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筑――景观”一体化的设计思想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筑――景观”一体化的设计思想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通过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文化产业基地方案设计,试图探讨城市中建筑景观在设计观上的相关问题。 阐述如何在设计中贯彻“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思想

关键词:建筑;景观;方案设计

随着现代都市的高速运行,建筑与景观的发展空间日益拓展。虽然,景观的表现形式不再局限于对自然模拟,建筑也不再视景观为配角,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建筑与周围的环境依然无法达到如自身体系般的完整性,景观仍然无法摆脱表层修饰的命运。此外,建筑形态越来越标新立异,而景观仍然处于硬地、花草拼贴的层面,往往忽略垂直性视域里的建筑因素。

该工程用地位于惠州市江北西区8号小区,用地面积约58000,基地地势平坦,东侧与南侧为36米宽城市道路,场地东面约300米为惠州大道,东北面为惠州新火车站,用地位于由小金口进入惠州市区的咽喉地带。地理位置十分显要。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文化产业基地,总建筑面积约154867,其中地上部分为124000,地下部分约30867,主楼建筑高度120米,工程分两期建设。

一、总体设计原则

1 项目定位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文化产业基地,位于城市北大门,同时也是当今信息化时代,在惠州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群体。

2 设计构思

a. 探索新旧媒体融合之道,迎接数字化时代,拓展报业多元化发展的新空间,乃当今所有报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共同课题。

b. 城市设计视点和建筑语言,结合惠州本身丰厚的历史文化缔蕴,传达报业传媒文化产业在新时代的巨大社会作用,是本设计

方案的出发点。

3 设计主题的提出

开放、融合、高效的报业文化产业基地高人文、高情感的城市文化生活港湾

4 “建筑――景观”一体化的设计手法

“建筑――景观”一体化的设计手法。即以景观规划为指导,树立整体设计的思想,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建立建筑与景观互为参照的体系的设计方法。

a 建筑群体形象注重“建筑既为景观,景观生成建筑”的东方二元统一思想,满足建筑空间功能的要求的同时,塑造出错落

丰富的城市景观体系。通过具有较高共享性的开放空间群,在表现城市性方面,显示出建筑与城市环境的交融、共生。真正

实现“城市中的建筑,建筑中的城市”的理念。

b注重建筑立面的标志性和文化性表达,形成含蓄而富于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城市景观。

c注重城市空间节点的塑造,主体建筑退让尺度适宜的城市公共广场,强化文化传媒基地对公众的服务性和开放性。

二、总图布局解析

1 分期规划研究和总平面布局

惠州报业传媒文化产业基地用地呈南北走向,其南面东面为36米城市规划道路,项目分两期开发。

A印务中心选址

1、通过对基地内不同功能性质单体建筑的分类,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外向型和内向型,其中印务车间和纸品库属于内向型性质,其位置要求独立,不受外界干扰,且交通运输方便。本方案选择将印务中心和纸品仓库设于用地西北角,形成独立完整的生产区域和物流后院,通过便捷专用车道与东面城市干道联系。

2、同时根据惠州地区季风主导风向,厂区位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的下风向,冬季主导风向东北风主风轴的一侧,有效避免了生产车间对办公区和公共区可能产生的空气污染,符合城市规划有关条例的规定。

B一期建设选址的确立

一期建设的项目还包括主办公楼,配套服务裙楼及运动场地,前两者设于用地西南角,呈“L”形布置,主楼前留出1 00米进深城市广场,有效缓冲超高层建筑对城市街道空间的压迫感,配套服务裙楼靠近南面规划路,可以同时兼顾部分对外服务功能。在主楼和印务中心之间,设置大面积室外运动场地,满足职工体育锻炼需要,同时拉开基地空间层次,保证主楼办公区与印务生产

