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谁使“原生态”遭遇了尴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谁使“原生态”遭遇了尴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九百多名选手参加、一亿多人收视的央视2006年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由于新增了原生态唱法而备受关注和质疑。遭到质疑的并不是央视的初衷和唱法本身,而是原生态歌手在综合素质测试中所遭遇尴尬。不管怎么说,“原生态”进大赛,多少表明了“青歌赛”主创人员和专家们对文化多样性有了新的认识;再说,让上亿观众通过电视荧屏欣赏到此前几无所知的原生态民歌和唱法,并为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而由衷赞叹,无论如何也是一件好事。

也许是应了“好事多磨”这句话,要把这件好事办好,不仅需要良好的动机,更要对赛事有清醒的理论头脑和科学合理的设计。原生态歌手在综合素质测试中遭遇的尴尬,恰恰暴露出大赛组织者在文化多样性认识上的缺欠和操作上的失当。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樊祖荫对原生态唱法有如下界定:1.用民族原始的声音展示各民族的风采;2.用民族的语言或地方语言;3.传统的表演形式;4.传统的伴奏形式。由此可见,所谓的原生态离不开“民族”和“传统”这两个限定。

在我看来,“原生态”无非是指在原在性文化生态中土生土长、原汁原味、天然去雕饰的东西;所谓“原生态民歌”和“原生态唱法”,应当是指那些植根于特定的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依然存活于当代生活、其本体形态未受任何外来因素影响的民间歌唱艺术。对原生态歌手而言,唱歌主要是他们自娱自乐的“自然”表现方式。他们有各自独特的传承方式,因此并不需要学院式的专业化训练;除了本民族的赛歌会之外,也未曾想过以此参加任何其他形式的比赛。

诚如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所说:“没有一个文明可以以它的风俗习惯来充分发挥人类行为的整体潜能领域。每一个带有各种不同倾向的社会,将其偏好代代相传,愈来愈完整地将自身整合在它选择的基础上,并抛弃那些气味不相投的行为类型。”①这段话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完满

自足的系统,各有其独特的审美习性和价值标准;这种独特性的文化基因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与“气味不相投”的异族文化的平行发展中才得以保持传承。因此,世界上不可能有统摄一切的文化类型存在。

可惜,“青歌赛”综合素质测试的设计思路恰恰就是建立在这种统摄一切文化类型之上的;或者说,大赛组织者想当然地用当代汉族文化人的综合素质标准和知识体系作为普适性标准来衡量“原生态”歌手――这样,严重的文化错位及其所遭遇的尴尬便成为不可避免。事实上,“我们”的喜好(西方音乐文化和中国古典汉文化)未必为来自不同文化的原生态歌手所了解和喜好。

当原生态歌手用自己的歌声向我们传达自身文化的悠远与隽永时,我们有什么理由用多半是夹生的、中体西用式的文化大餐去衡量原生态文化有千百年历史的传统小吃?

对原生态歌手要否以及如何进行综合素质测试?其中既有理论认识问题,也有实际操作问题,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和探讨,一时难有定论。但有一点却可以肯定,就是像本届青歌赛这样来对原生态歌手进行综合素质测试是牵强附会的。道理很简单:正是原生态造就了原生态歌手,更确切地说,是原生态的文化造就了原生态民歌和歌手,可是他们在央视却被进行异文化的综合素质测试,其中许多试题连接受了现代高等教育的美声唱法及民族唱法歌手都难以回答,却让来自边远山寨的苗族女歌手面对三个不同英语单词,找出哪个代表“数码影像制品”;让来自四川阿坝的两位羌族歌手说出凡尔赛宫、白金汉宫、克里姆林宫分别属于哪个国家。这种试题设计和考核标准之明显错位,不妨用换位测试法便可印证――如果让美声唱法及民族唱法歌手说出《格萨尔王》是哪个民族的史诗、或某段口弦音乐所传达的语义信息,恐怕大多数选手同样会一脸茫然。

当然,我们在强调原生态歌手及其文化的特殊性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不能脱离现代化条件来谈原生态歌手的综合素质――他们今天所处的中国经济文化环境已大不同于解放前和改革开放前。原生态歌手首先是一个现代中国的公民,文化身份的识别与认同,不仅包括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也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多民族的国家意识,国旗、国歌正是这种国家识别与认同的标志。因此,原生态歌手不认识英国和澳大利亚国旗尚在情理之中,但把这两个国家的国旗说成是中国和日本的国旗就的确“让人痛苦”(综合素质评委余秋雨语)了!

这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个案所遭遇的极其特殊的尴尬。不幸的是,一些人对它的判读却在无意中将它放大了,甚至误读为整个原生态歌手在综合素质方面的“无知”。实际上,人们对“原生态”的理解和联想往往与“无知”相伴而行。

当那些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原生态歌手登上舞台,评委和观众的眼前即刻会浮现出诗意的蛮荒和贫穷。而贫穷意味着难有机会广泛接触现代大千社会、接受良好和完备的教育,因此也就意味着“无知”。大赛的综合素质测试无疑助长了这种错觉。近闻央视欲改变对原生态综合素质测试方式、方法,根据对原生态歌手的学历的调查统计,他们的平均学历是小学,央视将用“符合其平均学历的题目”来测试原生态歌手。笔者认为,此举欠妥,可谓一错再错,央视因此会陷入更大的尴尬。试想,原生态歌手对这些小学水平加日常生活常识的测试题目,答上来如何,答不出来又会怎样?很明显,两种结果都会再一次印证整个原生态歌手在综合素质方面的“无知”。

由此我们不能不承认,在当今的主流话语里,“原生态”确是非主流与边缘的隐喻。事实上,我们把与之相关的东西发掘出来,不仅仅是为了猎奇或尝鲜,而是通过不同民族艺术奇葩的展示,尊重并认识其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原有的文化艺术传统都应得到有效保护、精心珍存并将之发扬光大。何谓“歌是穷乡好”?如果没有原生态民歌和歌手,非但中国的音乐文化不能显示其本有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就连当代主流和学院派的音乐也将会失去创作的动力和活力。

显然,这里存在一种文化上的话语霸权。在任何意义上,我们都不能认为西方文化、汉族文化或中西合璧文化比少数民族文化更为优越或合理。而那些所谓综合素质测试题却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一种对少数民族文化诉求的忽视、冷漠甚至是拒斥。

很多评委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认为不同民族和地域之间的歌唱艺术是无法进行比较的,比赛的目的只在于展示。是的,原生态唱法的不可比性源于其文化的多元性,央视和专家们如果在赛前能够从综合素质测试上充分考虑到原生态歌手的这一特点,凸显原生态歌手在本民族文化上的优势和长处,那岂不是一种更好的展示?央视青歌赛的综合素质测试忽略了原生态歌手的固有特点,这显然有失公平。原生态无意间再一次被边缘化,只不过这一次是在尊重的名义下。

实际上,原生态歌手在综合素质测试中所遭遇的尴尬,也是青歌赛评委的尴尬,更是央视策划者文化理论缺欠的尴尬。这种尴尬之得以在当代文化多样性语境下发生并至今没有消解的方法和迹象,说明尊重不同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倡导平等的文化价值观依然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命题。

南鸿雁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博士研究生、杭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