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那声悠长的叹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那声悠长的叹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记得那天和每天一样,在学生对课文进行了感悟之后,进入了“自读文本”的环节。我向学生提出了问题:“在这篇课文中,你觉得‘东北大森林’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文中划出重点的词语或句子,并批注。下面请各小组讨论这两个问题,准备在讨论后进行全班交流。”

“唉——”

话音刚落,我听到了一声轻轻的叹息,伴随着叹息,又传来了一句:“又是小组讨论,真没劲!”我的心一惊,定睛望去,只见他(发出叹息的学生)懒洋洋地转过身去,无精打采地和同学讨论了起来。我不禁感到了疑惑:“真没劲”是什么意思?是什么让他感到“真没劲”?难道是我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而让他觉得没劲吗?我压住心中的疑虑,继续上课……

下课之后,学生在课上那声悠长的叹息声,还有他那无精打采的样子久久在我心头萦绕,挥之不去,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学生为什么会觉得没劲呢?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第二天上课,我就这个问题和学生交流了一下,让学生谈谈对“现在语文课”的看法。我对学生说:“你们觉得我们现在的语文课怎么样?是不是应该改进一下?”学生听后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不解,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看到学生不解的样子,我把前一天发生的事和自己心中的疑惑告诉了学生。学生听后,小声地议论了起来。看到学生想说却又不敢说的样子,我对学生说:“没关系,大胆地把你们的想法说出来,这样老师才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改变一下教学方法。好让我们觉得学习不再‘没劲’,让我们都能有兴趣的去学习!”

听到这番话后,只见他(发出叹息的学生)环顾了一下四周,站了起来,对我说:“老师,现在上课,每节课您都让我们进行小组讨论,而且形式都是四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回答。天天都是这样,一点新意都没有。我们觉得这样很没意思。现在我们上课只要一听到小组讨论就烦,一点兴趣都没有!”

“老师,您能不能让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少讨论一些,因为很多问题我们不用讨论就能想出答案。比如说昨天的问题,我们自己就能解决,根本不用讨论,说是讨论,只是几个人在一起做做样子罢了。”另一名学生激动地说。

……

学生的直言不讳,让我感到了茫然,同时,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而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最好方式不就是小组讨论学习吗?既然这样做让学生感到厌烦,那我又该怎样做呢?

课后,我静下心来认真地想了想,其实学生说得并没有错。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很多教师(包括我在内)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除了让学生小组学习、讨论还是小组学习、讨论,很少有什么新招。好象课堂上少了讨论就不是成功的语文课了。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想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但是,不知我们是否想过,让学生这样长期的讨论,他们是不是会感到枯燥,厌烦呢?他们还会有学习的兴趣吗?我们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因此,我觉得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改变一下教学方法了。首先,教学中该讨论的让学生讨论,不该讨论的不要再让学生讨论。要讨论就讨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值得探讨的问题。另外,我们还应该改变一下,尝试着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方法(而并不只是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都能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的而不是被动或不自愿地进行“合作学习”。

我想,要让那声悠长的叹息声从我们的课堂中消失,必须要想办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所以,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让课堂更有趣:

学习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的艺术性。因此,教师要注意融洽师生关系,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分析教材,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准备每一节课,重视课堂上师生的情感交流,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二、让教学行有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进行恰当的知识拓展与延伸,增强趣味性和实用性,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例,将课内外形成一体,熔学习与生活为一炉,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滋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法、学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独特需要,展开科学有效的学生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不断唤醒、开发和提升其自身潜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特色发展。

三、让学生更有为:

在课堂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好与坏,教学设计起着重要作用。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而展开,教师的“教”必须服从学生的“学”。无论是采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还是合作学习,各个教学环节都要重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注重学生的有效参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活动时间与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精心安排、引导和激励下,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获得技巧,使其在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有所作为。

四、让学生更有得:

一堂好课应使学生学有所得,能够促进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在课堂中,首先,学生要感受到身心的愉悦。教师要创造丰富、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参与的喜悦、合作的乐趣、被人尊重的幸福,把学习的过程作为一种享受,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其次,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价值取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讲诚信、懂团结、会合作,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第三,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学会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堂环节的设置和课堂氛围的营造,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学生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自我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