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百期经营话传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百期经营话传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到今年10月《建筑创作》杂志迎来了她的百期纪念,从时间跨度上看,由1989年6月创刊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9个春秋,《建筑创作》就像我们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孩子”,而且是中年得子。因为那时正是设计院建院四十周年前夕,我们亲眼看这孩子由身在襁褓,到蹒跚学步,又经跌跌撞撞,然后在院内外各界的关心下茁壮成长,日见成熟,现在已经是年满18岁的成人了。作为从创刊至今一直是杂志编委会成员的我,自然内心充满了喜悦。而且我利用编委的“方便”,也为这个孩子的成长添置过“衣服”,买过“零食”,从1992年起先后为杂志写过近30篇文字,对孩子的健康和容貌虽无大助,但也总算尽了自己一份心意。

《建筑创作》发刊时设计院已届不惑之年,其实设计院一直关注学术杂杂的出版,早在吴观张任院长的1980年,就与清华大学建筑系合办了《世界建筑》,并一直协办至今。而《建筑创作》作为专业的民用建筑设计院自己独立承办的学术杂志,当时在全国还是第一家。对她都寄予厚望,叶如棠部长在题词中要求“唤起全体设计工作者的创作意识,自觉地承担起神圣的使命,这是当务之急”。时任院长的王惠敏希望“她将成为我们技术交流的新空间,人才展示的新场所,学习研究的新天地”。编辑部也提出“繁荣建筑创作,交流设计经验,推动技术进步”的宗旨。万事开头难,但终究是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在这百期的18年中,我国城市和建筑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城市化、亚运会、奥运会、世博会、加人WTO、外国建筑师大举进入,激烈的竞争、形象工程、房地产业和开发商、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同样印刷媒体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数字化,电子传媒、读图时代、文本、语境、博客、点击率、话语权,SCI、EI……《建筑创作》也正是在这样的变化当中不断适应、不断调整,在建筑事业和传媒事业的激烈甚至是残酷的竞争中不断找准身边的定位,扩大社会影响,吸引更多更广泛的读者群。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传播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随着世界经济从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过渡,随着信息的膨胀和需求,极大地刺激了信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由于传播媒介的变化对社会结构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语言曾是最早的传播媒介,随后文字媒介打破了语言社会的秩序,当时这种媒介需要长期的学习并为少数人掌握,而印刷媒体的出现成为规模人群可以共同接触和了解的传媒。但电子传媒的出现再次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它构成了最为广泛的公共领域提供了从未有过的信息共享程度,使更多的人们参与交流。它的出现对文字媒介即传统出版业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对文字阅读也形成挑战,据抽样调查,我国的国民阅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5%,一时间“读图”时代的到来,电子媒体将取代纸质媒体等议论甚多,尤其对于急功近利、立足“急用先学”的建筑专业,图像的传播似乎更为实用、快捷与功利。即使这样,《建筑创作》仍在这种形势下稳步发展,篇幅也由最初的80页扩展到了160页,由半年刊发展到了月刊,说明了文字媒体仍然具有其活力及生命力,说明读书还不会被读图所替代。且不说阅读是一个民族传承文明的根本途径,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手段,建筑师也需要通过文和图的阅读,通过自身的思维进行深入和更为复杂的感悟和思考,在享受数字化和网络所带来的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不应牺牲面对面的交流与思考,实际上读书和读图本身就应是相辅相成的。

当然作为学术杂志的运作还必须不断适应变化的形势。国内的许多科技学术期刊都将其学术水平认定于论文刊出情况,被引用情况以及国际及国内检索系统的收录情况,如SCI、EI等,这是一方面。但作为以建筑学和城市学为主要内容的杂志,除涉及工程科学技术的内容外,更多还要涉及美学、社会学、民俗学、史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工程科学技术与人文的冲突与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建筑创作》中人文色彩的凸显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从杂志“文化”、教育、“口述历史”、“视点”,杂志已不满足于建筑艺术和工程技术的一般介绍,开始关注工程技术和艺术对社会和经济的巨大影响,关注工程技术和建筑师的社会责任问题。如路甬祥在一次报告中提到:“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引导而被滥用的话,也可能带来危害。在21世纪,科学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加强科学伦理和道德建设,需要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紧密结合起来,超越科学的认知理性和技术的工具理性,而站在人文理性的高度关注科技的发展,保证科技始终沿着为人类服务的正确轨道健康发展。”不然,我们建造了大批水泥森林,却浪费土地,浪费资源,浪费能源;我们创造了城市,却使他无法宜居,我们设计了“豪宅”,却使社会更不和谐。我们需要从人文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或称之为从“文本”向“人本”的转化。

学术杂志的生命力还在于能否贴近和抓住社会和业界关注的焦点热点。因为除了传播媒介外,传播内容和效果更是传播学关注的重点。由此引出了学术批评问题,这里的批评实际包含了“批判”和“评论”的内容,学术是在批评中发展的,创作也是在批评中繁荣的。从业界来讲,学术评论需要比较专业的评论家和批评家队伍,这是由学术批评的严肃性和艰巨性所决定的,这种批评并不只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首先具有一种“评论自觉”,针对所处的困境提出新的思路,以逐步形成和完善最后成果,并由此拥有我们的话语权。职业的建筑师们由于要面对政府、业主、开发商,要面对竞争,因此在批判和评论的开展上有时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但这并不应该也不可能阻碍建筑师的思考和自觉。今年年初德国之声电台采访德国建筑师马・格康时,尽管他在中国正开展设计业务,但他也不讳言:“中国人之所以偏爱摩天楼,我认为是为了满足某种心理需求,中国业主往往将高楼大厦视为自己的荣耀,视为自己富有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我并不反对在中国建高楼,但是我对中国的城市化质量很不满意,例如街道越来越密,影响了街道两旁居民的交流,也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他也批评“有些中国投资方不太注重房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价格低廉的建材,而且许多技术细节也都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他们过于短视,也过于急功近利。”《建筑创作》也敏感地抓住了这一主题,从2005年起开办了“建筑师茶座”,每期随刊献给读者至今已出版了五十多期,由于话题为大众所关注参与面又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广泛性形式又比较自由随意和独具个性,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术批评方式,正像“博客文学”开辟了文学表达的新空间一样,“茶座”也拓展了学术评论的新空间。当然城市和建筑作为巨大的公共物质产品,也不能逃避民间和市民的品头论足“我不专业但我可以说”,这也是社会公众的权利,理应在评论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从2007年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成为《建筑创作》的支持单位,希望通过合作达到互利的局面。建筑师分会的会员,各个学组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和载体展示自己的成果,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杂志也可以通过分会的支持更为开放,更加广泛,并在合作的过程中探索出新的传播形式,开拓新的传播空间。《建筑创作》迎来百期,但今后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国内建筑杂志的老大:《建筑学报》已出版了470多期,另一家《世界建筑》也出版了200多期要是和国外的建筑杂志相比,日本的《新建筑》创刊于1925年,《建筑文化》创刊于1946年,英国的ARCHITECTURAL REVIEW创刊于1896年。他们都是建筑传播的先行者,积累了许多经验。国际建筑界对于建筑传播也日益重视,2008年国际建协都灵大会的主题就是“建筑传播”。国内传播学的研究中,目前还处于从应用到学理、思想的三个层面,随着“建筑传播”这一分支的拓展也将进一步推进传播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