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扪侗族传统手工造纸调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扪侗族传统手工造纸调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贵州地扪侗族手工造纸的调研基础上,对地扪造纸的用途、存留情况及原因、造纸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主体感受进行探讨。认为地扪的造纸工艺来源丰富,既有外来工艺的影响,也有本土艺人的适应性传承。

关键词:地扪;侗族;造纸

中图分类号:TS7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2-0150-07

纸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造纸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从原料到加工乃至不同用途的制品,都有不断的改造和创新,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造纸技术。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由于受到交通不便或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民族几乎完整保留了传统手工造纸技术,成为传统手工造纸方法的“活化石”。同时,由于受到地理、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西南少数民族往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生产出各具特色的纸张,充分展示了西南地区由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所导致的造纸原料成分、工具及过程的多样性,从而成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传统手工造纸技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少数民族手工造纸技术源流的探究有助于更好的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使其充分发挥历史、科学、文化价值。此外,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手工造纸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促进民族团结。

2008年7月,笔者对地扪的造纸进行了初步的调查,时隔3年之后,笔者再次来到地扪,对造纸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因此集成此文,希望能对地扪造纸的起源、主要流程、纸的实际功能和主要流向、通过造纸形成的主要社会关系和造纸群体的主体感受等问题进行探讨。

本文所讨论的地扪社区造纸工艺是以地扪寨为代表,并包括登岑、罗大等寨在内的造纸技术。地扪、登岑、罗大三寨在行政区划上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是黎平县范围内至今还保留着传统手工造皮纸的侗族寨子。

一、造纸的主要过程

2008年,笔者主要针对地扪寨的造纸过程进行了调查,2011年,我再次回访,总结起来地扪造纸的主要原料、工具、流程、造纸时间如下:

(一)原料

1.主要原材料:构树皮。农历二月份上山采集构树皮,用柴刀砍下树枝,剥去树皮,把树径剥成细条状,晒干储存,以备造纸使用。构树越嫩做出来的纸越白。

2.纸药:野猕猴桃藤。成条状,藤类植物。造纸时采来,用斧头砸扁,浸泡于水中,水呈粘稠状,以备造纸时使用。

3.配料:草木灰、碱。主要是煮构树皮时加入。

(二)工具

砍刀、木槌、簸箕、布帘

(三)制作过程

1. 农历二月份的时候到山上采集构树,采集之后剥皮呈细条状,晒干储存。

2. 把晒干的构树皮,置于水中浸泡。

3. 把浸泡好的构树皮置于铁锅中,加入草木灰、碱,沸煮。

4. 把煮好的构树皮放入流水中漂洗。

5. 漂洗过的构树皮经过一番筛选,挑出其中黑的,腐的成分,以保证纸的质量。

6. 把漂洗好的构树皮用木棒捶打,打至构树皮成为碎渣。

7. 构树皮的碎渣捏成团,用笸箕在清水中稍微蘸水,使其湿润。

8. 把润湿后的构树皮碎渣团放入木桶,加入一定量的冷水或开水,呈水状。

9. 把野猕猴桃藤浸泡好的粘稠状水通过一个漏斗加入盛有构树皮水的木桶中,并搅拌均匀,使构树皮水呈粘稠状。

10. 先把磨具浸湿,再把粘稠的构树皮水用瓢浇在作纸的磨具上,一边浇水,一边摇摆磨具,以使构树皮浆均匀的分布在磨具上,大概浇7-8瓢左右,使磨具上的构树渣达到一定厚度,便可。

11. 把浸满构树皮浆的磨具放于太阳底下晒干。

12.晒干后成为纸,用手轻轻剥下,一张纸便造好了。

(四)制作时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构树皮都是农历二月采来后备用,做纸要到农历五六月份才开始,当问及原因时,村中几乎所有造纸的老人都跟笔者说:淘构皮纸的日子是老祖公定下来的,二月份上坡耙构皮,要到栽完秧才能开始做构皮纸,做早了老祖公不给晴天晒纸的。笔者分析原因:一是造纸的时间是约定俗成的,古已有之;二是做纸属于家庭副业,要先把田里的秧苗插上、有空闲的时候才能进行;三是地扪春季多雨,插秧后农历四五月份天晴的时间才比较多,有利于晒纸。

(五)种类

厚纸、花纸。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地扪和登岑主要是制作较厚的构树皮纸,而罗大除了做厚纸之外,还做花纸。花纸的制作过程大致与厚纸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浇纸在模具上的时候,先浇一层较粗的纸浆,然后撒上一些晒得半干的叶子或者花瓣,再浇上一层较细的纸浆,晒干即可。

