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工程训练创新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工程训练创新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根据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结合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办学现状,提出了在工程训练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案。本文从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出发,阐述了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以及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关键词】工程训练 创新 模式

一、创新的重要性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对于理工科高等学校立足于各教学环节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传承与发展,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原动力,提高其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传统工程训练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校里金工实习主要教授的是车、铣、刨、磨、钳等基本机械加工的理论和操作知识。在学生进入到实习环节后,由指导教师来讲解相关的知识,并进行相关的操作示范,然后由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在完成实习任务后该环节的实习结束。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工程训练只注重了学生的操作训练,忽视了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当工程师或者当工程管理人员的方面,这就造成了现在大部分的工程训练是把学生当成工人来训练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简单并且相对安全,缺乏现代的教学手段,一直采用讲授加操作的单一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没有起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校现在工程训练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加工六角螺母、锤子等,实习基本处于基础层次,不能将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提升不到综合的知识融合和创新设计与实践。我校实习的专业不仅是针对机械以及近机械类的,而且还有经、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但是参加工程训练的内容基本一样,与他们所学专业脱节,不能有效的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为提高学生对金工实习的兴趣,必须彻底改变以往金工实习中学生被动实习的情况,对金工实习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使学生成为金工实习的主体,整个实习过程中指导人员起辅导作用。

三、单一工种的创新模式

学生在进入到一个工种实习的期间,三分之一的时间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来学习,其余的时间由学生随机分组,从各个角度来设计创意,然后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最终选择出最好的设计方案,编制相关的程序,由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进行加工。

单一工种的创新实习教学方式,将创新工程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技能操作训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单一工种的创新是其他工种创新设计的基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短期内看到效果,学生对此类创新的积极性很高。

四、综合创新模式

综合创新模式属于综合性的实训课程,学生在经过本环节的学习后可以提高自己的工艺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的总体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创新训练对象:综合创新训练可对全校同学开放,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工程训练中。

创新训练的实施时间:根据我校的实习模式和学生的具体学习安排,在传统实习和先进制造技术实习模块完成后,进行综合创新训练。

创新训练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选题阶段:指导教师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导论课,传授给学生关于产品创新的知识,同时布置创新训练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将专业课结合起来,利用在校期间的学习,构思出创新训练的内容,最终形成创新产品设计。在此期间指导教师和创新小组的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开展讨论会,以便充分论证创新产品的可行性。

(二)实践阶段:综合训练可采用团队管理制,在每个小组设置一个项目管理员(组长),并在组长的带领下一起分工设计、加工制造,遇到问题一起讨论解决。

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产品设计,制定相应加工工艺,编写出加工工艺的路线卡。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完成零件加工与装配的工作,最后利用课下的时间写出实习报告,进行实习答辩。

具体综合创新训练过见图1所示:

图1 综合创新训练流程图

五、总结

工程训练中心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环节,我中心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已经形成了具有本科特色的工程训练体系和课程设计,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块。为继续提高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质量,我们一定会在实践中更加注重创新训练,更大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志刚.试析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4.

[2]杨沁,王瑞芳,高玉华. 论工程训练中创新的类型及要素[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10

[3]周梓荣,周建宇.构建新型工程训练体系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9.12(19)

[4]丁洪生,杨志兵等.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

作者简介:

耿冬妮,女,1985.3,山东青岛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训练。