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通用技术》课程中对学生决策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通用技术》课程中对学生决策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通用技术课程是以设计为特征的技术,整个课程内容中处处有设计。设计会产生解决需要问题的多种方案。这就需要引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选择和决策。因此,系统思想和方法渗透在整个课程和教材的各种技术设计之中。

关键词:通用技术;决策能力培养

诺贝尔奖得主克劳德・西蒙说:“决策就是一种选择,就是从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方案中挑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决策包括制定可行方案、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又包括实施决策方案的全过程。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抉择的最优原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现实的,需要调查所有的信息,并且了解这些信息的价值,再制订出抉择的执行方案,并对决策的结果及时的预测。经过分析比较,权衡利弊,然后再选择最有利的一项。这一认识和分析问题、做出决策的过程就是系统分析。

一、一般决策的过程

1.明确问题

决策制订过程始于一个存在的问题,或更具体一些,存在着现实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异。

问题识别是主观的。在某些事情被认为是问题前,决策者必须意识到差异,他们不得不承受采取行动的压力,同时,他们必须有采取行动所需的资源。

2.分析问题

一旦明确了问题,就必须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着手研究,搜集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并加以整理,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在这个步骤中,决策者可以通过日常积累的数据资料,通过文献资料、网络、调查问卷等形式获得解决问题的一手资料。与此同时,决策者还可以建立数据库,为以后解决相类似的问题提供帮助。

3.拟定方案

确定了问题,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过程已顺利完成,并在确定好标准后,接下来就应开始拟订可行方案。拟订可行方案主要是寻找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这一过程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过程。决策者必须开拓思维,充分发挥集体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尽可能多地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可供选择的方案越多,解决办法会越完善。

4.分析方案

备选方案拟定出之后,决策者必须认真地分析每一个方案的可应用性和有效性性。对每一个备选方案所希望的结果和不希望的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估计,运用第三阶段确定的标准来对这些备选方案进行比较。根据决策所需的时间和其他限制性条件,层层筛选。如果所有的备选方案都不令人满意,决策者还必须进一步寻找新的备选方案。在这一阶段中,依靠可行性分析和各种决策技术,如决策树法、矩阵汇总决策、统计决策、模糊决策等,尽量科学地显示各种方案的利弊,并加以相互比较。

5.选择方案

选择方案时,就是在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权衡利弊,然后选取其一或对一些各有利弊的备择方案优势互补、融会贯通、取其精华、去其不足。这一过程是决策的关键过程。比如:一项经济方案的是否科学,小到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具体的经济行为的效果,大到影响一个企业、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成败。因此,有时会在方案全面实施之前,进行局部试行,验证在真实条件下是否真正可行。验证方案若是不可行的,为避免更大损失,则需再次考察上述各个活动步骤,修正或重新拟订方案。若方案可行,便可以进行全面实施。

6.实施方案

选择满意的方案后,决策过程还没有结束,决策者还必须使方案付诸实施。他必须设计所选方案的实施方法,做好各种必需的准备工作,实施方案的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任何完美的方案不能付诸行动,那么它们也是毫无价值的。

二、决策者在作出决策时应做到几点

1.决策时应对各种方案充分论证

每个方案都有其优点,我们不能贸然否定任何一个方案。所以在作出最终决定前,一定要对各个方案进行充分的考证,利用科学试验、局部试点等方式评估方案的可行性。

2.决策时要抓住本质

当我们在试图解决某个问题时,我们很有可能同事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抓住最根本的问题。

3.决策时不追求绝对的完美,有“舍”必有“得”

我们常说“放弃是一种美丽,也是一种力量”,“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在问题解决的方法中没有一种是十全十美的,只要能适应自身的实际情况即可。

4.应选择有效的、相对满意的方案

这种方案就是决策的满意原则。

5.决策者在作出决策之前要做好自我反省

决策者准备为自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并为未来决策可能失败时的后果负责。决策者要敢做决断、敢于拍板,敢于担当责任。

总之,决策不是领导、管理者的专利,每个普通人都有需要做出决策的时候,当我们经过对问题系统科学的分析,在多个方案中作出的决策往往能很好地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顾建军.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顾建军.技术与设计2.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田武奎,陈平.通用技术基础.东南大学出版,201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