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力量操化训练对单兵战术动作影响效果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力量操化训练对单兵战术动作影响效果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根据对我军单兵主要战术动作的力学分析,构化出力量操化训练模式。实验结果显示,力量操化训练模式能有效解决部队力量训练中科学性、规范性和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比传统的力量训练模式更有利于组训和提高训练效果。

[关键词]力量操化;组训方法;战术动作

[中图分类号]G8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5-0209-02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装甲兵工程学院四旅六营60名学员,年龄为20~23岁,身体健康。训练的内容为单兵战术训练基础课目。

1.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生物力学解析法、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其中在运用生物力学解析法时,首先由我院的战术教员选取我院青年学员动作好的三名学员进行战术动作的演示,由另一名教员进行拍摄。将拍摄好的录像,通过软件进行分析,分析出几个战术动作的力量需求。实验仪器: CANON 250 常速数码摄像机一台,解析和分析软件采用上海体育学院和复旦大学联合研制的SBCAS2系统。测试方法:摄像机置于测试对象的正侧方,相机镜头离地高度0.3米。快门速度为1/250秒,拍摄速度为50格/秒。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力量操化的理论依据

2.1.1管理学依据

无论是从部队实地调研还是体能培训班的了解情况来看,我军基层连排职组织体能训练的水平偏低。因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在体能训练中属于“非专业人员”。如果笔者照搬竞技体育的一些训练方法手段,可能很难在部队推广开。因此从组织训练角度来看,力量操化训练只要组训者掌握基本的口令和简单的动作就可以组织训练了;另外,力量操化练习也是在统一的口令下来完成整个力量训练过程。

2.1.2训练学依据

力量操化训练中体现出了训练学的一些原则,这些原则是编制操的专业人员来掌握的,组训人员在训练过程中只要按照训练程序进行就可以了,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循序渐进原则。从操的开始到结束,在操的内容上始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强度由小到大逐渐展开。二是练习与恢复交替进行原则。每节力量训练后,紧接着就有针对力量训练部位的拉伸练习,这也是对训练肌肉的一种恢复。三是因人施教原则。在操化训练过程中,根据受训者不同的训练水平而采用不同的练习方法和练习手段,这样在执行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因人施教。

2.1.3心理学依据

集体训练方式所形成的一种气氛反过来会对个人产生激励作用。心理学有一种理论叫心理场论。体能训练场就是在体能训练中,组训者、受训者以及训练环境所形成的场。组训者与受训者之间有场,受训者之间有场,受训者与训练环境之间有场。在这个场里,组训者、受训者和训练环境通过各自的能量互相交换信息,如果几个方面在交换能量时表现出积极的信息,那么体能训练场的气氛也是积极的,在训练过程中可以使受训者能量得到很好发挥,提高士兵训练的积极性。

2.2实验的实施

2.2.1实验分组及训练内容

本研究以装甲兵工程学院四旅六营6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实验组30人,对照组30人,分别由一名教员单独进行训练。实验前两组队员均没有进行过战术动作的学习及训练经历。实验组训练内容由力量操化训练、低姿匍匐动作和侧身匍匐动作训练组成,对照组训练内容由低姿匍匐动作和侧身匍匐动作训练组成。

2.2.2力量操化的设计

为使操化训练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根据对低姿匍匐动作和侧身匍匐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确定了两个战术动作的力量需求,据此,按照锻炼上肢、下肢以及躯干力量的顺序共创编了六节力量训练操:上肢支撑力量操化练习、上肢拉引力量操化练习、下肢蹬伸力量操化练习、腹直肌力量操化练习、腹外斜肌力量操化练习和腰背部肌肉力量操化练习。

2.2.3训练时间及训练负荷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训练时间是一样的,每天训练一个小时,每周训练四次,累计四周,共计训练16小时。从内容上来分,实验组的课分为力量操化课和战术训练课,每周四次课,单数次课为力量操化训练,双数次课为战术训练课。而对照组只有战术训练课,战术训练课的内容就是低姿匍匐动作和侧身匍匐动作训练。力量操化训练的内容为六节操,做两遍。战术训练课两组内容相同,前两周两种姿势的训练每个姿势距离为10米,每个姿势分别做三次,两种姿势交替进行训练,但之间是不连续的。后两周两种姿势也是交替训练,但每次练习两种姿势是连续做的,先进行10米低姿匍匐,紧接再进行侧身匍匐10米,共做三次。

2.2.4运动成绩的测定方法

实验前利用第一次课对两组学员进行匍匐动作的示范讲解,待其基本掌握动作要领后进行20米的匍匐动作测试。测试方法:单兵战斗着装(子弹袋一个、子弹夹3个、手榴弹4枚,挎包、水壶、防毒面具各1个,九五式自动步枪1支),低姿匍匐前进10米换为侧身匍匐前进10米,以完成时间为单位,精确到0.1秒。实验后以同样方法进行了第二次测试。

2.3实验前后受训效果的比较

实验前运动成绩比较(单位:秒)组别1人数1实验前1实验后实验组130118.08±2.84115.67±1.73*对照组130118.14±3.39116.78±2.37注:实验前两组成绩:P=0.946;实验后:P=0.04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3.1实验前运动成绩比较

实验前,对60名学员进行随机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教授学员基本掌握战术动作要领后,对其进行了实验前20米低姿匍匐前进(10米低姿卧姿+10米低姿侧身)测试,测验结果为实验组成绩为18.08±2.84秒,对照组成绩为18.14±3.39秒,经t检验,P=0.946﹥0.05,说明实验前两组对象测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整体成绩处于同一水平。

2.3.2实验后运动成绩比较

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60名学员进行了第二次测试,随机分组为,在教授学员基本掌握战术动作要领后,对其进行了20米低姿匍匐前进(10米低姿卧姿+10米低姿侧身)测试,测验结果为实验组成绩为15.67±1.73秒,对照组成绩为16.78±2.37秒,经t检验,P=0.045﹤0.05,说明两组对象测试成绩有显著性差异。从测试成绩来看,经过一个月的教学训练,两组对象的运动成绩整体上比实验前均有明显提高,但实验组成绩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力量操化训练对匍匐战术动作成绩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结论与建议

(1)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成绩较实验前均有明显提高,但实验组成绩提高明显,同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上显著性差异(P

(2)力量操化练习符合管理学、训练学及心理学原理,经教学实验,该操化练习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适于在部队推广使用。

(3)本研究也说明,通过生物力学分析来对我们军事活动中的一些动作进行需求分析,使得训练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对提高军事训练效果是有益的。

(4)为便于在部队进一步推广应用本研究成果,建议今后再进行一些相关挂图的制作,这样就更有利于力量操化训练的推广。

参考文献:

[1]申荷永.心理场论[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2]US.ARMY.POCKET PHYSICAL TRAINING GUIDE[J].US.ARMY,2004(6):237.

[3]孙学川.论现代军事体能训练——训练原则、模式及基础体能训练[J].体育学院学报,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