二、纸的功能用途

(一)交换棉花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地扪、登岑、罗大人们造纸主要是为了交换棉花。因为地扪社区海拔较高,约有700多米,平均气温在14℃,不太适合棉花生长,虽有部分农户种植棉花,但产量有限,而地扪的侗族主要穿着用棉布织成的侗衣,因此这里的侗族对棉花的需求很大。而距离地扪很近的岩洞,榕江平均气温在20℃,适宜棉花生长,并且岩洞也是把棉花作为主要经济作物。因此,地扪社区的妇女就把做好的纸,背到岩洞去交换棉花,据调查,一张构皮纸可以换三四两棉花。调查中,登岑寨一位84岁的吴女花老人,跟笔者讲述了她拿纸换棉花的故事。吴奶奶是登岑土生土长的人。奶奶现在有4个孩子,2男2女,2个男仔在村子里做电工,女仔出去打工。她现在跟细仔(小儿子)住在一起。吴奶奶说她10多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她还有两个弟弟。那时家里很是困难,都没有衣服穿。寨子里的人造纸去换棉花,于是她看着村子里的老人造纸,就跟着学习,去山上采来构树皮,把黑皮去掉,留下白的,晒干,垂碎,做成纸,然后走路去岩洞、榕江换棉花,一张纸能换三四两棉花,换回棉花来,她的一个姑姑教她纺线织布,她再到山上采回靛蓝来染布,做成衣裳,这样才有衣裳穿,小时候很苦家里很穷,每次用纸换回棉花来都很高兴。她用纸换来的棉花,做了弟弟们的衣服,还做了自己的嫁妆。

而现在寨子里所做的纸已经不再用来换棉花了。村民解释原因是:现在只有老人还穿侗衣,而且可以买一些布料,不用再自己纺线织布,而寨子里的年轻人已经改穿客服,也不需要棉花,所以已经没有人用纸换棉花了。

(二)包贵重的物品

地扪社区所作的构树皮纸另外一个重要用途就是用来包裹贵重物品。在调查中地扪寨的很多老人都把他们用构皮纸包的侗衣拿给笔者看。老人们都说,构皮纸有防潮防虫的作用,而侗衣是用棉布做的很容易生虫,加之地扪气候潮湿,衣服很容易长霉点,所以用构皮纸包侗衣特别好。但是现在的人很少穿侗衣了,都穿化纤的衣服,这样的衣服,不容易生虫,就没有必要用构皮纸包裹。

另外,构皮纸还可以用来包裹银饰,用构皮纸包的银饰不会发黑氧化,无论包裹多长时间,都是光亮如新的。

(三)剪纸做祭祀用纸

构皮纸还用做祭祀辟邪和铺垫在棺材里,这一用途在地扪社区还保存的很完好。祭祀辟邪的用途主要有3种形式。第1种形式是,把构皮纸剪成一些似动物的图样,当作祭品与禾谷绑在一起挂在柱子、屋檐、墙角上。在登岑采访到一位坐在鼓楼门槛上的吴姓老人,笔者问吴奶奶做这些纸有什么用途时,吴奶奶说用来包衣服,剪纸。笔者再问奶奶剪什么纸,奶奶说:就是剪一些小羊小牛供给阴间。我问奶奶是什么样的,吴奶奶颤颤的站起来,一边牵着笔者,一边拄着拐杖,要带我们去看,她转身走进鼓楼,环视了一圈,把目光定在鼓楼右手边的一个柱子上,牵着笔者走过去,笔者看到柱子上挂着几串构皮纸剪成的几何形状的图样,奶奶左手杵着拐杖,右手扶了一下柱子,便爬上了柱子边上的凳子,拿着给我看,这些剪纸只是形似牛羊而已,每串剪纸上还挂着一穗谷子,奶奶说这里每家都挂这个,是给阴间的。之后吴奶奶又带着笔者在村子里绕了一下,在吴奶奶的指引下,笔者发现在寨子的粮仓、树上都有挂这种剪纸,后来来到吴奶奶的家里,吴奶奶的正屋墙角上也挂有这种剪纸。第二种形式,寨上的先生做法事时,写一些辟邪的话在构树皮纸上。笔者在花桥桥头柱子上看见一张写有“大黄地绿小儿夜哭,君子念过,睡到日山天光”的构皮纸。问一位刚好在打水的吴姓老爷爷,他说,这是请人写了之后,贴在这里的,治小孩半夜惊醒啼哭很灵的,而且用构树皮纸写是最好的,有辟邪的作用。第三种形式,做冥钱,烧给亡人。地扪的老人说做以前做纸钱都是用构树皮纸做的,现在有做好的纸钱,而且很便宜也不费事儿,就不用构皮纸做了。笔者在调查过程中也没有看见构皮纸做的纸钱。

