新的职位和作业方式,来改变组织内文化,从而使原有的递进式组织调整为适应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当然,不同规模大小的核算中心,建立信息知识组织构架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决定核算中心的规模和具体处理业务的流程,较大规模核算组织需要有专人从事信息知识管理的工作,而较小的核算组织则可将此工作纳入到现有的核算环节职责中。但是,从长远来看,设置信息知识管理的专门职位是发展的一个趋势,可能核算中心单设该岗位,也可能与整个企业的知识管理衔接。总之,为塑造核算中心的知识组织构架,需要设置或创立一些组织环节和职位,如知识分析主管,信息知识维护师等。

(三)会计核算中心知识管理战略实施技术 信息知识管理技术是指能够协助人们分享、使用及创新知识的现代化技术体系,包括的内容相对较多,囊括了信息知识生产、分享、应用以及创新的各个环节,同时又是多种信息技术的集成,这些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形成了整体的信息知识管理系统,为核算组织提供信息知识管理服务。通过信息技术,知识可以实现编码化,推进了信息知识的生成、使用和转化效率。M.T.Hansen认为,不同的知识管理战略需要信息技术提供不同的软硬件设施和支持水平。

支持信息知识获取的技术设备及工具比较多,除了常见的搜索引擎、文件挖掘、高级检索技术外,还有智能及各个组织的门户网站。其中智能技术可以提供决策支持并强化员工知识概念,它有助于高效率地保存重要信息知识同时减少重复信息知识加工工作。因此,核算中心在实施知识获取战略时,应该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保证获取的效果和效率,保证这一过程所产生信息知识的质量。

不同的信息知识类型需要不同的共享技术。核算中心应与企业整体布局,建立健全内部网,增强交流能力,使员工及各部门人员本身成为信息的发表者和交流的促进者;可以使核算中心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利用企业的智力资本,而不仅仅是核算中心内日常信息知识的共享。这样,促使核算组织中知识可以高速低成本地发挥效用,为核算组织内部实现创新提供条件。

五、组织和个人知识管理在会计核算中心的应用

在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与会计核算中心的实际结合过程中,存在组织知识管理与个人知识管理怎样作用于会计核算中心实际工作,发挥知识管理战略作用的问题,解决的目的是促进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知识的有效性,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知识的创新能力。

(一)组织知识管理在会计核算中心的应用 会计职能是反映与监督,通过会计的七个核算方法来实现:设置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填制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与编制财务报告,即是会计反映监督的整个过程。以企业为会计主体,以会计核算中心为实施载体,各类核算方法的使用不再是本环节本部门的工作,而是与外部门有联系的一体化工作。

第一,会计核算中心作为企业的一个部门,应从制度上建立团队,打破各个核算环节的障碍,融合核算中心一体化的工作内容。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作为核算的第一种方法与环节,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以会计主体的适用性要求考虑并制定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监督的适用性项目。企业会计科目与账户制定好后一般不轻易变动更改,但根据组织中工作的需要与企业经济活动的变化可以有规划的变动。

第二,要理顺会计核算中心的作业流程。设置科目及账户、填制凭证与填制账簿在现代计算机技术支持下不需要按部就班完成,而是实时动态响应,在完成核算职能的同时,不断满足组织外部人员的使用需求。此时需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及它输入与输出信息的标准。多人完成同一个环节工作也要明确职责;也可能根据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在较短时期,一人完成多个环节工作,但需注意事后履行审查监督程序。

第三,建立核算中心信息沟通的方法和标准,制定团队各协调人的职责分工。各个环节建立平行工作关系的同时,也要突出团队领导者的作用,发挥监督领导示范的职责,即平行与梯度的结合。一般这样的协调人可具体操作一个环节的核算工作,或是开头或是结尾或是中间,能带动整个核算环节的有序快速开展,提升会计信息知识的有效性。

第四,在会计核算中心建立本部门特有的知识库,作为核算中心知识创新管理技术上的保证。首先,聘请高级会计顾问组成专家地图。当核算中心处理各类非日常业务时,为了保证顺应经济形势的需要,随时制定处理方案,既要应对核算工作的需要,也要满足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还要保证符合相关政策法规;其次,理顺各方信息知识需求者的访问权限,以共享为原则,分清信息知识传递的先后次序,既要保证信息知识使用的有效性,也要防止信息知识提前泄露;还有,要保证各方信息输入输出的顺畅,减少交流障碍,提高交流效率。

第五,促使会计核算中心的学习常态化。建立核算中心特有的学习机制,包括会计理论与核算业务的演变、会计行为规范与职业操守、新型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如何使信息知识在中心内外交流等内容的学习规划,使每项学习内容通过核算中心一人或少数几人掌握,迅速传递给中心所有成员,使核算中心每位成员的业务水平能随组织的发展而增长。

(二)个人知识管理在会计核算中心的应用 知识的分散性,使知识只能是“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广泛地被独立的个人所分别持有;知识的互补性则反映了知识在观点相互关联的情况下才有价值,彼此密切相关的一系列观点会产生共振效应,带来更多的观点。知识的分散性和互补性表明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在促进知识创新方面应注重通过多样化的知识互动来实现,而多样化的知识互动在个人知识管理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同时个人知识管理对组织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起着重要推动作用。樊冶平(2003)提出知识管理战略模式分为两类,一类称为知识管理的编码战略,在组织知识管理战略中实施的较多;另一类被称为知识管理的个人化战略,它在会计核算中心七个核算环节中不可或缺。个人化战略的重要特征是人员间的直接交流,而不是数据库中的知识对象。未经编码,也许是无法编码的知识通过脑力激荡和一对一交谈得以传播。这对于会计核算中心这样一个与企业各部门都有往来而且与上下级之间都有联系的部门而言,显得尤为必要,它也是个人知识管理在会计核算中心实施的具体表现。

会计核算中心人员既是执行本职工作的普通员工,也是向企业相关部门和人员交流信息传播知识的“领导”人员。在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的财产清查环节中,企业生产经营使用的各类资产的账面数据与其实际使用状况需要进行账实核对,核算中心人员要与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的相关人员例如材料保管员、设备使用人员、生产技术人员、销售及售后服务人员协作取得必要的信息,与他们沟通财产的使用状况,包括各类单据的传递,还要询问设备财产使用的来龙去脉,这些一对一的沟通和信息传递是核算中心人员了解真实状况所必须的。当然除了实地盘点的需要,其他核算环节的信息沟通与交换也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视频等方式来完成,不一定局限于面对面,应培育多种途径的人员沟通网络。

六、结论

作为管理领域的新生事物,知识管理已被学术界广泛认可。将机构知识资源视为“可管理”的资产的管理科学,具体到企业中一个部门的管理还有待深入探讨。一般而言,信息和知识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会计核算部门取得并生成的信息和知识,无法截然分开管理,也是需要进一步分析论证的。会计核算中心知识管理是将会计工作视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承担企业管理的职责,行使国家赋予企业的权利,在法律和会计法规的范围内管理企业,更好地规范会计行为,维护企业利益。

参考文献:

[1]盛小平:《试析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情报资料工作》1999年第5期。

[2]吴慰慈:《从信息资源管理到知识管理》,《图书馆论坛》2002年第10期。

[3]于琛琛:《企业知识创新管理研究》,《软科学》2004年第18期。

[4]王卫华、杨晓雁:《供应链的知识创新战略设计》,《物流与采购研究》2008年第11期。

[5]樊冶平:《知识管理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于玉林:《会计基础理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系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