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是谁剥夺了孩子们“玩”的权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是谁剥夺了孩子们“玩”的权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背景:站在办公室里,我望着操场上四个班级的孩子,他们正在那做操,“1、2、3、4……口令声不绝于耳。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的动作有些僵硬,有些孩子明显是在“偷懒”,声音也越来越小了,显然他们是身体累了,身心也疲惫了。一节课下来,除了个别孩子请假上厕所外,其余孩子几乎没有离开过原地。目睹了几节课之后,我的思绪万千。体育课应该怎么上?是谁夺了孩子们“玩”的权利?这种现象让从事十三年教师职业的我感到心痛,感到不解,感到彷徨,感到无助……希望能引起有幸拜读到此案例的教育同仁们的反思。

案例描述:“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小时候的我,最愿意上的就是体育课,每到体育课的时候,我就像一只没有束缚的小鸟,在操场上自由自在的飞翔。但不知什么原因,最近我发现我们班个别孩子在体育课上总请假,并且请假人数呈上升趋势。难道这里面有什么文章?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把班长周鹿悄悄叫到了办公室。她向我道出了其中的秘密――孩子们竟然不愿意上体育课了。我大吃一惊。片刻之后,我来到了班级,与这些“请假”的孩子们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外面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怎么不出去上体育课呀?”我把问题抛给了这些孩子。这十二个孩子你瞅瞅我,我瞧瞧你,默不作声。短暂的沉默之后,快嘴孙悦爆豆般地说道:“体育课没意思,老师从头到尾让我们做操。”在她的带领下,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四十分钟,站得我们腰酸腿疼。”“我们苦苦哀求老师自由活动一会,可老师就是不同意。”“其实同学们都不喜欢上体育课,老师轮流叫学生到前面边做操边喊口号,并且声音还得响亮,一节课下来,喊的我们是口干舌燥。”……孩子们还在诉说着,好像有一肚子的委屈说不完。我再次惊呆了。孩子们以种种借口推脱不上体育课,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呢?

无独有偶,我想起一次大课间归队回班时,教导处吕主任和我说的一句话:现在的孩子们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走队列时一个班里顺拐的有七八个,四肢不协调的孩子怎么这么多?是不是与孩子们上体育课的心态有关呢?再看看我们的大课间,眼操一停,孩子们排队上厕所,然后自然而然地到指定地点站队做操,这期间离做间操足足还有五六分钟,孩子们就这么站着……到底是谁剥夺了孩子们“玩”的权利?

案例分析:教育部曾提出:每天必须保证孩子们在室外活动一小时,学校给予学生的时间也足够一小时,但是这样的一小时对他们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下课了,偌大的一个操场看不到几个孩子的身影,学生匆匆忙忙上完厕所之后,马上站队归班。中午本该热热闹闹的操场变得是异常寂静,就连孩子们天天盼的体育课也都变了味,也难怪孩子们“逃课”了?这种枯燥的校园生活和机械的活动,不但不利于学生锻炼身体,更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事后,我也与体育组的老师进行了沟通,老师一脸的无奈说:“我也想让孩子们做一些有意义的游戏,但是任何活动都存在着安全隐患,万一发生意外怎么办?如果遇到难缠的家长怎么办?”我无语了。现在大会小会都离不开一个话题――安全。如果出现了安全事故,教师的一切业绩都将随之灰飞烟灭。遇到严重校园事故还要影响学校的荣誉和业绩。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孩子们成了“笼中鸟”,久而久之,即使把他们放到大自然里,他们也不会飞了,不会跳了。难怪有人提出质疑:现在的孩子们怎么都不会“玩”了?

“因噎废食”这个成语用在今天这个教育怪现象中,再适合不过了。因为怕孩子发生意外,就要活生生地剥夺了孩子们玩的权利吗?

针对这种教育怪现象谈一谈本人的看法:

1解放思想,放开束缚

陶行知曾主张,教育一定要解放儿童,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过多的约束限制孩子,往往会摧残孩子的创造力。爱迪生之所以一步步地成为发明之王,就是因为他的母亲敢于让他动手去玩,动手去做。因此,我们做老师的不妨也学学爱迪生的母亲,解放孩子,不用成人的活动和模式去规范儿童,让孩子们有机会去接触大自然。

2因地制宜,创设情景

因地制宜,积极创设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使他们眼观、耳听、嘴说、四肢动起来,头脑灵活起来,才能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为孩子创设各种活动所需的自然条件和物质条件。例如:在课余时间,教师和学生一起到操场上进行有计划和有规则的游戏活动;也可以让孩子们带自制的各种玩具到操场上玩;体育老师更应该把孩子身心健康放在首要位置,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到学校来,和孩子们做亲子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目的在于要把儿童从被压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儿童的生长发展,需要一定的内在条件,这种内在的条件就是儿童的兴趣、本能。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内在条件,才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说到这,我想起了我和孩子们上的那节体育课。(本人曾经担任过两年体育教师)那天体育老师有事,铃响后,我把孩子们带到了操场,五六分钟的准备活动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平时都玩什么游戏呢?“三个字”、“回头一笑”、“男女花样跳绳”……接下来,我把喜欢玩这些游戏的同学分成了五组,每组分别设了一个小组长。游戏活动正式开始了,操场上呐喊声,加油声,此起彼伏,我也兴奋的加入了其中,一节课,我们就是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的,再看看我的孩子们,个个是满头大汗。并一再恳求我答应他们下节体育课还这样上。只要我们教师能放开手脚,解放孩子,孩子的本性就会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如果一再的压制孩子,孩子的心理出现了安全事故,那将更加可怕。

教育允许存在问题,但是如果发现问题我们却还要任问题继续发展下去,那就是我们教师的悲哀了。我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我更相信,有了你我他的关注,这个案例不会再重复的上演了。

参考文献

[1]《中外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