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临淮岗堤防防护林植树管理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临淮岗堤防防护林植树管理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临淮岗自成立以来堤防防护林近几年来的管理现状,从06年至今,“年年春季植树有计划、冬季见树缺少化”的不良形象,针对这种状况,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管理局对植树绿化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找措施,想办法,总结以往种植管理经验,进一步提高了该局堤防植树绿化水平和承包户取得了生态与经济双效益。

[关键词] 堤防 植树绿化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TV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295-01

一、工程概况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是19项治淮骨干工程之一,也是国家“十五”计划的重点项目。该工程位于淮河干流中游,为一等大(1)型工程,集水面积42160km2其主要作用是配合现有水库,行蓄洪区及河道堤防、调蓄洪峰,控制洪水,使淮河中游正阳关一下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由不足50年提高到提高到100年一遇的关键工程。工程总长近80km,总投资22.67亿元,是迄今为止淮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水利枢纽工程。堪称淮河上的“三峡工程”和“小浪底工程”,它的建成,在治淮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植树绿化状况

临淮岗副坝是枢纽重要组成部分,南副坝在淮河南岸,六安市霍邱县境内;北副坝在淮河北岸阜阳市颍上县、阜南县境内,沿线有8个乡(镇),由于南北副坝防洪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复杂,占线长、线多、面广;综合管理难度比较大,更何况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给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偷盗树株、人为损坏树株和牲畜啃食树株现象较为普遍,06年之前,有淮委临淮岗建设管理局国家投资种植的树株所剩无几,06年初安徽省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管理局(以下简称临淮岗管理局)成立后接管水利工程管理,后期副坝工程管理几乎是年年植树不见树,副坝防护林工程管理没有起色,工程管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植树积极性逐渐低落。为改变工程面貌,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临淮岗管理局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经过反复调查、讨论和论证,决定合理分配、科学管理,创新副坝管理新模式的理念。

三、前期管理模式

为了开展副坝植树绿化工作的,前期与各乡镇村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逐步暴露出一些弊端,如在护树责任方面、管理责任方面划分不清,导致植树积极性不高、植树质量没保证、树木后期管理跟不上,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树木的存活率、存活量,树木损坏现象时有发生,较为严重。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霍邱南副坝临淮岗乡境内迎水侧护坝地承包户前期地段划分不清,导致在2006年至2007年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被当地农户占地乱栽植等等。

2.颍上北副坝半岗镇、关屯乡境内前期淮委临淮岗建设管理局栽植意杨树木良好,后期临淮岗管理局与颍上县水务局及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由原来国家出资绿化,护堤员管理,使其责、权、利划分不清,造成后期堤防防护林管理责任心不强。

3.颍上北副坝润河镇境内前期有地方政府出资统一采购意杨树苗,临淮岗管理局提供绿化土地资源,各沿堤村全体植树完成后,各级行政村植树除管理树株外,还承担树木的日常维护看管责任。待树木成活率达到90%后,后期我局出资给润河镇人民政府,办理双方移交接管,并与地方有经济实力的承包户签订各50%分成比例。

4.颍上北副坝南照镇境内前期划片、划段给地方有经济实力和有诚信的省人大劳模,市人大劳模个体联合植树模式签订合同仍然比例各50%模式。

5.阜南北副坝张寨镇、黄岗镇、焦陂镇承包给金光集团林业种植,后期受经融危机冲击,金光集团单方自行毁约,造成该段堤防植树绿化工作管理松散。

四、后期管理分化模式

为解决临淮岗管理局副坝 “年年植树不见树、年年植树老地方”的难题,确保树木成活率,临淮岗管理局积极想办法,找措施,经过近两年来的经验积累。

首先,该局与承包户约定,树苗由承包户出资,由临淮岗管理局下属单位大坝管理处统一购进,由承包户负责管护,待树木成活率达到一定的比例后,再由临淮岗管理局大坝管理处将资金返还给承包户。这样做,不仅保证了树苗的品种和质量,同时,也使树木的成活率得到了保证。

其次,该局改变了以往树木承包收益的分配模式,将原来的临淮岗管理局占收益的50%,承包户占50%的传统树木收益分配办法,改为承包户占树木收益的60%,临淮岗管理局占40%,以此来充分调动承包户积极性和责任感。

通过将树木的收益权分解,承包户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承包户也从中取得了收益,这样做,使参与各方都能够从自身利益出发,来积极保证树木的生长,使堤防树木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

再次,该局指定有多年树木管养经验的养护职工对承包户进行包户指导,向他们讲解病虫害防治、树木生长方面的知识,定期不定期向承包户发放树木养护方面的宣传资料,提高他们的管养水平。

目前该局新植的堤防林木,现在成活率达到90%,树木茂盛,整齐美观,堤防植树管理新模式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临淮岗管理局为加快堤防标准化建设,在加速更新堤防树木的同时,改革植树模式,经过7年多的试运行后效果良好,探索出了堤防植树新的模式,现正在堤防各段全面展开。

在2009年至2010,该局针对堤防线较长,且大多数堤段紧临村庄,过往行人、车辆较多,人为损坏较为严重,出现了“年年植树不见树”的不良现象。为改变这种状况,该局组织专人奔赴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局等地学习取经,并组织沿线乡镇及承包户进行座谈,通过多方考察、商讨,探索出了临淮岗管理局给承包户提供堤防段,承包户负责树木的种植、管理,确保树木三年成活率达90%以上,到期成材率不低于80%,成材后临淮岗管理局及承包户按照比例分成签订合同,为保证合同正常履行,植树时承包户要向临淮岗管理局管理处交纳一定的树木成活保证金,等三年验收合格后,全额返还保证金的好办法。

2011年至2013年该局又逢大面积补栽植堤防空白段,进了将堤防树木种植直接承包给农户补栽,要求必须是甲方提供的优良树种、期限为10年。此项改革不仅改进了树木品种,加速更新周期,又增强树木承包人的责任心,而且减少了国家一部分不必要的开支,同时也给沿线村民增加了收入,助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

作者简介:陈树连(1972―),男,安徽霍邱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管理,水政执法等工作。

王艳菊(1986―),女,安徽阜阳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管理等工作。

武剑 (1985―),男,安徽霍邱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