构皮纸用于祭祀辟邪的用途之外,还用于垫在棺材里。主要做法是:用2到3张的构皮纸垫在棺材里,棺材入土之前还要在挖好的墓室里垫三四张的构皮纸。在采访中,罗大寨的一位53岁的吴姓男子说,垫棺材的构皮纸最好用罗大造的花纸垫。笔者问为什么要在棺材里垫构皮纸,登岑寨一位46岁的吴姓妇女说:“垫上构树皮纸去阴间的路更容易走啊。”

(四)侗戏唱本的用纸

地扪所隶属的黎平县被称为“侗都”,是侗族文化的中心地区,而茅贡乡则被称为“侗戏之乡”,侗戏广泛在茅贡传唱,地扪也不例外,根据笔者走访调查,地扪的侗戏唱本,多是用构树皮纸书写的。根据国家级侗戏传承人地扪歌师吴胜章介绍,以前侗族没有文字,侗戏、琵琶曲、大歌的传承都是口口相传,后来老人们开始用汉字标侗音,把剧目唱词都记录在构树皮做成的歌本上,使用构树皮书写的唱本,经久耐用,字迹长时间不退,有利于唱本的保存和传播。吴老师还兴致勃勃的展示了一本他太爷留下来的构树皮唱本,据说是清代嘉庆年间写成的,这本唱本的曲目是《二度梅》,老人介绍说,唱本自从抄好以后几乎每天都有人翻,多亏是构皮纸做的,才能保存到现在。

(五)新用途成为旅游商品

现在,随着地扪建立生态博物馆和乡政府发展旅游业,造构树皮纸成为地扪主要的民间工艺,被博物馆和政府部门视为传统技艺向参观者展示说明,地扪生态博物馆建有专门的长廊演示造纸过程,一些旅游团也要求村中会造纸的老人,展示造纸过程。构树皮纸逐步成为一种旅游商品,村中的老人都说,她们年纪大了,做皮纸赚几个小钱卖给来玩的人。笔者在询问村民是否会造纸时,采访对象大多数时候都会问是不是要买纸。同时笔者在采访中还得知,隆里博物馆还专门从罗大收购花纸,价格大概是五六块钱一张,还有一些北京的画家也要这种花纸,去年到罗大收购了几百张。但值得注意的是,地扪的旅游业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进入的游客还非常有限,所以地扪社区造纸还不是以兜售给游客为主要目的,旅游对造纸的影响还相当有限。

三、地扪造纸技术的保存状况和存留原因分析

根据笔者走访和地扪生态博物馆已有的调查资料,茅贡乡15个村委会①①茅贡乡包括:茅贡、中闪、额洞、地扪、腊洞、樟洞、寨头、寨南、寨母、流芳、高进、己炭、蚕洞、登岑、罗大15个村委会。范围内还保留构树皮造纸工艺并且至今还在做纸的寨子只有地扪、登岑、罗大3个,腊洞和樟洞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还在做,现在已经不做了,其他寨子很少有会做构皮纸。具体看地扪、登岑和罗大造纸技术的保存,3个寨子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几乎全寨的妇女都会做纸,笔者访问的40岁以上的妇女都做过纸,都能清楚地说出造纸的具体流程,但是这些妇女现在已经很少做纸了,而笔者采访的20到30岁左右的妇女,几乎都没有做过纸,有一些已经不能说出做纸的流程。现在寨子中还在做纸的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根据地扪寨村支书吴胜华介绍,地扪现在有1/3的人会做纸,地扪人口在2400人左右,有1000多人外出打工,现在会做纸并且还在做的人大概在500人左右。而登岑和罗大的状况和地扪相似,只是登岑和罗大的人口总数要比地扪少很多,相应的还会做纸的人也比地扪少。

从调查中得出,地扪社区的造纸技术现在还在保留,但是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几乎全寨妇女都会造纸的状况相比,造纸的技术在二三十岁的妇女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并且造纸技术的保留地呈逐步缩小的态势,现在腊洞、樟洞已经不做纸了。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

