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胃镜下钛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疗效分析56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胃镜下钛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疗效分析56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观察胃镜下钛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因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56例,在胃镜直视下直接用钛夹对溃疡出血灶进行钳夹止血。结果:56例患者均止血成功,止血率96.4%(54/56),共使用钛夹数目162枚,胃镜下操作时间平均每例20~30分钟,止血后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胃镜下钛夹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灶直接钳夹止血,止血准确、快速,效果好,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出血止血胃镜钛夹

消化性溃疡出血是常见的临床症状,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目前止血方法有:包括内镜直视下进行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或硬化剂、局部喷洒止血药物、微波烧灼、止血夹止血、高频电凝止血和高频氩气止血等,故内镜止血已越来越成为首选的止血方法之一,尤其使用钛夹在内镜下止血已被广泛采用,并且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就对5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在胃镜下采用钛夹钳夹止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对5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行胃镜下钛夹钳夹止血治疗,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24~65岁;十二指肠溃疡32例,胃溃疡16例,复合型溃疡8例,予抑酸剂、止血药物常规治疗并及时输血纠正贫血后,仍不能有效止血,故行胃镜下钛夹钳夹溃疡出血灶止血。

仪器和设备:高清胃镜和钛夹持夹器及钛夹,高压冲水器。

手术方法:术前准备同胃镜检查,术中行心电监测及输液。进镜后首先寻找出血部位,如果胃内存血较多,采用高压冲水即可观察到出血部位;张开钛夹,对准病灶钳夹,钳夹时一定要连同病灶两侧的正常组织进行钳夹,确定止血夹已夹牢病灶及完全止血后退镜结束治疗,胃镜下操作时间平均每例20~30分钟,所有病例术后常规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等药物治疗,随着溃疡出血灶的愈合,钛夹自行脱落排出。经验是:最好把整个溃疡面均钳夹住,钛夹使用的数量要根据病灶的大小决定。在夹闭所有出血灶后,再次高压冲水观察病灶,如无出血,即可退镜。

结果

56例患者用钛夹162枚,平均2.8枚,平均每例操作时间20~30分钟,及时止血率96.4%(54/56),止血未成功2例分别为(直径>3mm的动脉出血及胃小弯病变出血各1例),止血成功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回复良好,术后3~4周复查胃镜,钛夹均已脱落,病灶愈合。

讨论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手段较以前更为多样化、简单化、有效化,目前,经内镜金属夹钳夹术已成为公认的消化道急性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1]。经内镜金属夹止血主要应用在血管直径90%,并且不引起黏膜变性,不影响溃疡的修复和愈合。术后3~4周,内镜复查见溃疡面愈合良好。应用金属夹治疗前首先要确定适应证。有学者根据经验认为,恶性溃疡出血周边组织质硬或质脆、弥漫性黏膜出血、直径>3mm的动脉出血,均不适合于金属夹止血;胃小弯病变出血者由于操作角度受限,钳夹牢固性差,也不适用于金属夹治疗;对于溃疡底部血管性出血,虽然血管性出血已停止,但是若实施夹闭,引发再出血的风险会增大[3]。但是随着钛夹型号的不断丰富,在临床上发现,部分>3mm的血管性出血也能通过选择适当的钛夹以及多钛夹连续钳夹达到止血的目的,对胃小弯及溃疡底部出血,随着术者操作的熟练程度增加,风险也相应地减小。治疗时视野要清晰,充分暴露出血灶,术者要技术熟练。金属夹张开要充分,角度尽量与病灶成直角[4],钳夹迅速,力度适中,以免损坏金属夹持放器装置。金属夹治疗后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喷洒,以确认是否完全止血。必要时可在病灶周围喷洒去甲肾上腺素。内镜治疗后。继续抑酸治疗,可加强治疗效果和减少再出血的危险性,特别是溃疡性出血。用内镜金属止血夹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活动性出血安全可靠,止血迅速。

总之,随着内镜技术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内镜止血已成为目前消化道出血止血的首选方法。其他内镜下治疗如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注射止血机制通常认为是由于注射后黏膜下血管收缩、局部压迫及血小板聚集所致,虽然极少引起组织损伤,但是作用时间短,再出血率高;鱼肝油酸钠等硬化剂可使血管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化及血栓机化,但有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使溃疡面扩大,甚至有穿孔的危险;微波、电凝、激光、热探头等治疗均是利用热能及热效应,使组织蛋白凝固而止血,对组织损伤大,甚至可引起消化道大出血。本文显示金属钛夹止血成功率96.4%,与文献报道的成功率相近,并无明显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