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影响中美贸易持续顺差的因素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影响中美贸易持续顺差的因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两国的双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但同时两国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中美贸易持续顺差己经成为困扰中美经贸关系顺利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如何从根本上认识中美贸易持续顺差成为解决和理顺中美贸易关系的一个关键点。

[关键词] 贸易顺差贸易结构产品分工

建交以来,中美双边贸易保持稳定健康发展。中美两国在资源禀赋、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习惯上存在较大差异,形成两国贸易上的互补、互利性,这是双边贸易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根据中方统计,1979年中美贸易额仅为24.5亿美元。2008年达到3337.4亿美元,在30年间增长了130多倍,年均增长18.5%。按照美方统计,双边贸易额由1979年的23.7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4092.5亿美元,年均增速19.4%。虽然中美两国的统计数据不尽相同,但双方的统计都表明,在过去30年里,两国的商品流通更加顺畅,市场需求不断增大,贸易往来充满活力。目前,中美两国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连续7年成为美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

随着两国的双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两国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中美两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反倾销反补贴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方面的摩擦层出不穷。日益扩大的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己经成为困扰中美经贸关系顺利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何从根本上认识中美贸易持续顺差成为解决和理顺中美贸易关系的一个关键点。本文就这个问题展开论述。

一、中国对美进出口贸易结构分析

1.中国对美出口的贸易结构

根据SITC的分类,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主要有以下四类产品:(1)杂项制品。包括婴儿车、玩具、运动器材、鞋类、箱包、塑料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乐器及其零部件、钟表等。(2)机械及运输设备。该类产品为各种机械及运输设备,包括家用电子设备、通讯设备、抽水机、电风扇、电子机械与仪表等。(3)按原料分类的额定产品。主要是轻纺产品、棉纺制品、纸箱版及纸制。(4)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主要是煤炭、焦炭、有色金属等。

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是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包括纺织品、服装、丝绸制品、鞋类以及玩具等。其原因在于中国拥有极为廉价的劳动力。据估计,中国的平均工资只有美国、日本的3%左右,低工资使中国的出口商品的成本低,价格低,从而具有较强的绝对比较优势,与此同时,这些产品所涉及的行业正是美国在其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不断减少或者逐渐放弃的行业,而中国出口的低价产品刚好能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

2.中国对美进口的贸易结构

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是以下四大类:(1)机械及运输设备。特别是飞机及其零部件、工业机械、电子机械及设备、自动数据处理仪器、引擎与发动机、通讯设备、纺织机等。(2)化学及其有关产品。包括化肥、有机化学品、塑料、油漆、清漆等。(3)非食用原料。包括木材、棉纺纤维、人造纤维、纸浆头、原铜等。(4)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动植物。包括肉及肉制品、乳品、蛋品、谷物及其制品,之中绝大部分谷物是小麦。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多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品,一方面由于中国的消费水平所限,短期内对此类产品的需求较快地增加,另一方面,即使中国对此类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加,但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歧视性出口管制政策以及至今的对华制裁措施,极大地限制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

二、中美贸易持续顺差的因素分析

1.加工贸易占中国的半壁江山

加工贸易的总体规模大。据商务部统计,2002年~2007年六年间,加工贸易占当年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近50%。其次,加工贸易在产业和地域上相对集中。从产业来看,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从地域来看,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再次,加工贸易的外资所占比例较大。当前,中国加工贸易主要是外资主导下的出口导向型加工贸易。由于加工贸易的存在中国成了“世界的工厂”,更好地便利了周边国家进行产业转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把其经济体内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对欧美出口摩擦较大的商品的加工组装工序转移到中国,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加工贸易格局。因此,亚太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中国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的同时,也将其在美国的一部分市场和对美贸易顺差转移给了中国。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不是中美两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中国、美国以及东亚其他经济体三者之间的问题,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造成了美国贸易逆差来源国转移到中国,是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体现。

