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微金融中的“软信息占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微金融中的“软信息占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存在,导致小微金融信贷配给的存在。金融机构在经营中,不应仅依赖于财务报表、有形抵押品等“硬信息”,更应重视小微金融中的“软信息占优”,通过“面对面调查+调查+交叉验证”的方式多维度、多渠道收集信息,建立机构自身信息优势和竞争优势,在有效控制信用风险的同时,缓解小微融资困境。

关键词:小微金融;软信息;信用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12-0070-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12.15

一、小微金融中的“软信息占优”

中国有2.3亿农户、460多万中小企业、3800万个体工商户和1.5亿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均为小微信贷业务的潜在服务对象,其贷款需求达万亿以上,为金融机构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2013年7月20日起,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限制,取消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农信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度明显加快推进,小微金融由于贷款利率相对较高,将有利于整体息差的稳定。因此,从市场前景和商业银行业务结构角度来说,小微金融仍应是未来重点开拓的领域。近年来,政府虽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指引解决小微融资难问题,而金融机构面向的小微金融客户,其信贷需求特点不同于大型公司,通常具有急需获取贷款、申贷频率高、每笔申贷金额低的特点,提高了银行对小微企业的单位授信成本。同时,信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合格抵押品的缺乏,带来信用风险的上升,由此使得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对于小微贷款出现实质上的缺位。

信息不对称是研究小微金融信贷配给(Credit Ra-tioning)的重要视角[1],金融机构金融中介功能的发挥,要基于其所拥有的信息收集、处理、风险定价和决策能力。在小微金融信贷中,金融机构面临的客户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商户,为此,传统上大型企业所具有的财务报表通常是缺失的,或其报表的准确性有待核实。为此,这种对财务资源稀缺的状况进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本身和信贷技术就不能依赖可靠的财务“硬信息(Hard Information)”,而只能通过考察借款人特征、市场状况等“软信息(Soft Information)”[2]。林毅夫(2008)指出,“硬信息”通常指报表、有形的抵押品和法律形式的担保合同;“软信息”通常是难以量化的信息、无形资产和非法律形式的约束,如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和贸易关系、借款人的工作能力、借款人的经验和信誉、关联博弈等[3]。对于小微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中使用的信贷评估信息分类见表1。

由此,金融机构在小微金融信用风险控制中不能仅仅依赖硬信息,还应关注软信息(Soft Information)具有的占优效应①。例如,Allen N. Berger,Gregory F. Udell(2002)强调了定性的非财务信息对于小微企业获得微信贷支持的主导作用[4],Jonathan A. Scott(2006)分析了微信贷决策中借款人私人信息占有对于提高微信贷可获得性以及建立良好信贷关系的作用[5],Edward I. Altman,Gabriele Sabato,Nicholas Wilson(2009)考察了资产特性以及客户和供应商品质等信息对于小微金融业务开展的重要性[6]。

二、硬信息和软信息在信贷技术中的应用

传统上,信贷技术分为两个类型:基于“硬”定量信息的交易型借贷和基于“软”定性信息的关系型借贷。在这种分类下,交易型借贷主要用于向信息透明的借款人授信时使用,而关系型借贷则主要用于向信息不透明的借款人授信时使用。这种分类方法本身是有缺陷的,交易型借贷并不是单一同质的信贷技术,金融机构使用不同的交易型技术,例如财务报表型借贷、小企业信用评分、资产基础借贷、保理、固定资产借贷和租赁,其中财务报表型借贷主要用于信息透明的借款人,其它的几种交易型信贷技术则致力于向信息不透明的借款人使用。金融机构使用不同的信贷技术,其对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适用性和营利性也都不相同。以往的研究认为金融机构的规模与小微企业信贷之间存在关系:基于硬信息,规模大的金融机构在向小微企业授信时有比较优势;基于软信息,规模小的金融机构则有比较优势。例如,Banerjee(1994)提出的长期互动假说中,认为中小金融机构经营更具有区域性,在与当地小微企业的长期合作中,通过相互的了解,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9]。实质上,纳入不同信贷技术的使用,这种观点并不成立,大银行和小银行都可以在小微企业授信业务中拥有自己的优势[10]。即通过纳入不同信贷技术,收集和掌握和小微企业“软信息”,在实际信贷审核中作为是否放贷的依据,以能够或敢于承担向借款人放贷产生的高风险,即本文所说的“软信息占优假说”①。

