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舞”纸的世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舞”纸的世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时间,数字媒体可以随时随地的满足人们的需要,你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就能完成一幅你所想的作品,这也可以说是创新的思维。而我认为“舞纸的世界”是建立在工艺上,也有些是建立在概念上的。伴随着千年传统的传承与工艺的成熟,材料与形式的创新与世界范围的艺术、设计、建筑、时尚相结合,可以说我们现在每天都在使用纸张,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它能有如此多的功能。

纸,历来是作为一种记录我们的言语、音乐、绘画和想法的材料,目前它被广泛认作是世界艺术物质性表现方式。纸,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材料,它就好比一个舞台,我们可以从这些作品中感觉到纸有其自身的生命力和能量。而今天,我们已经发现了这个最基本材料的多功能性,纸的这种力量在各个领域方面广泛应用,这些领域提供了新的想法,并完善了现有的技术,逐渐表现成为一种趋势。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就已经有“无纸世界”的宣言和预测了。这似乎符合逻辑概念,因为伴随着计算机与其它电子设备的发明与利用,它们成为分配和获取信息的主要的手段。但是至今这种情况还没有出现,那么原因何在?今天与过去相比,众多的自动化商业办公与桌面印刷在面对屏幕的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作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我们,既要满足大脑对知识的需求也要满足身体对体能的需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创作理想中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需要纸,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如何做出满意的艺术设计作品。而在过去,一些过程必须用双手通过印刷、切、对齐、录音和拍照进行制作。而现在这一切不再是必要的,一个设计师可以做一天的工作基本不用起身,他们也不会离开屏幕,手中也不需用拿着纸。

我们周围的产品正是缺少了与这种生活必需品的结合,为今天带来了一种返回可触设计的愿望与冲动,作品与纸相结合看起来显得更加有趣。纸作为一种平面印刷和可书写的材料,是平面一种表现,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大量的信息和想法都是通过一层层很薄的纸张来表现着无形的数字世界,它重要性变得更加明显。纸可以成为连接二维与三维之间的桥梁,也作为连接表面和物体之间的桥梁。它是一个可创作的对象,可以通过我们的双手进行折叠、切割、变形以及缝制,使之赋予完全新的属性以及内涵。艺术家也转向纸上创作,它就好比一个可以塑造绘图的表面,其意义已经远超出纸的传统作用。纸可以变成雕塑,也可以成为建筑,甚至可以作为一种时尚,它可以模拟出我们环境中的多种材料、对象和场景。大量用纸通常会被认为是造成浪费和对环境不利的因素,但是当我们捡回扔掉的废纸,巧妙加以利用,它同样能提供一个更为环保的方式用来构造新的艺术形式,也能替代更多的使用永久性材料所制作的物体或空间。为什么我们会用塑料、木材、金属或选用一些扔掉的旧衣服来做艺术与设计呢?虽然纸张的脆弱性表明它是一种稍纵即逝的材料,对于任何人来讲纸都可以被轻易的撕裂,燃烧和抛弃,这也说明了纸作为一种艺术载体的矛盾共性。但是,它能在合适的条件下维持数千年。

创意纸类设计试着解决全球性废纸数量的问题,突显出纸张在设计应用的高度可塑性,创造出机能及趣味并具的空间氛围。回收纸类经过创意转化,再度回到人们的生活、工作空间里,成为不可或缺的家具物件等,这种回收再利用的环保观念,如今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不但可以有效减少垃圾量的产生,也推动了许多具有创新、创意的作品设计,更包含着别具意义的未来。

艺术家和设计师们使用各种各样的纸张,创作范围十分广泛并且多样化的。当然,一张纸可以被用来简单地记录信息,但在艺术和设计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创建三维形式的世界。纸甚至可以表现出让人不可思议的超写实作品。其实所有这些都是通过使用一张张薄弱的纸张材料来完成的。纸对艺术家和设计师们来说,是一个普通而又神奇的材料。虽然它的表面和纹理的主要功能是用作笔记和画图,但在他们的眼中却拥有了无限的多样性,不断的发掘这些材料还能用做什么。在他们所创造的世界中,唤起了一种新的前沿艺术形式,这是文化的传承与艺术的结晶。而对于观者最想看到的就是这种神奇过程是如何转换形成的,分享这种材料在他们独特视野中的所有可能性。

纸作为人类信息传播往来的媒介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即使资讯工具逐渐取代传统纸张传播的地位,而在之前我们保持着一种为了环境而要“无纸化”的理想。仿佛这成为拯救环境的唯一方法,但这也无法撼动纸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而现在这种材料已经被重新定义,它表现得更加突出,更加与众不同。我们可以探索其无限的可塑性并挖据出隐藏在材料背后的含义,通过我们的双手用“创新再利用方式”来进行创作,去思索如何善加应用、爱惜与保存这人类文明的重要文化资产。“舞纸世界”将与数字时代一同跨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它将永远不会消失。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青年(教育)基金资助(52WV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