2.产品内分工原理

由于在当代国际生产与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跨国公司微观经营战略的变化掀起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浪潮,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转移的已不仅仅是不同的产业,还包括价值链条上的不同生产环节。与此相对应,国际分工格局以及贸易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产品内分工的条件下,中国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其在价值链的中间部分即组装部分,需要密集使用劳动力资源的生产环节具有比较优势;而美国是资本丰富的国家,其在价值链两端即试制品开发和售后服务部分,需要密集使用资本要素的环节具有比较优势。在产品内分工的条件下,中美两国就不再各自生产相同的产品,而是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中国从事该产品增值过程中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而美国从事研发设计和营销售后等高附加值环节,最后两国再通过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贸易来将增值过程的各个阶段链接起来。从这种情况看,在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中,包含了很多美国自己生产的中间产品成分,而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只是起到一个加工工厂的作用。因此,中美两国间的分工和贸易情况并不能以组装完的时点为基准的、按照原产地原则进行统计的数字来准确地表达,中美两国间的贸易差额并没有统计数字表面看上去那么大。

3.美国自身因素分析

首先,在美国可以自由进口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美国却对其国内企业向中国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设置了诸多限制。很显然,美国的对华贸易限制制约了其比较优势的发挥。这种贸易的不对称,无疑是导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由于中美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两国居民的需求结构也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而美国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却属于高档产品。显然,不管人们的收入水平高低,生活必需品都是必须购买的。考虑到中美之间巨大的劳动力成本差异,中国在生产这些产品上具有很强的成本优势,这就导致美国必然大量进口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由于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比较低,他们对美国生产的高端产品的需求却非常低。我们认为,这种由于收入水平的巨大差异而导致的两国对贸易产品需求的不对称是造成美对华贸易逆差的长期因素。

最后,美国的储蓄率偏低,美国经济结构上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总投资与总储蓄的差额要用贸易差额平衡,这就是贸易逆差和顺差的根源,比如美国从1960年~1971年总储蓄大于总投资,所以年年贸易顺差,并表现为美国对外净投资和债券。而导致美国今年来储蓄率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是:新经济泡沫带来的非理性繁荣刺激了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

三、促进中美贸易平衡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1.从产品内分工角度来看

中美贸易失衡主要是因为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所形成的“东亚一中国一美国”三角形的分工和贸易形态,即中国自东亚地区进口中间产品,在国内加工装配后再将最终产品出口美国的局面。由于中美两国间缺乏“前向”联系,从而使得中国进口自美国的中间产品的比重很小,产品内贸易相对落后。

因此,中国要积极创造有力条件,吸引更多的美国跨国制造企业到中国来投资,使得中国尽快加入到美国跨国制造企业的分工链条中去,成为其产品内分工链条中美国的下端,从而使中国可以从美国直接进口科技含量较高的中间产品。这样一来,既可以减少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又可以增强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纽带,以减少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

2.推进我国出口产品市场的多样化

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越来越苛刻,近来发生的轮胎特保案是越演越烈,2009年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建议美国将在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这对我国外贸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这需要我们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合理运用世贸组织协议相关规则,有理、有利、有节,应对贸易伙伴的贸易补救措施,切实保护我国对外贸易利益,巩固发展传统大市场积极引导外商向有利于出口结构优化的方向投资。

3.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与美国在出口商品结构上的差别,已不再是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差别.而主要是传统制成品与高科技产品的差别,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差别。要发展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必须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善出口商品结构。由于我国出口市场集中,出口产品的类型单一以及高附加值的产品占出口的比例比较低,极有可能出现出口越多,贸易条件越恶化,进而降低本国的福利水平。我们要不断提高出口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要采取基本平衡并略有盈余的贸易政策取向。

4.建立以所有权为基础的经常项目统计系统

在产品内分工与产品内贸易不断兴旺发展的国际背景下,现行的以“物品跨境”和“原产地”为统计原则、以“报关登记”为数据采集方式的贸易统计体系,把经过了两次甚至更多次重复统计的中间产品交易的总价值记录在最终生产商所在国的账下。这样就严重扭曲了国际商业活动的真实情况,使得像中国这样的在国际产品内分工链条上从事加工装配环节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差额被严重高估,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牺牲品。

基于“所有权原则”的国际贸易统计体系正是适应这种时代的要求而产生,在“所有权原则”下,国际产品内分工链条中中间产品交易的重复计算问题就能够较好地被克服。

参考文献:

[1]张鸿:关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思考[J].国际贸易,2005,(9)

[2]高越:产品内分工与我国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L].对外经贸实务,2006,(2):3~6

[3]何伟文:贸易不平衡不应该成为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大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07

[4]亢梅玲:中美贸易不平衡原因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4):4~10

[5]刘莉万光彩:中美贸易不平衡探悉―一个基于所有权统计原则的视角[J].技术经济

[6]佘雪峰:产品内分工视野下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