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外阅读指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外阅读指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是帮助学生构筑厚实的语文基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极重要环节,更是学生提升文化品位、造就健全人格的必由之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计划地课外阅读指导,对于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启迪思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引领,让阅读成为学生的需要

语文教师的第一要务是给学生读书的自由,让他们感到阅读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使阅读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和自觉行动。

福楼拜在1857年6月《致尚特皮小姐》的信中说:“阅读是为了活着。”缺憾与世界的不完善,使阅读成为人们的精神追求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重要的方式。古今中外的书册浩如烟海,而经典名著是“过去文明汇聚和交流的见证,也是未来的记忆和希望的表达,更是反映一个社会生活的缩影”。是历代圣贤名士的智慧精华,是世界文化的精髓,是全世界人文精神的结晶。对发展学生思维、培养灵感、孕育创新能力有着巨大的作用。美国8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斯佩理的研究成果,也充分表明人文关怀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开发有着首要的作用。素质教育关键是开发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而对科技知识、文化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是离开历史文化知识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仅靠数理化、外语等学科的教学就可以完成的。

二、拓宽视野,引领学生由课本向课外阅读延伸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实施建议里明确指出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借助这个例子的作用,我们应引领学生走进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学天地,让青少年与文学作品之间产生心灵与心灵的呼唤、感情与感情的激发、智慧对智慧的启迪,从而获得一种对善与美的把握和领悟,培养起对人类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经过遴选之后的教材,与学生应有的阅读需求量相比不过是杯水车薪。课内精读曾是一个时期以来阅读教学的重点,而课外略读却有意无意地淡化了。关于精读和略读的关系,叶老曾作过精辟的阐述:对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对于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可见,实现教材例子与课外书籍的对接,是使学生获得最佳阅读效果的不可或缺的途径。

由于现行教材大多是选文,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背后,大都具有一定的创作背景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源,所选课文只不过是许许多多璀璨明珠中的一粒,或是其作品链中的一节。学生在文学名著的海洋中遨游,正如蜜蜂在万花丛中采蜜一样。故而,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让学生与原著亲密接触,有一个亲身体验的过程,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而且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实质。目前所提倡的研究性学习,恰好与之暗合。

三、感悟体验,引领学生向个性化阅读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不应操纵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把阅读的自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1.引领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书册

课外阅读是学生的自由阅读,教师不能越俎代庖、随意指定,更不宜硬性摊派、强求统一,而应尊重和珍视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个性,在给学生做好课外阅读材料推荐和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阅读书册。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阅读材料,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享受无拘无束的阅读乐趣。有的学生喜欢想象、幻想,他们可以选择想象瑰丽的科幻读物;有的学生多愁善感、囿于内心,他们可以选择感伤婉约的诗词散文小说;有的学生性格外向,他们可以选择豪放的诗词或紧张激烈的武侠传奇;有的学生抱负远大、脚踏实地,他们可以关注那些能给人丰富的人生启迪和引路作用的名人传记……在自主选择阅读书册的过程中,学生会时时体验到发现自我的乐趣。

2.引领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阅读方法

对于课外阅读的方法,教师也不应强求统一,而应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默读、朗读、浏览、赏析、圈点、摘录、批注、比较、对话……不拘一格。读写抄评、听说论辩、评价鉴赏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多样的方法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丰富的知识中打造扎实的文学功底,由此获得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保持经久不衰的阅读热情。

3.引领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积累方式

积累是课外阅读的首要任务。刘锡庆先生强调,一个人学语言,第一是靠积累。在课外阅读的积累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把好的文章或段落背诵下来;可以引导学生做摘抄,如在阅读过程中把优美的词句、语段摘抄在读书笔记上并写上点评或心得;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圈点批注……教师不应强求学生统一用某一种或某几种积累方法,而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积累方法或几种积累方法结合,让学生在自主积累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收获。

4.引领学生探究反思

学生的阅读存在差异,学生的智慧也是有限的,况且又处在阅读能力的提高过程中,如果仅仅让学生独立思考,可能会出现“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形,学生往往会陷入迷惘困惑中,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倡导,对有价值的焦点问题,组织讨论、辩论。讨论以学生为主体,经过学生的积极思考、相互探讨,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和认识的深入,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激发智慧的火花,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总之,学生一进入名著这个广阔天地,固然会有仰望文学大厦的望而却步,但引导有方就会使他们触摸到名著最感人的神经,从而感受到名著那贴心的呵护、细腻的抚摸、深沉的震撼和久远的回味。

5.引领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发展

在小组交流中,学生可以互相合作,利用各种途径查阅资料,通过互相探讨最大限度地激发小组成员的智慧,让学生在相互合作、探讨、交流中集思广益,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扩大信息和思维的容量。同时,提供一定的时间给学生交流阅读心得,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展示课外阅读的效果。教师除了在必要的时候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外,还鼓励学生之间相互点评。这样的合作与交流,满足了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的交际需求,为学生提供了传达自己读书收获的机会,使学生获得共同的发展。

四、教给方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有序化发展

针对当前课外阅读中存在的无序状态,以及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实际状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方法上的指导:

1.阅读时分清主次、轻重。名著先挑学生感兴趣的或是与课文结合比较紧的去看。看报纸杂志,首先浏览一下内容提要、新闻标题、导读等;其次看头版头条;最后看感兴趣的内容,慢慢品味。2.手脑并用。让学生学会写读后感、书评等,鼓励他们各抒己见。3.合理安排时间,既不能使读书变成一种课业负担,也不能牺牲其他功课的学习时间来读课外书。4.介绍一些读书的方法。如魏书生的“四遍八步法”,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美国的SQ3R法(纵览、提问、阅读、背诵、复习)等。5.阅读内容要有所选择。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也应鼓励学生涉猎科学、人文等方面的书,开阔视野。6.自己藏书。让学生在一个书香氛围中,熏陶出一点书卷气。7.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可以编制一些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读书目录。8.多开展一些活动。如三分钟演讲、知识竞赛、古诗文诵读赛、读名著征文、讲成语故事比赛、文学沙龙、课本剧表演、辩论会、自办文学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