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创新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创新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和现状,在对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内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 养护管理 创新模式

1 引言

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步伐。随着高等级公路使用年限的增长,通车里程的不断延伸以及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公路使用功能下降和病害等现象,早期建成的高等级公路已逐渐进入大修期。因此,为延长高等级公路的使用寿命,保障高速公路既安全舒适,又快捷畅通和处于完好状态的高等级公路的养护工作迫使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工程管理从基本建设向养护管理过渡已是大势所趋。

公路养护是公路管理工作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建立高效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已成为公路专家和学者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2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和现状

2.1 特点

a) 及时性。作为国家重点基础设施的高速公路,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动脉,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必须对其损坏部分及时进行修复,保证通车的完好状态;

b) 危险性。养护工作多在高速公路不封闭的状态下作业,高速公路行车速度快,车流量大的特点使养护工作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必须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c) 成本高、工艺复杂。为适应环境发展要求,积极推行和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所以高速公路养护施工成本高,工艺相对复杂。

d) 高速公路的养护是不仅仅针对道路、桥涵、隧道以及公路沿线附属设施,还应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照明设施等的具有全局观念的、整体的系统工作。

2.2 现状

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普遍存在“管养一体”和“管养分离”等模式。其中“管养一体”是较为普遍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具备可节约企业交易成本的优点,但购置大量机械设备、设备维修保养等都会给经营企业造成损失,而且机构臃肿,养护队伍庞大所带来的职责交叉和责任不清现象,使得养护质量一旦发生问题,就会出现相互推诿责任难以追究的情况。“管养分离”模式其实质即市场治理,它的优势更多地体现在养护的效率上。但完全的“管养分离”模式存在市场无法完全实现资源优化和合理配置、养护作业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的现象。

3 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速公路在呈现其突飞猛进的建设和发展态势之时,诸多处于探索或转型阶段的政企并存、定位不清等养护管理模式的弊端已经凸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养护管理体制落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套用事业型养护管理的拨款方式,运行方式上采用职责不明确、责任不清晰的养护处、养护科、养护工区等长期封闭的运行模式。这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使得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既是公路养护的生产者,又是公路养护的管理者,同时还是养护质量好坏优劣的监督者,工作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市场竞争意识。这种传统的管养不分的养护模式,既无法保证养护计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也无法严格地实施养护监督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养护技术停留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阶段,严重制约了高等级公路的行车安全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且已成为我国高速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

3.2 养护技术人才匮乏

近年来,针对我国养护科技含量低和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的现状,一些地方和一些高等级公路通过调研和分析论证,从国外购置和配备了大量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设备。但由于对机械性能掌握不足,功能的开发严重受阻,导致设备闲置和使用率过低等浪费现象。而且,因养护技术人才自身技术水平有限,对国外已经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专业养护的认识和利用仍处在试验阶段。

3.3 养护管理资金不足

高速公路养护资金不足的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 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的分配,由于“重建设轻养护”的根深蒂固的思想,以及受“高速公路工程因初建质量好,所以早期无需养护”的思想意识支配,导致高速公路养护资金被占用或被挪用、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养护任务的现象时有发生;

b) 基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综合考虑的高速公路建设,由于收费低、效益差等综合因素,导致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资金不足、分配不合理;

c) 目前由于高速公路建设投资主体、建设资金及投资方式的多样化,高速公路对偿还本息有着较大的压力,特别是一些经营公司一味追求高利润、低成本而对养护资金投入不够重视和充足,或根本忽视了对高速公路养护及维修的投入,势必导致高速公路因缺乏养护,病害处理不及时而交通事故频发的给经营者和使用者都造成极大的经济和人身伤害。

3.4 法律法规及标准的执行力度差

近年来,国家针对公路建设和管理出台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颁布的相应的标准规范,对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起到了强有力的指导作用。但在公路的养护与维护中仍存在不按照设计标准对交通流量调查,导致设计结构与实际不符,而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和养护维修的现象。另外,由于项目前期招投标等工作繁琐复杂,方案定下时,最佳养护时间已错过,结果是本可以通过早期灌缝就可达到养护效果的,发展成为中期罩面养护;本该中期罩面的,病害进一步发展,已经发展成为沉陷、拥包等,中修项目变成大修项目,均需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变更和调整,其结果,不但影响了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也加大了资金投入。

3.5 体制不健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公路法律法规体系尚不配套,养护机制一直没有得到准确定位,养护不到位、养护质量低下现象普遍存在。

从整体来看,与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相关法律配套措施不完善的现象难以适应突飞猛进的高速公路建设要求。因此,应加快高速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养护保障等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步伐,建立可实现养护管理的现代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科学的、合理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养护系统。

4 养护管理模式与分析

目前国内养护管理有“管、养一体”、“管、养分离”和“管养部分分开、部分一体化”三种模式。

4.1 管养一体化模式下,养护管理人员主动权有限,养护队伍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解决日常工作中碰到的各种养护问题,对高速公路病害养护与维修反应慢,贻误养护最佳时期;

4.2 管养分开模式下,将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完全推向市场,也会因受施工单位的制约而削弱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4.3 新时期,管养部分分开、部分一体化的养护模式,可有效地改变高速公路养护工作被动的局面,充分发挥养护单位的养护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采用由自己的养护队伍承担日常维修,当遇到大型养护和维修项目时则通过招投标,凝聚社会技术力量实现的灵活多样的养护方式,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达到人员、设备、效率、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高度统一。

5 结论

高速公路养护是一个综合了体制、资金和技术等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对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探索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创新模式,才能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公路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