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康德认识论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康德认识论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康德作为近代最出色的哲学大家之一,本文通过对其书中先天综合判断及纯粹理性的解析,论述了康德如何自上而下的建构了一套完善的认识论体系,诠释了人类如何认识事物,以及认识的界限即人类可认识的只是现象,而无法探究物自体本身,康德的学说推动了以后认识论的发展。

关键词:认识 康德 先天判断 理性

康德把认识分为三类即数学,自然科学,形而上学的知识,并且认为这三类知识都是以先天综合判断作为基本来实现的,其中数学,自然科学是以先天综合判断自身作为原则的,即以纯粹知性作为准则(后面论文将要详细讨论先天综合判断与纯粹知性的关系),形而上学则是以先天综合判断作为基础的。《纯粹理性批判》写到:

数学的判断全部都是综合的。首先必须注意的是:真正的数学命题总是先天判断而不是经验性的判断,因为它们无法从经验中取得的必然性。因此在这里必须借助于直观,只有凭借直观这一综合才是可能的。自然科学(物理学)包含先天综合判断作为自身中的原则。所以形而上学至少就其目的而言是由纯粹先天综合命题所构成的。

从上述引用中,可看出康德认为纯粹数学和纯粹自然科学的是由先天综合判断作为原则的,并且是蕴含在理性中的,而借助直观而形成经验知识,而形而上学是以先天综合判断为基础而展开的,但并没有说明为什么先天综合判断是它们的原则或者基础,在本书后面中讨论纯粹知性才说明了这一问题。书中写到:

于是,纯粹的综合,从普遍的方面来看,就提供出纯粹的知性概念。但我理解的纯粹综合是以先天的综合统一性为基础的综合。因此,我们的计数(尤其是在数目较大的时候更为明显)是一种按照概念的综合。

赋予一个判断中的各种不同表象以统一性的那同一个机能,也赋予一个直观中各种不同表象的单纯综合以统一性,这种统一性用普遍的方式来表达,就叫做纯粹知性概念。

从引用的第一段了解纯粹综合即是先天综合,由这种综合引出来了纯粹概念,并且综合是以(纯粹知性)概念为基础,可以理解为纯粹知性是先天综合的基础。从第二段就说的更直接了,这种单纯(纯粹)综合达到表象的统一性即是纯粹知性概念,也就是说借助于纯粹知性而完成了先天综合的统一,纯粹知性和先天综合判断有极其内在的核心联系,这种联系就是只要纯粹知性与自然科学或者数学有必然联系,那么在实施先天综合判断这个命题的时候就一定会产生俩者的知识,所以康德会说数学与自然科学都必然是先天综合判断的。下面需要的就是说明纯粹知性与科学,数学的必然联系。关于数学知识在书中写到:

通过一个纯粹知性概念对某一个对象的思维,只有当这概念与感官对象发生关系时才成为知识……通过前一种直观的规定我们能得到对象的先天知识(在数学中),但只是根据这些对象的形式并作为现象……所以一切数学概念单独还不是知识。

从这里可以看出数学的先天知识,必须依靠纯粹知性与纯直观的结合才能产生,并且单独的数学概念是没用的,但还没说明白纯粹知性与数学知识的核心关系,只是说明了有联系性,只有在后面书中探讨与自然界的关系即自然科学或者物理学时才说明了内在的核心关系。康德通过知性操控范畴作为自然界的先天法则来实现的。康德说“范畴只是知性的一种规则”。可以看出知性是可以操控范畴的,并且在后文中还有类似的叙述。先来解释下范畴,书中写到:作为单纯形式的范畴就获得了客观实在性,即获得了对能够在直观中给予我们的那些对象的应用,但这些只是现象;

这里解释了范畴具有客观实在性,在康德眼里客观实在性即是客观规律,自然规律,在后面详细的解释范畴是自然规律的先天法则,书中写到:范畴是一些给现象,因而给作为一切现象的总和的自然颁布先天法则的概念。

一切可能的知觉,因而甚至一切总是可以获得经验性知识的东西,即一切自然现象,按照其联结来说都是服从范畴的,自然界(单是作为一般自然界来看待) 是将这些范畴作为自己的必然合乎规律性的本源依据来依赖的。但是,甚至那仅仅通过范畴来给现象先天地颁布法则的纯粹知性能力也不足以建立更多的规律,除非对于一般自然界据以作为诸现象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合规律性的那些规律。

在这里康德解释了范畴是一切自然现象先天法则,并强调了这个自然界只是一般自然界即在时间和空间里的,所以这里自然现象的规律也就是自然科学,而不是形而上学,并且是纯粹知性通过范畴来颁布这个先天法则的。谈到这里,可以下个结论了,康德所谓的自然科学和数学归根到底只是一种范畴的先天法则,也就是纯粹知性的统一性联结原理。这与康德在说明俩者时那章节用的标题是一致的,即一切理论科学都是从属于理性之下的,也就是说科学原理也是在意识内部的。康德继续在书中写到:所以唯一地除了关于可能的对象的先天知识而外,我们不可能有任何的先天知识。

只有通过他们在经验性直观上的可能的运用才能做到这点,就是说,范畴只用在经验性知识的可能性上。然而先验幻相甚至不顾批判的一切警告,把我们引向完全超出范畴的经验性运用之外,并用对纯粹知性的某种扩展的错觉来搪塞我们。

