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检验专业寄生虫检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检验专业寄生虫检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寄生虫检验;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近年来国家提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强调加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卫生职业院校也应该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纠正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倾向,增加实验、实习课时,明确实验、实习教学目标,切实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1]。据当前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如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是笔者深思和探讨的问题。现就高职检验专业寄生虫检验》的教学中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1 人体寄生虫学检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社会对本门课程意识弱化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活方式加速变革,疾病谱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寄生虫病似乎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不再给予寄生虫病足够的重视。医院很少有专门的实验室,更少配置专门的检验人员,有时甚至寄生虫患者到医院迟迟不能进行正确的诊断。人体寄生虫学的医学教育地位遭到严重忽视,很多医学院校本门课程的教学课时数一减再减,并由必修课改为考察课或选修课,甚至取消,更为严峻的是很多学生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也认为人体寄生虫学是萎缩性学科,加之是考查课或选修课,课时数较少,学习积极性降低,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1.2 课程结构不合理 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现状[2]显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明显降低,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率在部分省(区、市)明显上升。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等感染上升,环境的过度开发,导致血吸虫、黑热病原虫呈死灰复燃之势,新发及罕见的寄生虫也被报道。而当前我国人体寄生虫学的课程结构还是20世纪初的体系,多年来一直以世界“五大”寄生虫和我国解放初期“五大”寄生虫的形态学、生活史为重点,教材陈旧,与寄生虫病流行环境与防治实践脱离,不完全符合预防和临床工作所应具备寄生虫病知识和实用技能的要求。

1.3 教学模式保守 教学模式基本仍采用教师课堂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过于单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理论课主要拘泥于书本上的知识,实验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有些重复,实验教学方法大多以镜下形态为主,且标本示教数目过少,加上有些标本陈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这样单调的教学与学习途径,没有显示高职的特色,不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大力开展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人体寄生虫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漏诊和误诊长期存在,其原因有很多,其中不排除医学生未重视人体寄生虫学学习,以至于在以后的执业中没有或很少有患者可能为寄生虫病的诊断意识。因此,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寄生虫学的重要性,使学生意识到寄生虫病的防治任重而道远,明确从医者将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也可以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印发宣传资料等途径,向公众宣传寄生虫病流行及防治的基本知识,使群众了解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和趋势,认识寄生虫病的传播和流行不容忽视,使人们在思想上改变观念,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轻寄生虫病的危害。

2.2 改革课程结构 关注我国寄生虫病的感染现状及流行趋势[2],改革教学内容,调整知识体系。笔者对原来流行广、危害大,但经多年积极防治已消灭或基本消灭的寄生虫,由重点掌握改为一般了解内容。对近年来普遍关注的机会致病寄生虫和食源性寄生虫作为授课的重点,对于很少见或罕见的寄生虫不能忽视。针对抗虫株的寄生虫等可适当穿插最新研究成果及进展,开阔学生的视野。根据寄生虫病在牧区和农村广为流行的、感染率、患病率较高的寄生虫病(尤其女性和儿童),应重点讲述其流行动态、诊断方法、防治原则。例如对于传统的“五大”寄生虫病从新定位,环境的过度开发导致血吸虫、黑热病原虫呈死灰复燃之势,讲述其流行动态、防治原则、发展动态。通过开发校本教材、补充讲义、网络教学等多途径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注重理论理论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实用性。

2.3 探讨新的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2.3.1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3]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应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增加教学的信息量,通过大量图片、视频、动画及罕见寄生虫病病例等多种信息载体,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端正了学习态度。例如在讲血吸虫时是引用新闻-血吸虫泛滥洞庭湖,八百里湖区几乎已成“毒湖”网页,展示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形势严峻。媒体报道,能够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觉,提高学生对寄生虫病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质量。

2.3.2 应用案例教学法列举病例[4]、引入课外信息、讲述先辈事迹、科研成果引入课堂等是一个有效的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教师事先收集和整理(或编写)临床病例。每个病例都有学习重点,且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和检验结果,涵盖相应的课程内容。每个病例后面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引导性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自我学习、资料查阅和准备讨论提纲。分析讨论病例的同时,强化了对虫体形态、病理标本、技术操作等实验内容的认识,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全面、透彻。案例式教学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充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2.3.3 开展社会实践调查[5],培养实践性人才 利用当地常见的寄生虫病进行实践教学,如市区幼儿园蛲虫感染的调查,笔者所在学校学生螨虫的调查及到屠宰场取动物粪便检查等方式,使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将课堂理论教学贯穿于实践教学活动中,构建《寄生虫学检验》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模式,这不仅加强了学生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操作等技能方面的训练,更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中去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寄生虫和寄生虫病。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中拓宽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总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北京:清华大学出社,2007.

[2]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办公室.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23(10):332-339.

[3] 崔玉保,彭江龙,周鹰,等.多媒体技术在人体寄生虫实验教学中的效果.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3(12):960.

[4] 张珍,柏雪莲,刘春会,等.案例教学法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尝试.现代医药卫生,2008,24(6):941-942.

[5] 何云岩,邓仕标,王敏.寄生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社会实践尝试.中国医药指南,2010,8(34):161-162.

(收稿日期:201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