(一)现实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留造纸工艺

从构皮纸的用途来看,构皮纸的一些用途虽然逐渐消失,但另外的用途还继续保留,并产生了一些新的用途。如换棉花的用途消失了,但包物品的用途还在继续发挥,同时近年来又用来兜售给游客,所以构皮纸还有赖以生存的环境,才能得以保留。在采访过程中,地扪、登岑、罗大的村民普遍认为,构树皮是有用的,构皮纸防潮防虫,经久耐用。但是由于主要用途的逐步消失,新用途所需的皮纸有限,再加之构皮纸制作效率很低,所以造纸技艺的传承呈萎缩的态势。就制作流程而言,构皮纸的制作是使用浇纸法,一个模具一次只能出一张纸,费时费力,笔者在采访二三十岁的年轻妇女时,她们普遍说:“现在的纸都很便宜,两三角一张,捞皮纸耽误工夫,没有时间做。”

(二)地扪社区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受外界影响相对较少,有利于保存造纸工艺

地扪社区距黎平县42公里,仅通乡级公路,位置相对闭塞。地扪社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水稻种植,没有其他副业,人均收入较低,寨子的发展速度较慢。相对封闭的环境和较不发达的经济是地扪造纸工艺还保留的重要原因。笔者在樟洞采访时,当问及为什么樟洞以前造纸,现在不做纸的原因时,有这样一些回答。

案例1:樟洞村民1组70多岁的石姓老太。我以前都会做纸的,我四五十岁的时候还在做纸,但是现在不做了,主要是儿子不让我做了,他出去打工,挣钱回来给我用,不让我做。

案例2:樟洞村民3组35岁的石姓男子。地扪那边比较落后,比我们原始,才保留做纸。我们这里以前老人家也做纸,但比较费事,地扪那边还用来包他们的侗衣,而我们已经改穿汉装了,就没有必要用了,我们这里比地扪发展得好。

案例3:樟洞村民1组,50多岁,村委会的成员之一,石姓男子。地扪要比我们这里落后,地扪那边除了耙田,就没有什么其他收入了,而且他们的田都比较远,没有我们的好。我们这里田都在河边,我们除了耙田,还可以烧炭卖,像我还养着马,做一些运输,把山上的木材运到能通车的地方。地扪、登岑的人要靠做纸贴补家用,我们就不用。

(三)在一定范围内,地扪所出产的纸张能满足周边的需求,成为只有地扪保留造纸技艺的重要原因

从地理位置看腊洞、樟洞距离地扪仅8公里,并且地扪的纸可以拿到榕江等较大的集市交易,这样就能满足周边对构皮纸的需求,因此附近的寨子就没有必要再造纸。参访中,当问及地扪周边几个寨子不做纸的原因时,村民说:如果需要构皮纸的话,我们可以去买2张啊,地扪人会拿过来买,榕江也能买到,没有必要自己做。

四、造纸形成的主要社会关系和造纸群体的主体感受

在乡土社会中,每个个体都会形成一个以“已”为中心的社会网络,并且“己”的行为会对这个社会网络产生影响。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这种社会关系做过形象的比喻:“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以‘已’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象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1]造纸这种个人行为,在这样的乡土社会网络中必然会对“已”、由“已”推及的社会以及“已”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

(一)造纸所带给个体的满足感

造纸所带给个人的满足感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物质的满足,另一方面是心理的满足。就物质满足而言,通过造纸,个体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比如纸张能换回棉花,满足个人及家庭的穿着需要,登岑80多岁的吴女花老人,通过构皮纸的交换,为全家人作了衣服,还为自己作了嫁妆,吴奶奶现在回忆起来,都是满脸的兴奋。再比如,笔者在地扪寨采访时碰到一位50多岁的吴姓阿婆,当问她造纸能为她带来什么好处时,吴奶奶说:“我一张纸能卖3块,可以给我外仔(外孙子)买糖,我外仔都是我带大的。”

除了物质满足感以外,个体通过造纸还能得到心理满足。这主要表现在地扪社区现在的造纸活动主要是由老年妇女在进行。这些老人们造纸一般会集聚在村里的水塘附近,在造纸过程中,老人相互交谈、家长里短、打发空闲时间,造纸活动成为了老年妇女相互沟通,抒发心情的媒介。采访中地扪寨的一位段姓奶奶告诉笔者:她跟小儿子住,媳妇对她不好,太阳好的时候,就来捞构皮纸,跟老同(对女性同龄人亲切的称呼)况况(聊天),还能打发一下时间。