我们在前面所阐释的纯粹知性原理只应当具有经验性的应用,而不能先验的即超出经验范围之外的运用。

引用的第1段话的说明了纯粹知性只包含了经验的先验知识,而不能达到超于经验的先验知识,后面4段话就分别证明了这一点,2-3段说明了纯粹知性与范畴有等价性,且范畴只能运用于经验性知识,所以纯粹知性也只能运用于经验型知识。4-5段说明了纯粹知性只能运用于经验性知识,而不能认识到超出经验之外的形而上学,否则会导致先验幻相。那么必定会有一样能力来衡量属于形而上学范畴的东西,康德就引出了理性这一术语。如同康德在书中最开始说到:

但我所理解的纯粹理性批判,不是对某些书或体系的批判,而是对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是就一切可以独立于任何经验而追求的知识来说的,因而是对一般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进行裁决,对它的根源,范围和界限加以规定,但这一切都是出自原则。

这里就明确的说明了这一问题,对于形而上学的批判,是在对于理性的认识上加以划分的,接着康德就对纯粹理性本身做了详细的说明。

但现在,这种知识类型在某种意义上毕竟也被看作是给予了的,形而上学即使不是现实地作为科学,但却是现实地作为自然倾向(metaphysica naturalis)而存在。因为人类理性并非单纯由博学的虚荣心所推动,而是由自己的需要所驱动而不停顿地前进到这样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是通过理性的经验运用、也不是通过由此借来的原则所能回答的,因此在一切人类中,只要他们的理性扩展到了思辨的地步,则任何时代都现实地存在过、并还将永远存在某种形而上学。于是也就有关于这种形而上学的问题:形而上学作为自然的倾向是如何可能的?就是说,纯粹理性向自己提出、并由自己的内在需要所驱动而要尽可能好地回答的那些问题,是如何从普遍人类理性的本性中产生出来的?但由于对这些自然而然的提问,如世界有一个开端还是永恒以来就存在的等等问题。康德说明了形而上学的是由于自然倾向而存在并驱动的,并说明了这种自然倾向的驱动是由于纯粹理性自己提出和自身内在需要而发动的,即人类理性追求无条件的东西的自然倾向。在后面康德详细说明了这种纯粹理性自身的自然倾向的内在需要驱动。书中写到:

既然这个只是在理性的思辨运用中的极大值本来就是全部意图,并且,既然对一个在实行中毕竟永远达到的概念的逼近与把它当做好像完全是虚设的正好是一样的,所以关于这样的一个概念人们就说:它只是一个理念……理性的实行总是受限制的,有缺陷的……而是正因为它是有关一切可能的目的的必然统一性的理念,所以它就必须作为一个本源的,至少是限制性的条件而用作一切实践活动的规则。

并在现象之外还假定纯粹思维的对象即本体,是因为这些对象不具有任何可以指定的积极意义。

传统观点都认为由于知性范畴运用到了理性推论所以造成了二律背反,所以导致现象与本体的割离。实际上更深沉的原因是由于纯粹理性自身的限制或者缺陷造成的。由前文所说纯粹理性具有某种自然倾向的内在驱动需要,就是这里所谓的理性趋向于他自身的最大值但无法达到,本人有个大胆的假设模拟,假设有“俩个”纯粹理性,一个是完满的,一个是本文所说的限制的镜像,镜像不停的追求达到完满的纯粹理性即最大值换句话说也就是本体,但镜像永远不能达到本体,所以必然会导致认识不了本体,即第二段引用所说纯粹思维的对象作为本体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是由于镜像纯粹思维自身的割离(不完满性)造成的,永远会导致现象与本体的二元分离,这与佛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佛法里有个术语叫做识阴即第八识,一类相续永无间断,另外个名字也叫心,不过叫攀缘心即不能认识本体佛性,有以心取心的作用,这种以心取心的永无间断的作用即是人类认识的根本,在唯识学里叫做根本依,与康德所说有相似之处,即人类认识的根源为纯粹理性,也有不停的取自身的自然倾向,而且也认识不到绝对本体,还有康德说理性概念用来统握,正如知性概念用来(对知觉加以)理解(《粹理性批判》第二编,第二卷,第一节《纯粹理性的概念》),在此处说明了理性与知性的区别,康德倾向于理性是无知觉性的与唯识学里认为第八识妄心无覆无记(无知觉性)有类似之处,纯粹理性与识阴妄心有太多的共同性,但由于本文核心不是对俩者做对比,故不多述。最后康德对于为何纯粹理性永远不能达到自身最大值这个核心问题却在书中却没有多做解释。

最后做个结论,康德通过对理性自身的限制,缺陷而解释了人类认识的缺陷,即人类无法认识到物自体并最终会导致现象与本体的割裂,其中知性范畴越界会导致二律背反也验证了这一规律。而纯粹理性的原则将会提供知性的范畴,康德说:知性尽管可以是借助于规则使诸现象统一的能力,而理性则是使知性规则统一于原则之下的能力。用康德在另外一处的话来说就是理性是知性原则的原则,由知性范畴(只能提供经验的先天知识)这个先天法则为一切知识提供了先天基础,用一句话来说知性范畴这个先天法则就是一切知识的法则,一切知识都要效仿他。最后由先天综合判断这个命题借助直观最后增加我们的一般化的经验知识。康德用《纯粹理性批判》此书对三者核心内在关系串联式自下而上的建立了一套理想的认识大厦,纯粹理性是知性的原则,但无法认识物自体(形而上学);知性范畴是天综合判断命题的原则也是一切知识的先天法则,但无法逾越理性的鸿沟;最后先天综合判断命题借助俩者的原则和直观最后获得和增长人类的经验知识,康德由此建立了各自的认识界限和相互关系,为人类认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邓晓芒:《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方世南:《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0页。

[3]李素菊、刘绮菲:《青年与“宗教热”》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 239 页。

[4]:《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国青年报》2000 年 12 月 21 日。

[5]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12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