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精心指导 高效合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精心指导 高效合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毋庸置疑,学会与人合作是学生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由于小学科学课中的观察实验活动多,且大部分活动需要通过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因此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要求也高。

一、传授合作技巧

要想合作高效,首先得懂得合作技巧。小学生年龄小,首当其冲的是要教给学生合作的具体操作方法,以避免合作时的盲从。对小学生的合作要求我们不妨“眼高手低”。眼高是指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要高,道理上懂得为什么要与人合作,怎样与人合作,怎么去观察与分析他人合作的好与否,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手低”,就是要求学生行动上不能好高骛远,从日常点点滴滴的事情做起,比如倾听时的体态、眼神……扎扎实实地养成好合作习惯。这对于起始年级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能因为在低年级开展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难度而放弃,恰恰相反,更需要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

就科学学科而言,三年级是科学课的起始年级,良好的合作习惯将为学生更高年级的合作探究奠定基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①小组发言要求。采取循环讨论式,即四人小组以任意一人为起点有秩序地循环进行发言:4——3——2——1——4——3—……并且做到发言音量小、发言内容不重复;学会说“我认为……”、“我补充……”、“我还没想好你先来”、“我的想法和××一样”等表达的话语。②小组倾听要求。倾听者的目光必须注视发言者,用心将别人的意见和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倾听后再发言。③小组总结要求。在讨论接近尾声时,小组长要及时组织成员对本组的观点进行小结,如果小结存在争议,则要对观点进行分类,并把有争议的观点与没有争议的观点作上相应的记号,在全班交流时再如实把本小组存在的分歧亮出来供集体研讨。④小组成员互助要求。小组合作实行小组捆绑评价。组内四人可再两两结成对子,能力强的同学必须帮扶能力弱的同学,四人一起“荣辱与共”。

在常态的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强化应用这些合作技巧,日积月累学生也就渐渐习惯成自然了。

二、适时帮助引领

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在学生探究新知过程中的重点或难点处、围绕某个具体问题而展开,目标指向性是很强的。由于小学生的能力与知识经验有限,合作时难免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困难,如思维的困惑、操作的疑虑等等,此时如果教师能及时干预,从方法与知识层面因势利导,帮助学生突破障碍,就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成功与喜悦。曾有一位教师执教《加热和冷却》(苏教版四上)一课,在创设了“用热水能使瘪了的乒乓球恢复原状”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以后,提出了以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空气受热会发生膨胀。”在整整13分钟里,教师既没有提出任何引领学生思维的问题,除了原先的水槽外也没有再次给学生提供可启迪思维的实验材料,有的小组学生你看我,我看你,无所适从,有的讲悄悄话,有的索性在做小动作,小组合作任务无人能完成,执教教师急得满头大汗,最后只好自己把实验方法说了。其实,对于刚上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实验设计难度太大,不是小组四人凑在一起就能自主解决所有问题。在本课中,当教师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难以持续下去时,就要及时采取合理的方式灵活进行引导。①问题支架搭建式。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打开学生的思路。“用什么容器把空气密封起来?用什么办法加热和冷却空气?怎样才能看到空气体积的变化?②温馨提示式:利用投影提示:“先设法把空气“抓住”,再设法看到空气“变胖”。③材料出示式:材料是无声的思维,利用投影出示矿泉水瓶、气球、带胶塞和吸管的小药瓶、红水等实验材料的图片给学生以启示。④榜样示范式:将个别反应快、思维活的小组初步形成的设计方案进行展示,以此给其他小组以启示。⑤错例分析式:针对小组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分工不合理、思维出现偏差或操作性错误等问题,教师及时提醒并引导学生分析、反思,然后再加以改进。

三、评价及时贴切

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能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及时发现自己在合作探究中的问题,明确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以学生组间竞争的方式来促进组内合作,但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泛泛地说一说“某某小组表现不错”、“某某小组真棒”,而后奖励给学生一面小红旗或是一朵小红花,这样的评价方式,对促进学生小组合作无法深刻和长久。笔者曾经采访过被老师这样表扬过的学生,发现竟然有85%的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究竟好在哪里或棒在哪里。显然,这种没有针对性的评价,虽然让被表扬者开心,但对提高小组的内聚力,促进组内学生的深层合作帮助并不大,有的小组甚至会为了追求小红花小红旗而出现“能者全包,弱者无聊”的小组合作局面。实际上,评价并不是一味戴高帽、说好话,而应该贴切、真实而明确,着眼点要落在“为什么好?好在哪里?为什么不足?不足在哪里?”层面上,引导学生用证据来说话。评价时不仅关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个体在合作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意的变化,关注小组成员之间是否真正进行了合作。对于来自学生反馈的信息,我们首先要激励,但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也必须给予指点,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教师既要善于扮演一个“法官”的角色,及时予以公正恰当的“判决”,又要善于“踢皮球”,将评价的自交给学生,时时、处处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培养学生欣赏他人的习惯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