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学体育教学如何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体育教学改革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打破旧的体育教育模式;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因材施教;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全面地发展。合理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改革不流于形式。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一切从学生的健康出发,建立新评价体系,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加大体育设施的投入,为体育工作做好保障工作,营造一个好的体育教学氛围。
关键词:健康第一;兴趣;更新体育意识;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40-013.9]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校,就有不同的学生,所以我们不能生搬硬套,我们要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吃透《标准》精神,让《标准》成为每个体育工作者的体育教学工作方向。使其更好地服务与体育教学,使每位学生从中受益,让每个体育教师从中不断地吸取好的精神,更好的开展体育教学改革。
一、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一切以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为重,要务实,莫要流于形式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识、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实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目前,在整个学校教学中应试教育还比较严重,体育也不例外。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减少体育课时量,甚至牺牲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占为他用,致使满足不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需求。中学体育大部分还以身体素质达标和竞技体育为主。大部分学生为了考取高分,牺牲体育活动时间,致使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标准》以促进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即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融入了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安全、营养、保健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标准》的正确实施就是要真正关注学生健康、锻炼和卫生习惯的养成,把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始终贯穿于课程实施整个过程。
学校体育教学不单单是通过学生练习,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更要起到调节学生心理的作用,增强学生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到体育课是快乐的,而不是一种负担。我们要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把体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让每个学生从中受益。
二、打破传统观念,建立新的体育评价体系。
但在传统观念中,体育教师只要上好体育课、搞好群体活动、抓好课余训练与竞赛,就可以把这份工作完成好,这是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的固有观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使用,体育教师要了解学校体育不单纯是学生在校期间身体素质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关注以往的体育教学模式单一,过于强调体育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榨了学生的发展空间,着重于身体素质和竞技体育,侧重于运动技术,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东西,比如,心理、社会适应、学生的创新、不同需求、个别学生的身体体能等诸多方面。《标准》要求体育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体育意识,不能像过去那样,只是教学生技能,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即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同时我们在学生的体育考核中不能做到区别对待,这样容易造成差生的心理波动:抑郁、自卑、害怕、沮丧,甚至对体育失去兴趣,影响同学间的交往及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所以,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先天条件、兴趣爱好等,建立一个完整的有效的评价体系。要建立新的体育评价体系,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受益。在建立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侧重于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形式的研究,在评价学生成绩时,除了身体素质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出勤、态度、创新、自我锻炼的能力、进步的速度等因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我们可以采用体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和教师观察、测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的综合方法来评定。
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三位一体
在过去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注重传授运动技能,忽视心理和社会适应这两个方面,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创造一些专门的情景,采用一些特别的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在培养学生心理的同时,我们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自信、意志品质,还应教会学生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了解体验体育活动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并学以致用。在社会适应方面,包括合作、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和责任感等等,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而最主要的是这些能力的迁移,把这些运用到生活、学习之中去,使之终身受益。
四、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潜能
在教学中我们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并不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在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特别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的,要多给学机会,鼓励自主和尝试创新学习,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中找到成就感,使其增强自信。
五、调整教学及课程结构和内容,利用各种各种资源为体育教学改革服务
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意思就是说要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结合教学改革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出发,制定出符合学生成长的,符合教学改革有特色的教学体系。新大纲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各占一半,其中选修课程分为限选和任选两个部分。新大纲的调整和《标准》的出台,对教学计划的制定提高了难度,制定计划的时候,我们先要了解学生掌握的体育理论知识、特长、发育情况、兴趣等等,在计划的制定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每周必修课、选修课及活动课的搭配,特别是活动课,活动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自己的活动,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自身机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机会,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同时还有选修课程,选修教学有较大的灵活性,应根据确定的体育教学内容、本校情况,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选用。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掌握,不能急于求成。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光靠体育教师是远远不够的,体育教师要发挥最大能量,注意人力、设施资源的开发。我们可以动员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学生、及当地的体育爱好人士为教学改革服务,起到督促、帮助、榜样的作用。设施资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体育教师要与领导多沟通,结合实际,有计划,有步骤配齐体育器材,为体育教学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体育改革春风的温暖。
参考文献: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0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走进新课程》朱慕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