区的各自独立性。

一期建筑项目,前广场、主楼办公区服务区、运动区、生产区,由南向北依次排列,功能分区明确,相互联系方便,同时为二期建设留出了可观的临街文化产业发展用地。

C 二期布局分析

二期建设项目有:惠州国画院,文化产业综合楼,印刷器材批发中心以及为印务中心配套的纸品仓库。

惠州国画院的作为惠州市未来重要的文化建筑,其选址位于用地东南,南面留出市民广场与主楼前广场结合,围合成尺度宜人,界面丰富的市民文化广场。文化产业综合楼与印刷器材批发中心整体设置于用地东面,东临36米城市道路,北面留出足够面积广场作为批发市场的物流集散场地。纸品仓库与一期建成印务中心大楼呈“L”型布置,结合物流后院,形成高效独立的生产区域。其东面以生态林与批发中心广场间隔。

三、总平面空间关系解析

1 城市空间分析

按外部空间性质划分,基地建筑群体由南至北分为:报业文化广场,沿街文化产业走廊,办公及文化产业区内院 ,物流广场,独立生产区后院各部分空间分区明确,相互衬托,在各功能板块之间形成有机城市空间关系。按公共性划分,有效形成“内一外”空间体系。最大限度利用了临街界面与城市形成良好渗透共生关系。

2 城市景观、视线分析

主体建筑强调体量的纯洁性,保持理性变化同时注重城市各向的均质性,成为惠州大道与三环路交汇处地标性建筑。文化产业综合体以其东面和南面为城市主立面,体型强调寓变化于统一,极大丰富城市空间景观;国画院将成为文化广场上镶嵌的一颗明珠,同时使主楼体型在城市街道级空间得到完整展示,更加挺拔。

单体功能分析:

1.报业大厦主楼及配套裙楼

报业本部办公配套解析:

(1)实用经济的平面布局办公标准层平面方正严谨,超高使用率,高效舒适:

(2)创造高品味、高人文办公空间和微观生态环境。

配套裙楼通过南北室外楼梯及园林组合运用,强化服务功能与城市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其服务设施的对内对外的辐射能力。

2.印务中心厂区,独立管理,交通及物质运输畅顺,满足对内对外的印务需求。印务车间大楼分区明确,工艺流程清晰。纸品仓库在满足各方问消防间距的前提下与印务车间紧密联系。

3.体育运动区充分重视职工文化体育生活需求,开辟专门的网球场、篮球场和羽毛球场。

4.二期建设,文化产业综合体

由国画院和文化产业综合楼组成,裙楼为印刷器材批发中心,整组建筑以生态设计手法,主要建筑体量均为南北向采光通风,东西向立面设置绿化外廊遮阳,不同高度和大小的开放式庭院穿插其中,打造生机勃勃的全新生态建筑。

六、景观园林设计

本项目旨在创造一个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健康、生态办公及生产环境。运用设计手段营造出高效率的工作场所,提升企业活力和凝聚力,并充分体现企业对职工对社会公众的人性关怀。

广场空间:前广场为开放式广场,通过引导性极强的铺地、喷泉、灯柱引向办公大堂入口。前广场通过园林空间的组织,使基地东南城市广场带步行空间自然延伸到基地内,加强了建筑和城市环境的对话。建筑主体与裙楼围合形成开放式的主广场,对入口广场落客区形成环抱之势,同时办公大堂正对落客区,空间开扬,流线简洁。

景观设计充分体现生态、健康、人性关怀的设计理念,大面积的水面和生态花园不仅改善了产业基地的小环境,同时为市民和员工提供了优美的休憩环境。

在城市中景观是舞台,而建筑就是舞台中的主角。两者互相依存,互相包容。建筑要与景观相和谐,但不是绝对的服从;景观需要建筑的画龙点睛,但不是一味的放纵。建筑与景观应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参照、相互协调,以实现建筑组群、建筑单体与景观、环境的共生和融合。

结束语

我们在设计城市建筑与景观时,应该树立正确的意识,建立建筑与景观的互为参照体系,消除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人为界限;注重学科体系及其思维方式的开放性、创造性;开发新的技术、方法和途径以取得相互作用的效果,并对未来都市建筑与景观设计进行的开放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