笔者对不同的信贷技术可以适用的信息类型进行重新归纳:

第一,财务报表型借贷。其信息来源主要基于借款人的财务报表,适用于信息透明的公司。该项技术在使用时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借款人必须有经过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的财务报表;二是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必须良好,财务状况通过财务报表计算出的财务比率来反映。在对小微企业客户授信时,小微企业财务比率的可信性和状况是授信的基础,还款保证来自于未来的现金流,对此笔授信的监督机制主要靠对财务报表的持续观察。第二,小企业信用评分。适用于信息不透明的公司。其信息来源主要基于小微企业主或小微企业负责人以及小微企业的硬信息,包括小微企业主或小微企业负责人的个人消费数据和小企业的财务状况。这些信息通过进入贷款预测模型来获得评分,金融机构基于评分来决定是否对申请企业授信。通常使用这种信贷技术时不要求借款企业提供抵押品,但利息稍高,对此笔授信的监督机制主要是对及时还款的观察。第三,资产基础借贷。该项信贷技术的授信基于抵押品、应收账款或存货的价值,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还款保证是手中所持有的抵押品,问题是抵押品的价值必须定期重估值。第四,固定资产借贷。该项信贷技术类似于资产基础借贷,其不同之处在于以房地产或设备作为抵押品。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向小微企业授信时较多采用的资产基础和固定资产信贷技术,研究表明80%的信贷都要求申请企业提供抵押品或担保品。如果申请企业缺乏抵押品,则无法从商业银行获得授信。第五,保理。其信息来自于应收账款(作为抵押品)的价值,其授信基于企业客户的品质。银行作为保理商,购买小微企业由于赊销而形成的应收账款,小微企业获得资金。第六,租赁。该信贷技术常见于设备、车辆、房地产的融资。银行购买资产并出租给借款人,借款人通常在租赁结束时购买该资产。对此笔授信的监督机制主要是对及时还款的观察。第七,关系型借贷。其信息来源于对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或小微企业负责人、社区等长时期以来收集到的软信息,信息大部分是由信贷员通过与借款人的直接接触和观察小微企业银行关系所有维度的表现获得。软信息主要用于解决信息不透明问题,但软信息主要由信贷员掌握,不易被观察、验证和传递给其它人[12]。关系型借贷是基于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多年往来所积累的经验,用较长时期收集起来的软信息。所以,如果财务数据有限,关系型金融是在技术上可以考虑的选择。财务报表借贷是基于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信息进行评估,在信贷决策上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基于资产的借贷主要基于可获得的抵押品的质量,这种类型的信贷其监督成本高,并且需要高质量的应收账款和存货来申请[13-14],当银企之间的关系时间较短时可以用其作为关系型信贷的替代技术。小企业信用评分是将原先应用于消费者信贷的统计技术应用于小企业,除了企业的财务报表信息外,企业主的信用状况和信用历史也被给予很高的权重[15]。无论使用何种信贷技术,从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有效管控的角度,均应将“硬信息”和“软信息”共同纳入信贷前、中、后阶段。

三、强化小微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中国的小微金融业务在未来的经营与发展中,应着力于以下四个方面以强化其信用风险管理,实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第一,在不同的信贷技术中,引入“软信息” 应用于贷前、贷中、贷后,通过“面对面调查+调查+交叉验证”的方式多维度、多渠道收集信息,建立金融机构自身信息优势和竞争优势。有效的客户选择可以减少后期的道德风险,并尽可能获得完美的信息。熟悉客情的信贷员从多角度、多渠道(例如,小微企业的上下游客户、行业协会等)收集小微企业的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经营动态、商业经验、资信情况、订单执行状况、应收应付账款情况、结合行业协会、上下游企业交易、关联企业情况及水表、电表、水表、海关联网数据的查询对这些信息进行交叉验证,可以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以此决定是否提供贷款、提供何种类型的贷款、贷款的金额、期限、差别利率、付息方式等,并对还款期中信贷质量进行维护,以及贷后跟踪调查以决定是否提供后续贷款。发挥软信息的优势,风险控制中采用交叉管理,才能有效嵌入目标市场。