此外,在心理满足中还包括社区评价和认同。个体造出的构皮纸,会在社区中得到相应的评价,这种评价既有来自异性的也有同性之间,这些评价既可以使个体在社区中得到认同,又能使个体实现个人价值。在采访过程中,男性采访对象,尤其是四五十岁以上男子,都认为一个妇女应该会捞构皮纸,并且捞的构皮纸好坏,与绣花的好坏一样,是评判一个妇女是否灵巧的重要标准。寨子里采访到的40岁以上的妇女中也有这样的评价,笔者问地扪寨子谁做纸做的最好,很多妇女都说是住在芒寨的吴老奶,吴老奶做的纸不仅白而且韧性好,她做的纸被水弄湿了,晒干后还能用,不会散。

(二)造纸过程中个体与自然的协调共处

地扪造纸的原料全部取之自然,因此地扪人在做纸时必然和自然发生联系,地扪寨子的寨民很好的处理这一关系。从构树皮的采集开始,寨民就很重视对构树的保护。山上采集构树皮的妇女们约定俗成一些规约,第一、构树有两种,一种是藤、一种是树,在采集时只能采集构树藤,并且只能砍旁枝,不能伤主藤。第二、只能每年的农历二月之后才能上山剥构皮,且不能重复在一片坡砍。80多岁的吴女转老人跟笔者解释说,构树藤越砍越发,今年砍一株明年发两枝,但是构树剥了皮就死了,所以只砍藤不砍树。农历二月之后雨水就多了,砍了构树藤容易发。老祖公们都是这样规定,我们不能破坏。构皮纸当年用当年捞,够用就可以。地扪人从生产生活中,认识了构树的生长习性,再以乡规民约的形式相互约束,做到了即满足对构皮纸的需要,又和谐地处理了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村寨内部人与人关系的协调

造纸虽然是个体行为,但是它也离不开个体所生活的社区,与社区中的人发生关系。首先,从造纸的传承关系看,地扪造纸技艺没有固定的师承关系,一般都是老年妇女造纸,年轻女子向村寨里的老人学习,一边看一边学,正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所描述的那样,乡土社会中,历世不移的结果,人在熟人中出生,在熟悉的地方长大。熟悉的地方可以包括长时间的人和土的混合。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就是子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每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以同一种方式反复重演。造纸的技艺也是如此,在乡土社会中,在面对面亲密的接触中,年轻人从年长者那里习得造纸技艺,再反复地传授给下一代,造纸工艺成为老年妇女与青年女子维系关系和沟通情感的纽带。其次,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村中妇女在制作构皮纸时常常喜欢集聚在一起,这样的集聚融洽了妇女之间的关系,成为地扪寨子妇女们日常交往的重要形式之一。最后,笔者在采访纸张流向时发现,地扪寨子的纸张除了个人使用、买卖之外,也成为沟通邻里感情的媒介,如果碰到邻里间有急需,上门来讨构皮纸,有构皮纸的人家都很愿意分一些给讨纸的人,事后讨纸的人就会送一些粑粑作为酬谢,你来我往,小小的纸张融洽了寨民之间的关系。

(四)村寨之间相互交流互通有无

在茅贡乡的行政区划范围内,只有地扪社区,还在做纸,构皮纸成为村寨间互通有无的良好媒介。案例1:在地扪采访时,一位坐在鼓楼里的吴姓爷爷和笔者说:只有我们这里的侗族会做纸,那些苗族不会做纸,他们常常下来,拿一些笋子、草药来跟我们换纸。案例2:笔者在樟洞采访时,一位吴姓妇女主任说:“腊洞,樟洞这边现在不做纸了,但是我们有构树皮,地扪的人来这里讨,我们给他们构皮,等做好纸之后,做好的纸各分一半。”

(五)构皮纸成为地扪社区中人神沟通的媒介之一

在地扪社区,构皮纸只能用来包侗衣、祭祀辟邪以及书写,是不能用作卫生用纸的,构皮纸被赋予了一些神秘的力量。歌师吴胜章老人告诉笔者,寨子里有一位水师,如果寨子里有谁到坡上做活,受伤了,只要请水师来做法,马上就会好。水师做法的时候,一定要用构皮纸,不然就不灵。具体法事是,水师含一口水,念一些咒语,然后用构皮纸盖在伤口处,水师把水喷到纸上,再画一些符,受伤的人过两天就好了,而且一点疤都看不出来。笔者再问吴歌师,为什么要用构皮纸垫在棺材里,老人回答说:“构皮纸能帮助亡人更容易地回到阴间,构皮纸不会被阴水浸湿,亡人能睡在上面回到阴间。” 笔者在采访村里做纸的老人时也得到了类似的答案。老人继续说:“法师做法的时候,一定要用构树皮纸画符,这样萨才能看到。”构皮纸成为了人与神之间的沟通媒介,地扪人使用构皮纸与神交流,安抚心灵。

