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要用课文教语文,这已成为小语界的共识,但如何操作,则比较模糊。而解决这一问题,与落实课标提出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关系密切,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本专辑中,全国著名小语教学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从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角度提出的看法,观点独特、新颖,有发聋振聩之感,其他4篇从实践的角度,阐述如何强化课程意识,落实“语用”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也很有新意,值得一读。
语文课不应该教课文,要用课文来教语文,或者说用课文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认同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增强语文课程意识,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至关重要。那么面对一篇篇课文,教师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呢,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分清本体和非本体教学内容
语文教师都认同,语文课程不仅承担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思想品德、情感审美和多元文化教育等诸多任务。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功能的阐述,我们可以把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划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
所谓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就是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这类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的本职任务,反映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性,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就能为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也能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包括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这类教学内容并不是语文课程一科独担的,而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并且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所能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语文这门课程。
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理所当然地应该聚焦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即本体性教学内容展开教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本体教学内容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的。(见图一)
然而观察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不少教师往往是将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当成了一堂课主要教学目标,瞄准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按照“初读课文,分段讲读,总结延伸”等环节组织教学。这样的语文课实质上是将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当做语文课主要目标,颠倒了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教学内容的关系,客观效果就是造成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边缘化。(见图二)。请看下面案例1。
案例1:二年级《称赞》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10个生字,会写8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重点
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案例1“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毫无疑问属于非本体教学内容,将其列入教学目标当然不错,但将其作为“教学重点”显然不妥,说明教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误读。按照这样的重点教学这篇课文,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会集中在课文内容的讨论上。学生学完课文,所得到的主要收获将是“知道称赞别人的重要性”,达到的是德育课、社会课的教学目标,很容易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社会课,或者上成地理课、历史课,降低语文课的教学效率,甚至会异化语文课的学科性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误读不是个别,而是相当普遍,甚至在一些教学参考书中,也将课文思想内容理解作为教学一篇课文的主要目标,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案例2:二年级《称赞》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10个生字,会写8个。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先讲故事,再分小组表演。
教学重点
学习讲述课文故事。
这个案例除了生字和朗读之外,将教学重点放在“学习讲述课文故事”上,属于本体性教学内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提出了要求,是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有感情地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这样就比较妥善地处理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关系。
二、准确选择本体性教学内容
一篇课文可以选择的教学内容往往是多元的。有些教师备课时教材钻研得很深,很细,这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在编写教学计划时想把发现的可以教学的内容一股脑儿写进教学计划,这样就会造成新授的教学内容过多,各项教学内容都是蜻蜓点水,结果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这是不可取的。下面我们来研读三年级课文《爬天都峰》,教师钻研教材时发现这篇课文至少可以教学以下一些本体性教学内容:
在人物描写方面,有对话描写,人物对话的几种提示语,爬山时的动作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等等;在景物描写方面,课文对天都峰描写一段也很精彩;从课文结构看,通过起因经过结果写一件事,是很典型的记叙事情的写法;从课文主题看,是通过一件事情表达一个主题,在文章立意方面也很值得借鉴。
以上这些都是属于本体性教学内容,同时也都可以作为新授内容进行教学,都是发展性教学内容。可以肯定,教学这些内容都是有价值的,但如果将这些教学内容在一堂课里全部教给学生,教师和学生都会不堪重负。因此就需要教师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作出自己的判断,并进行必要的选择。
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一是根据学情,即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二是课程标准中的年段目标;三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学情,这是选择教学内容的出发点。从学情看,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一般可以从写一件事开始,因此可以把学习通过起因、经过、结果完整记叙一件事情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当然,片段性的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也可以作为起步阶段的教学内容。再从年段目标看,文章立意方面的要求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显然过深,不适宜作为三年级教学内容;还有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动作、语言描写相对容易些,而心理活动描写难度较大,一般放在四、五年级教学更加合适。综上所述,我认为这篇课文教学把“如何写一件事”作为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比较合适。当然这也要看学生的实际,如果这个班级已经教过“怎样写一件事”这项教学内容,那就应该另行选择其他的教学内容。
三、处理好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关系
我们将语文教学内容划分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目的是为了区分这两类教学内容在语文课程的不同目标定位及实施过程中的不同途径和方法,而不是要否定语文课程应该承担的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尽管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审美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但是这类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在体验,重在感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其具体表现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之中的,应该结合在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应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如果把思想、情感、审美教育从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培养中剥离出来,甚至无限放大或强化,就会异化语文课程的性质。我们一起来研读《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责、叼”2个生字,指导写“屯、猪”等8个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3.品读课文,体会奶奶的剪纸技艺的高超和祖孙间的浓浓亲情。
4.写话练习,反映“我”与长辈间亲情的一件事。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了解剪纸。
2.研读课文,体会技艺之“神”。
3.品读课文,体会祖孙情深。
4.扩展写话,反映“我”与长辈间亲情的一件事。
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第2、3两个环节,但是这两个环节的教学最后的落脚点都是放在“体会技艺之神”和“体会祖孙情深”,这是非本体性教学目标。最后设计的写话练习也是从“祖孙情深”延伸出来的,与本课教学重点“品读课文”基本没有联系。可以看出,这堂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体会奶奶的剪纸技艺的高超和祖孙间的浓浓亲情”这些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展开的,虽然期间也添加了品读课文、写话练习等本体性教学内容,但是这些本体性教学内容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学生学完课文,留下的痕迹就是“体会奶奶的剪纸技艺的高超和祖孙间的浓浓亲情”。按照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来设计这堂课,首先必须选择好这堂课本体性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并且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请看《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责、叼”2个生字,指导写“屯、猪”等8个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3.品读反映奶奶剪纸技艺高超和祖孙情深的有关段落,学习品词品句的方法。
4.体会并模仿课文遣词造句的方法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遣词造句的方法。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了解剪纸。
2.读姥姥技艺之“神”,学习品读方法。
3.运用品读方法,读祖孙情。
4.运用学到的遣词造句的方法写一段话。
5.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改为“学习课文遣词造句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先指导学生阅读“剪纸技艺之神”,认识体会课文是如何表达的;再引导学生自己阅读体会“祖孙情深”这一段,进一步体会课文词句运用的特点;最后模仿课文词句运用的方法写一段话。这几个教学环节环环紧扣,都是围绕学习课文遣词造句的方法展开设计,这是本体性教学内容,凸显了语文课程的特点。学生学完课文,留下的痕迹应该是“品词品句的方法”,具体说就是阅读文章时要关注文章如何适当运用词语句子来描写人物的特点,写作时应该适当地运用词语句子来描写人物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在品词品句的同时,一定也会感受到奶奶剪纸技艺高超和祖孙情深等一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这样设计教学过程,就较恰当地处理好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