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闻记者何以“愤世嫉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闻记者何以“愤世嫉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作12年,除了有两年呆在有一定知名度的杂志《三联生活周刊》,另外10年我都在新华社做分社记者。接触了中央、地方以及体制内外的很多同行,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我的好朋友,我也因此有机会了解这个行业以及从业者的心态。在一些场合,我曾经评价过这些心态。

不可否认,大多数记者的心态是积极的,即使在万难之中,他们也能看到社会光明的希望,并孜孜不倦地进行努力。可是也有一些人,他们的心态比较消极,看问题的出发点出现偏差,甚至有畸形之势,最突出的表现是:愤世嫉俗

这跟整个社会大环境、业界小环境密切相关。我们国家目前正处在转型期,现实与传统、国内与国外,政治与经济,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冲突,作为社会的望者和观察者,这一切都尽收记者的眼底,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些冲突,最能体现一个记者的水平、视野与素养。

也就是说,如果不能恰当地处理这些信息,记者们很可能心理失衡,在这个时代的迷宫里晕头转向。比如,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住房、医疗、教育三大难,出现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分配不公的现象,这是基本国情,应该客观看待。可是,有些记者提不出建设性的方案,却将这些情况归咎于制度、体制,呼吁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甚至搬出西方的案例,欲效仿之。

我看到的是,相比较而言,体制外记者比体制内记者更加“愤世嫉俗”。我接触的体制外记者,大都对体制内记者嗤之以鼻,觉得他们所谓的“新闻作品”,自己用左手都写得出来,而某些体制内记者作风飘浮,也让人为其担心:如果时代变了,他们可能要饿死。同样,体制内记者对体制外记者也存在傲慢与偏见。我就经常在想一个问题,同样是在中国,同样是在一个行业,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和平共处?却像两个因家产分割不均而不断争吵的兄弟?

中国的新闻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靠原来那些体制内的少数记者,已无法完成巨量的工作,于是出现了大量的体制外记者。他们没有编制、当地的户口,毫无归属感可言,只有靠稿费来养活自己,于是出现了许多“新闻民工”。他们能在两年内换四五份工作,激烈的竞争、冷漠的同事关系,令他们很容易将自己的际遇归结于社会的不公,资源分配的不均。他们愤世嫉俗,他们问天问地,这种情绪多多少少会体现在他们的新闻作品中,而事实上,也确实能左右公众的情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影响社会公众的集体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