五、地扪造纸技术的起源问题探讨

在采访调查过程中,当问及地扪造纸的起源时,村中大部分会造纸的老年妇女,都不能清楚说出来源,村中的男性老年人能说出一些来源,总结起来基本有两种说法。

(一)本土说

家住在模寨70多岁的吴姓老人说:“地扪寨很久以前有个很能干的老奶,家住在母寨唐公祠旁边,这个老奶织布绣花样样都干得好,有一天她做了一个梦,梦见她家后墙涌出一股白白黏黏的水,老奶赶忙随手抓起已经撑上布的撑子去接水,醒来后老奶发现她平时绣花的撑子真的潮了,于是她拿到太阳下去晒,晒干后发现有一层白白的东西敷在布上,老奶揭下来一看是一张纸,老奶受到启发,在山里找遍了各种材料,最后找到了构皮,做出了纸,从此以后老奶就教寨子里的妇女做纸,寨子里人多了,搬到登岑100户、搬到罗大100户,搬过去的人也把造纸的技术带了过去,所以现在我们这里的人都会做纸了。”从这个传说分析,地扪造纸的技术可能是地扪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再经过一些老人的改进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今天的造纸工艺。

(二)外来说

63岁的歌师吴胜章老人则认为地扪造纸的工艺是太公们从江西迁移时带到地扪的。他说:“地扪人的祖先是从江西吉安府太和县迁过来的,估计他们在江西的时候就会做纸了。因为以前在地扪的芒寨有一座古墓,是明代修造的。墓主人是一位叫做吴卡仆的老奶,墓志铭上说,这个老奶生前很能干,绣花绣的好,做纸做得好而且白。墓志铭上说这个老奶祖籍是江西吉安的,因此我推测地扪的造纸工艺是从江西带过来的。”

在探究地扪造纸工艺的来源时,笔者拟从两个方面分析,即造纸的原料和造纸的方法。

从使用的原料看,地扪主要使用构树皮造纸,造的是皮纸。从中国的造纸发展史来看,最早使用的原料主要是麻,魏晋南北朝开始逐渐使用构树皮,到唐宋以后由于工艺的进步开始使用竹子造纸,并且竹子逐步成为造纸的主要原料,明代宋应星写《天工开物》时,详细记载了造竹纸的工艺流程[2]。笔者在地扪调查中,观察到地扪社区内即存在构树也有竹子,但地扪人只是使用构树造纸却不用竹子,是否可以推测,地扪先祖们接触造纸技术的时间较早,地扪保存了较原始的造纸工艺。

从做纸工艺流程看,地扪主要采用浇纸法,即用瓢把纸浆浇在模具上,一个模具一次只能出一张纸。而在《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造纸方法是抄纸法,即采用槽式捞纸的方法,用布帘在池子中左右摇晃,待纸浆均匀分布在布帘上之后捞出。笔者查阅相关资料,①①潘吉星,中国造纸技术史稿,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发现中原地区大多使用抄纸法,在江西地区也是使用这种方法。是否可以推测,浇纸法是地扪人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方法。

笔者推测地扪造纸工艺的来源为:地扪人在迁徙过程中逐步接触到造纸的工艺,定居地扪后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适应当地环境和条件的造纸工艺,并代代流传,保存至今。

结语

地扪、登岑、罗大完整地保留了传统手工造皮纸的技艺。这种技艺可能是地扪先民在迁移过程中逐步学习并在定居地扪后适应当地环境加以改进后传习开来,同时社区相对封闭的环境和构皮纸至今仍能发挥作用,成为是地扪造纸工艺能够得到保存的重要原因。在宁静的乡土社会中,构皮纸张和造纸技艺成为了地扪社区人与人、人与社区、人与神沟通的媒介和纽带,皮纸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社区不可或缺的文化因素。同时,笔者在这次调查中也观察到,随着地扪社区的发展变化,造纸这种工艺也在发展变化,或出现新用途,或失去下一代的传承者,造纸技艺的命运与地扪社区的命运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是成为历史记忆,还是得到新的发展,值得继续跟踪研究。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46.

[2] 宋应星.天工开物[M].长春:吉林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