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伦敦的复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伦敦的复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曾为全球资本枢纽的英国经济来说,奥运会在何种意义上是机会,又如何成为累赘?

就在伦敦奥运会那混杂着国家自豪感、自由主义和英式幽默的开幕式召开前,一部讽刺伦敦奥运组委会的电视喜剧《二十─十二》(Twenty Twelve)以悬念式结尾收场了。

该剧2011年由BBC出品,承袭英国电视喜剧辛辣的讽刺传统,按主旋律生活纪录片的方式嘲笑奥委会的日常工作。其中一个情节:因组委会沟通不善,拉着奥委会验收场馆人员的大巴在伦敦城里迷了路,还真在奥运会开幕前不久应验了。

借奥运之机,英国人向世界展现了如下特点:最会自嘲、最幽默、最不善社交,最爱一本正经做无厘头的事。这一国民性格的集中体现莫过于英国影视娱乐产业中大规模的喜剧生产消费。讽刺的、不正经的、不服权威的心态,逐渐成为文化生产的核心竞争力,和文化消费循环的基本推行逻辑。

当然,这种性格中也蕴含着英国社会的集体无意识。在危难时独自抵抗纳粹的英国,为世界贡献了危机中的淡定心态、民主社会主义思路和实践(开幕式上的NHS全民医疗保障)、披头士以及大半部摇滚史,乃至帝国最盛时期在全球各地作孽的反思。这些思绪,和英国新教

文化中源流已久的怀疑精神、宽容相契合,造就了强烈的“玩世不恭主义”。

但正是这种玩世不恭主义,恰如其分地暗示出英国在现代社会的地位。一个常见的比喻是,大英帝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希腊城邦,而美国则是新的希腊化世界中的罗马帝国。过去几个世纪,希腊提供文化、制度,审美、时尚、争斗和潮流的标准;而罗马则将把议会民主、工业革命等成果推向世界。

在大众媒体时代,没什么比热门电视综艺节目更能表现出这种全球化文化生产秩序的循环了。几乎所有红遍全球的电视节目创意都诞生在英国,而近两年来,英剧的风行也已威胁到美剧的王牌地位。

可另一方面,玩世不恭者的自嘲是发自内心的。文化输出的顺序没变,但毋容否认的是,英伦帝国已不再是全球政经权力链条的枢纽。全球工业革命和金融中心的盛况早已定格为昔日荣耀。

奥运前的大巴迷路事件,多少成了一个标志:一边是犬儒特色成为最成功的出口卖点之一(看看牛津生憨豆先生在开幕式上的卖萌神色,而单指弹琴的桥段是他几十年前就演红的),一边是经济信心的提振需要正向鼓舞。奥运,对曾经辉煌的英国经济,对其最为核心的金融及文化创意产业,到底会是机遇还是累赘?

帝国的光芒

不可抗拒的经济持续衰退中,信心是数学模型之外最重要的因素。保守党之所以在危机中顺势而上,依靠的是传统左翼的“新自由主义”:削减公共开支,减税以增强私营经济体活力,以私营部门来保证就业,拉动需求。小政府和大社会的结合有利于推进社会改革的步伐。从大局面上来说,奥运是实现这盘棋局一个不多见的机会。首相大卫·卡梅伦认为,这次全球聚光的机会是“一生一次”。他估算,论直接收益,花在奥运上的约93亿英镑(并非政府开支,奥组委是私营公司),可在接下来四年持续进益160亿英镑。去年入访英国的人数增加2%,接下来几个月就会造就大约7.5亿英镑的消费。高盛预期奥运会会给英国GDP增加0.4%,这个数值足够把英国全国提振出经济衰退。而仅伦敦一地,今后三年每年会因为奥运会直接增加18000个就业机会。

不过,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来自英国的统计,奥运期间游客数量不仅未增加,甚至同比下降约30%。伦敦酒店人均价格跌至每晚171英镑,这一数字比寒冷的3月份还要低20%。看来,经济低迷削弱了伦敦奥运会的吸引力,导致之前的预期显得不切实际。

但对英国政治和商业来说,为奥运会的投入已无法收回。英国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临时的“商业大使馆”,位于市中心宫殿区由外事和英联邦办公厅管理的历史建筑兰开斯特轩内。此举代表了保守党和社会精英的新思维:通过对文化资本的重启,摆脱经济困境。而金融复兴更是英国文化复兴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伦敦金融业历史可追溯至工业革命后。19世纪,罗斯柴尔德家族曾一度主宰伦敦金融业,并经此将势力渗透至欧洲。尽管20世纪的金融业,美国代替了原来英国网罗全球资本的枢纽地位,但新一轮金融危机后,伦敦的话语权重获提升。如今,泰晤士河流经的“一平方英里”的伦敦金融城聚集近300家外国银行、180多个外国证券交易中心、每日外汇交易量逾6300亿美元。

后帝国时代的管理者们终于开始像新兴市场那样招商引资。据“商业大使馆”项目经理,前驻韩大使Martin Uden说,该计划能为整个经济增长贡献十亿英镑的生意。整个奥运期间,“商业大使馆”承办17场商界金融界峰会,2000名本土公司和机构、1000名国际机构已经注册报名。最引人瞩目的是7月末众星云集的“环球投资会议”:IMF的执行总裁Christine Lagarde,欧洲央行主席Mario Draghi,广告业巨头WPP老板Sir Martin Sorrell爵士,苹果设计总监Jonathan Ive爵士(当年是个英国小伙)Google主席Eric Schmidt齐聚一堂。

首相卡梅伦和财务首相乔治·奥斯本,及数十位阁员都会经常光顾站台,因为这个计划,可以说是自1851年帝国辉煌时期,建造水晶宫以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以来最大的商业推广行动。是政府指望用奥运招揽高朋满座以后,引爆未来经济收益的核心计划。英国《每日电讯报》的说法是,招商引资的目标是十亿英镑,而《独立报》称目标是十四亿镑。

创意经济

英国的经济复兴计划无法重现一百年前工业、军事加宗教的扩张模式,也不能再单纯依赖高等数学魔术般的金融业。近年来,伦敦引以为傲的还包括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也称创意经济。这一概念旨在描述在金融资本之后,“人类的创造力就是终极的经济资源”。学者们相信,二十一世纪的经济越来越依赖于通过创造力和革新而产生的知识更新。左派史诗剧型的奥运会开幕式上,工业革命和数字革命正是划分历史的两个主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