第二,贷款审批权限的下放和激励惩罚机制的重新设计。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权可以分为集权和分权的方式,软信息由于本身具有非定量的特点,决策链条长容易造成信息传递失真、扭曲、损失。如果投资决策更多依据软信息,则在组织形式中,采用分权的方式更为合适,对应与更多依据硬信息,采用层级的组织形式。金融机构中,愈接近信贷申请客户的层级,对当地信息的掌握程度愈高,适宜有更多信贷处理权限。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于不良贷款,实行信贷员贷款终身责任制,即上追两级和终身追究。这在确保贷款质量方面发挥很大作用,在实践中有一个负作用,很多银行的客户经理不愿意给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比较大。由此,建议银行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或调整为尽职免责,建议核销金融单笔贷款在500万及以下增加到800万及以下。

第三,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客户贡献率。软信息的收集、梳理、归纳对于信贷员的能力要求较高,为在成本和信息成本之间取得最佳平衡,金融机构需要招募合格具有银行经验和社会能力的员工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以加强对客户的指导。利用小微客户信贷发放中获取的客户数据,积极进行交叉销售,以数据共同资源为基础,向客户提供储蓄、汇款、理财、租赁等多维度的金融服务,即不断深化和延伸金融服务,增加客户粘度的同时,挖掘客户价值,提高客户贡献率。

第四,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议政府用税收的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推动其业务向下,对符合要求的银行免征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营业税及附加,将减免用于建立事业银行内部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与前述不良贷款容忍度的提高可以作为配套政策适用。同时,政府可以建立小微企业的信息平台建设,将有助于金融机构以较低成本提高小微企业的信息可获得性,优化风控;同时建立违约信息通报共享机制,从环境约束下形成动态博弈,推进小微企业诚信建设。

综上所述,软信息对于提高金融机构开展小微金融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微金融的信用风险控制中引入软信息约束,并加强其与硬信息指标的整合,对于构建高效、便捷的小微金融信用评估体系,降低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交易成本和较高的违约风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个方面实现了小微金融信用风险定价方法的改进与提升,服务于小微企业的同时,推动社会资本的重新构建。■

参考文献:

[1]Joseph E. Stiglitz and Andrew 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1, No. 1981(3) : 393-410

[2]Desta Asayehgn. Do Microcredit Programs Alleviate Poverty and Foster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Review of African Case Studies[R]. Walta Information Center,2010.

[3]林毅夫,孙希芳.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8 (9):31-45.

[4]Allen N. Berger and Gregory F. Udell. 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Lines of Credit in Small Firm Finance[J].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Vol. 1995,68( 3): 351-381

[5]Jonathan A. Scott. Loan Officer Turnover and Credit Availability for Small Firms.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006,44(4):544–562.

[6] Edward I. Altman,Gabriele Sabato,Nicholas Wilson. The Value of Non-Financial Information in SME Risk Management.SSRN Working Paper Series,2009.

[7]Robert Cull,Asli Demirg-Kunt,Jonathan Morduch.

Microfinance Tradeoffs:Regulation, Competition, and Financing.The World Bank Working Pape,2009.

[8]Xavier Giné,Pamela Jakiela,Dean Karlan,Jonathan Morduch. Microfinance Games.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2010,2(3):60-95

[9]Abhijit V. Banerjee,?Timothy Besley?and?Timothy W. Guinnane. Thy Neighbor's Keeper: The Design of a Credit Cooperative with Theory and a Test[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109?(2):?491-515.

[10]阳,郭三野,刘吕科.我国银行小企业信贷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基于银行问卷调研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9(5):169-185.

[11]Mohd Yusof Kasim and Denison Jayasooria. Informal Economy, Micro-Finance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in Malaysia[J], Humanomics, Vol. 17 Iss: 2001(1):134 -140.

[12]Timo Baas, Mechthild Schrooten. Relationship Banking and SM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Volume 27,?Issue 2-3,?pp 2006:127-137.

[13] Allen N. Berger and Gregory F. Udell. 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 The Roles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Volume 22, Issues 1998,6–8: 613–673.

[14]Boot A. Relationship Banking: What Do We Know?[J].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idiation, 2000(9):7-25.

[15]W. Scott Frame,Machael Padhi,Lynn Woosley. Credit Scoring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Small Business Credit in Low- and Moderate-Income Areas. The Financial Review,2004,39(1):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