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有效激发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有效激发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方法和技能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改善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如何使课堂上传授知识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是值得充分重视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能让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继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本文试从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原则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寻求达到目标的途径),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学习任务)。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原则:①精心设问。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用通俗形象,生动具体的事例,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获取知识。②使学生有新鲜感。适宜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情境问题的提出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探究结论的兴趣,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③难度适当。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面向全体,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反之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教师要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依原有知识为基础,以新知识为目标,具有一定的梯度,使学生能调动相关旧知识来积极探究获取新知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设计方法

1、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对事物感觉喜爱和关切的一种情绪。教育心理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需要的知识。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有意识地提出一些相关的趣味性问题,创设生动愉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去积极思考。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应用这节课时,课本例举了蚂蚁爬行圆柱体的例子如:如图,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0cm,高AB为4cm,BC是上底面的直径.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爬行到点C,试求出爬行的最短路程.(精确到0.01cm)问题中以蚂蚁爬行圆柱的侧面作为背景,吸引学生对本问题的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去思考蚂蚁爬行的路线,实际上是在圆柱的半个侧面内爬行,如果将这半个侧面展开,得到矩形 ABCD,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求的最短路程就是侧面展开图矩形对角线AC之长.应用勾股定理解决了问题,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数学知识已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应用到人类的生活当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索来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从而激发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例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新课导入中,设计“如图1:A、B两村要在公路旁合建一所小学,经费已有着落,但学校选址上有争议,为了交通方便,决定建在公路旁,A村人希望建在C处,B村人希望建在D处,同学们请你们给予调解一下,应建在何处,到两村距离都是一样的?”同学们听后跃跃欲试,但又拿不出可行的具体方案。教师因势利导地说,我们只要学好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就可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进而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又如:在讲到“打折销售”时,问学生:“假如你是一个商场的经理,商场要清仓处理,你会按进价出售吗?你会做赔本买卖—吗?若所有东西六折销售,一个篮球原价为120元。你想知道篮球现在卖多少元?你去买篮球愿意花多少钱?”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底下议论纷纷,教师讲新课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

这些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3、创设挑战性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认识不等式》这一节的问题1: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可少收1元。某班有27名少先队员去世纪公园进行活动。当领队王小华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27张票时,爱动脑筋的李敏同学喊住了王小华,提议买30张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我们只有27个人,买30张票,岂不是“浪费”吗?究竟李敏的提议对不对呢?是不是真的“浪费”呢?可让学生一起算一算,引入本节不等式内容 ,调动学生学习本节新知识的积极性。又如《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的游戏1:由两个人玩的“抢30”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第一个人先说“1”或“1、2”,第二个人要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然后又轮到第一个人,再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这样两人反复轮流,每次每人说一个或两个数都可以,但是不可以连说三个数.谁先抢到30,谁就得胜.一开始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学生先说,教师都胜,学生都露出惊奇的目光去思考这一问题。大家通过做游戏认真思索就不难发现,要抢到30,必要抢到27,要抢到 27,必要抢到24,要抢到24,必要抢到21,要抢到21,必要抢到18,要抢到18,必要抢到15……先要抢到3。最后提出这个游戏公平吗?通过这一游戏为背景认识了游戏的公平应具备双方各有50%赢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目的,又活跃课堂气氛。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在设计问题时,不仅在教学的引入阶段格外注意,而且应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要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作多角度的设计,在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佳角度,问在学生“应发而未发”之前,问在“似懂非懂”之处,问在学生“无疑有疑”之间,形成几个高潮,不断激发学习动机,给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和思维空间,使主动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