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2013,思想改变中国之俞敏洪:痞子精神演绎传奇人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013,思想改变中国之俞敏洪:痞子精神演绎传奇人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俞敏洪,何许人也?

相信当今大多数年轻人都知道。你可以说他是电影《中国合伙人》中的主角“土鳖”(成冬青),也可以说他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教育集团的董事长。他身价几十个亿,是胡润百富榜上的“家常客”,更是深受千万学子尊敬的“留学教父”。目前,他的故事即《中国合伙人》被成功地搬上银幕之后,三天票房收入便已过亿。

传媒构造的影像世界里,俞敏洪得以“神化”,他的创业、创富故事更被演绎为一种难能可贵、不可复制的传奇。很多人仰望之,并叹为观止,认为要获得与他一样的成功,已不可能。而俞敏洪却认为,只要具有痞子死打烂缠的精神和在绝望中奋起的力量和智慧,你也能像他一样成功。

捡砖头思维,促其梦想的产生

梦想人人都有,痞子们更懂得梦想的重要。据俞敏洪介绍,他知道梦想的重要性,是从捡砖头思维里得来的。小时候,他父亲是个木工,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乱瓦捡回来。久而久之,他家院里多出了成堆的砖头碎瓦。他搞不清这些东西的用处,只觉得本来就小的院子被父亲弄得更没空地了。直到有一天,父亲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开始测量,开沟挖槽,和泥砌墙,用那堆乱砖左拼右凑,一间四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父亲把本来养在露天到处乱跑的猪和羊赶进小房子,再把院子打扫干净,他家就有了全村人都羡慕的院子和猪舍。

当时,俞敏洪只是觉得父亲很了不起,等到长大以后,才逐渐发现父亲做的这件事给他带来的深刻影响。从一块砖头到一堆砖头,最后变成一间小房子,父亲向他阐释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奥秘。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那时他家穷得几乎连吃饭都成问题,自然没有钱去买砖,但他父亲没有放弃,日复一日捡砖头碎瓦,终于有了足够的砖头来造心中的房子。

这件事情凝聚成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俞敏洪,他生命中的三件事证明了这一思路的好处。第一件是他的高考,目标明确:要上大学。前两年他没考上,说明他的砖头没有捡够,第三年他继续拼命捡砖头,终于进了北大;第二件是他背单词,目标明确:成为中国最好的英语词汇老师之一。于是他开始一个一个单词背,在背过的单词不断遗忘的痛苦中,父亲捡砖头的形象总能浮现在他眼前,最后他终于背下了两三万个单词,成了一名不错的词汇老师;第三件事是他做新东方,目标明确:要做成中国最好的英语培训机构之一。然后,他就开始给学生上课,平均每天上六到十个小时的课,很多老师倒下了或放弃了,他没有放弃。十几年如一日。每上一次课他就感觉多捡了一块砖头,梦想着把新东方这栋房子建起来。今天尽管已经实现了初衷,但他还在努力着,想建得更好。

树草理论,让梦想疯狂生长

人有两种生活方式:像草,或者像树。前者尽管也在成长,但毕竟是一棵草,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让自己产生痛苦,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地成长……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

俞敏洪的“树草理论”,所阐述的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对命运的主动抉择。而他本人的曲折经历就是对这一观点的最好诠释。

1978年,他第一次参加高考,直到第三年才考上大学。然而,俞敏洪在北大的时光是辛酸多于快乐。如果说他那些侃侃而谈、能力出众的大学同学是一棵棵正在竞相拔节成长的小树,那么土里土气、连普通话都说不好的他就是一株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小草。他的大学生涯过得很失落,很压抑,也很自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当时我国兴起了一股“出国留学”的热潮,北大留校任教的俞敏洪也想跟上这一潮流。他多次被拒,后来终有了肯接收他的大学,可提供的奖学金太少,他为了筹足出国的钱不得不在校外兼职办英语培训班,而恰恰由于这一事件,俞敏洪受到了学校的严厉处分,以致颜面尽失,1991年不得不离开北大。

之后,他义无反顾地甩掉了北大这个包袱,开始相信商业的力量。在北京冬日的寒风中,俞敏洪骑着车在大街小巷刷广告。手冻麻了,拿起二锅头喝两口暖暖身子,这时候的他显出了痞子的狠劲。不过,枪打出头鸟。很快,江湖的险恶就让俞敏洪有了深刻体会。虽然招的学生越来越多,但也断了别人的财路。先是他的广告被对手覆盖,后来当场就给撕了,并把他的员工给一刀捅到了医院。为了和公安兄弟拉上关系,俞敏洪豁了出去,一气喝下一斤多五粮液,直接被抬进了医院。创业路上几多艰辛。此时的他完全没有了北大的书生气,痞子精神附身了,一个企业家的身影渐次清晰。一个人创业是孤单的。俞敏洪想起了海外的“兄弟”徐小平、王强。于是,他不远万里,前去邀请他们回来一起办新东方。他们来新东方,怀着理想主义的激情和对自由的憧憬。靠着这种梁山聚义的草寇方式,借着当时英语学习热和出国热,新东方开始如野草般疯狂生长。

痞子加文人,商业的完美结合

如今,新东方占据了全国70%的出国培训市场,并在上海、广州、武汉等49个城市设立了诸多分校,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外语培训机构。

新东方的成功,打造了俞敏洪神话。许多人称他为“留学教父”、“教师首富”。但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的一句话却颇有意味:“新东方的成长秘诀:三流文人+痞子精神。”特别是痞子精神,概括得尤为精到:“其实我更喜欢用疯长的野草来形容,我喜欢那种状态,如野草般强韧,疯狂的成长,恣意的蔓延,霸气的扩张,好不快慰!”其实,这种疯狂成长的背后,是被压抑的激情和喷涌的生命力。这种压抑之后的喷涌常常表现出一种痞子精神,一种无知无畏,不瞻前顾后,绝地求生的勇气和意志力;一种绝望后的放松,一无所有时的释然。俞敏洪的创业史、新东方的成长史,这种痞子精神充盈其间。但是,他毕竟是北大教师,怎么也算个三流文人。所以,俞敏洪的“痞”不同于街头混混的低俗,不同于那种没有是非原则的暴发户。他的“痞”是一种被逼无奈后显出的狠劲,可称之为“雅痞”。不管怎样,教师、痞子和商人,风马牛不相及的名词,就这样被搅和在了一起。一代“雅痞”真实地体现在俞敏洪身上,真可谓是商业的完美结合。

俞敏洪的故事,体现出了一个创业者的旺盛而又隐忍的生命力,是一个不是传奇却又在中国的大时代背景下“离奇”的个人成功故事。这一个不是传奇的故事的力量在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因此勇敢地叩打命运的大门,追求那满载理想之光的梦想,因为从此他们将秉持这样一种信念:俞敏洪都能获得成功,我为什么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