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飞叉,又见飞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飞叉,又见飞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飞叉,中锋为叉,边锋为耳,相传起源于南朝的梁武帝时期,今天主要用做民俗表演。演出时,装有响铃的钢叉在民间艺人的身上翻转自如,精彩绝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许多传统神怪剧目,也被改编成飞叉的表演节目。由叉可以防身、健身,同时又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因此广泛流传在北方民间,经过武术家们的代代演绎,逐步形成了集武术、杂技和花会民俗表演于一体的民间艺术。本刊记者寻访老北京飞叉艺术传人,为读者介绍这项民间文化遗产。

历史 花会先锋

在老北京的庙会上经常会看到飞叉表演,民间艺人们走在人山人海的观众中间,手中的钢叉在肩、背、胳膊等处转圈滚转,叉上还穿一小金属环,舞动起来哗哗作响,还能做出许多花样,或抛掷空中然后接住,或两个人搭肩传递钢叉,也有人在叉头上涂油点火,翻转自如,煞是威风。他们运用肌肉的紧张或松弛和用力的大小调整飞叉的重心和速度,控制飞叉的起、落、转、合,手不拿叉,叉也从不落地,精彩绝伦。

说起飞叉的起源,可与十八般兵器中“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的“叉”关系不大,而是与佛门道家息息相关。据说,僧人和道士因为长时间打坐,腿脚会有些不灵便,便拿起了木棍或扫帚活动身体,后来逐渐在棍上装了钢叉、活络的环形铁片,还有其他一些装饰,便形成了现在的飞叉。还有一种说法是,飞叉起源于过去农家扬场(撒谷子)所使用的三股叉(木制),而且飞叉表演时的动作,也都是由此演变发展而来的。

在庙会上表演的飞叉艺人都来自于民间花会组织。花会是汉族民间于春节等节日进行的各种游艺活动的统称,分为文会和武会,比如像粥茶会、面茶会、缝绽会等文会,还有像杠箱会、狮子会、中幡会、秧歌会、五虎棍等武会,是在庙会上表演的游艺活动。老北京曾有300多档(堂)花会,这里的每一“档”或“堂”都是一个具体的表演项目,许多上了年纪的老北京都对庙会上看到的各种绝活念念不忘。

清朝以前,每年庙会期间各种花会必来朝顶进香,其中最富盛名的是“幡鼓齐动武会十三档”,可以说是北京民间花会的代名词,它的各种表演的出场顺序还有一个顺口溜:开路打先锋,五虎紧跟行,门前摆设侠客木,中幡抖威风,狮子蹲门分左右,双石门下行……其中所说的“开路”,指的就是飞叉表演走在第一位,第一个出场的。

作为开路第一档,自然有逢山开路的意思,是在所有武会最前面的表演项目,所以别称“开路会”。开路时,一个人装扮成神话中的魔怪,花脸、散发、赤臂、一身黑色服饰,腰间围一虎皮裙,手执一钢叉,走在最前边,后边跟着飞叉的表演队伍。围观的人群往往怕钢叉碰着自己,便纷纷闪开,达到了开路的目的。实际上,打先锋的开路原意是赶鬼的,他们经常表演的故事是《目连救母》《五鬼闹判》和《五鬼捉刘氏》,手舞钢叉驱赶那些看不见的鬼魂,而绝无驱人之意。

传承 飞叉少年

在五十年代的北京,耍飞叉不光是在庙会,就是在街头、胡同口都常有人练习。飞叉也像其他民间花会一样历史悠久,更有着辉煌的过去。但不无遗憾的是,如今走花会的热闹场面在北京已经很少见了,花会艺人们没有固定的表演场所,哪里有邀请他们就会出现在那里。北京的门头沟区目前在妙峰山恢复了一些花会表演,每年都吸引不少游客。

以前的飞叉会多集中在一个乡、村或街道,但随着北京城改造变迁,一些乡村拆迁搬走,花会便面临着四分五散的局面,无法像以往一样可以随时训练、组织走庙会。飞叉会的传人一般均为亲属及后人,因为供年轻人选择的娱乐、休闲项目越来越多,很少有人愿意下苦工夫练习飞叉这种文化遗产。种种原因,许多民间花会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导致多档花会失传。

在北京还有这样一家人,工作之余他们常常手拿钢叉,风雨无阻的在立交桥下练功,每逢庙会,还会参加飞叉表演,他们就是张文礼一家。张文礼是朝阳区安外仰山众友同乐开路圣会的会首以及第四代传人,随着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开建,张家搬离仰山村来到了天通苑,好在张家老小对传统花会都有份难以割舍的情节,这档花会才有机会得以延续。

张文礼的女儿张宪为第五代传人,工作之余会陪着她的外甥龙龙和邻居家的小孩优优一起练习飞叉,而张文礼也会在旁边练习,路过的人们经常会在天通苑河边的桥下看见他们的身影。每当听到观众们的掌声时,他们觉得这份坚持还是值得的。

想将飞叉灵活地接住翻转,时而嗡嗡作响,时而无声,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出来的本事,飞叉传承人们的衣袖底下全是练习过程中留下的淤青,还会经常被高抛到空中的飞叉砸伤或者扎伤,有时四五斤重的飞叉砸到手肘的麻筋上时,会痛到流泪。作为第六代传人的龙龙从小就开始学习飞叉绝技,如今,手中的飞叉滚动自然、起伏有序,每年他都会和家人一起参加妙峰山的庙会,进行飞叉花会表演。今年12岁的龙龙还在上学,虽然课业紧张,但仍坚持每天训练,准备把飞叉这档民间花会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